当前位置:首页 > 世事沧桑 >楚河汉界风云会

楚河汉界风云会

时间:2019-07-30       作者:       点击量:1,158       发布人: 长江文化

1.1

    楚戈吴戟争短长

1.1.1
    江域初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东坡的一曲赤壁怀古,勾起人们对千百年来长江上发生的战争的回忆。        
        长江上的战争始于何时,由于年代的久远及史料的阙如,已无从确考。但是,早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亦即中华民族的初始阶段,长江流域就留下不少战争痕迹。
        据传说,黄帝轩辕时代,居住在长江流域的黎族就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多次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的主战场在黄河以北(涿鹿在今河北省涿县),但九黎集团的战争准备包括调兵
遣将等等,许多自然是在长江流域进行的。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九黎集团战败,黎族首领蚩尤被杀,军队一部被歼,大部溃散。
        尧舜禹时代,生活在长江中游一带的苗蛮集团又强盛起来。据史料记载,尧舜禹多次“征苗”,这些征战多数自然是发生在大江南北。舜为征讨“苗蛮”,曾亲自率军南下,越过长江,深入江南,最后死于今湖南省境内的苍梧,留下不少动人的传说。(图1)

图1    《尚书》中关于禹攻三苗的记载

      商代中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明显发展。商王朝因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也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这时,长江流域的“蛮夷”各部,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口增多,势力也有所增强。“蛮夷”与殷商之间又不时发生战争。《诗经·商颂·殷武》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的描绘,正是对这些战争的写照。商代末期,商纣王荒淫残暴,大失民心。西北崛起的周族,积极谋划灭商战争,与长江流域的“蛮夷”部族建立联系。后来,周武王发起征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一些“蛮夷”部落方国欣然应召派军参战,为周灭商助了一臂之力。
        西周初年,周王朝着力治理中原,暂时无暇四顾。这时,长江中游的“荆蛮”与长江下游的“淮夷”也主要是自谋发展,与中原的周王朝大体相安无事。至西周中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彼此间的接触增多,冲突和战争又在所难免。据史书记载,周昭王时,南方的“荆楚”伺机骚扰,昭王亲自率军南征,结果战败,死于江汉一带。至公元前9世纪“共和”时代,西北的“犬戎”族入侵西周,长江流域的“荆蛮”及东南的“淮夷”乘机北进,一度攻占周王朝东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时间造成很大震动。“荆蛮”和“淮夷”的发展,引起西周王朝的不安。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特派方叔率领大军南下,讨伐“荆蛮”和“淮夷”,取得了胜利。此后,江淮、江汉间“蛮夷”族许多部落渐渐臣服于周王朝,或者与周王朝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大片疆土也收归西周版图。
        西周初年曾实行所谓“大封建”,分封了许多诸侯,加之征服的部落方国,形成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诸侯国。西周势力南下后,长江流域也先后出现了许多这样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些是西周王室分封的宗亲、功臣所建立,有些则是由亲附周王朝的“蛮夷”部族所组成。西周后期,王室的权威和控制力日益衰减,诸侯国之间的争夺和兼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战争则日益严重,长江流域的诸侯国之间也不断发生争夺和战争。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到春秋初年,长江流域原来的许多诸侯国已不复存在,逐渐形成了若干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在这些诸侯国里,长江下游的吴国和它南边的越国,尤其是长江中游的楚国,较为强大,逐渐形成了足以与中原诸大国争霸的实力。从此,长江上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史书对这些战争也开始有了比较翔实的记载。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