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鼎调五味 >长江流域饮食文化鸟瞰

长江流域饮食文化鸟瞰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696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在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环境中,河流是人类各种文化发源的天然摇篮,世界著名的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等,都和一些民族文化的诞生、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作为亚洲第一大河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腹地十个省、市、自治区,全长六千三百余公里,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而流域内各地的文化也是千姿百态,这些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互相融合,为光耀中华的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长江流域饮食文化进行历史地、具体地考察与研究,从地域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找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同一性,这不仅对深入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未来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建构与创新也有重要意义。



1.1

    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不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而且文化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形成,又都受地理环境所制约,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及技术系统等形式,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因此,我们在考察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生成机制时,应首先从饮食文化赖以发生发展的地理背景的剖析入手,进而探讨长江流域的地域文化与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

1.1.1
    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多元发生    

        考古与现代农业科学资料表明,原始农业的出现,粮食作物的品种选择与开始种植时期,在世界不同地区之所以有先后异同之别,乃是与地理环境的特性有关,特别是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到各地区之间不同自然条件的强烈影响,加之生产力水平低下,各地区的生产门类、饮食生活有较大的区别,物质文化面貌各具特色,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域。在我国主要就是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它以首先培育出优良的小米著称;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稻作经济文化区,它以生产世界上最早的稻米闻名。可见,一个地区饮食文化类型的形成,是由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民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所处的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参见姚伟钧:《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探》,《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当人类在陆地上开始活动的时候,出于人类自身的本性,都是选择最优良的自然环境作为生存条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发展水稻的理想之地,所以,早在八千多年前,这里就产生了以稻作为特点的原始农业,并逐渐向四周延伸开去,可见,栽培稻谷在长江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使人清楚地认识这一点的是距今一万至四千年间的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即:仙人洞文化遗址、玉蟾岩文化遗址、彭山头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罗家角文化遗址、马家滨文化遗址、崧泽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和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它们都是以出土了大量稻谷而著称于世的。
        按照年代排列,近年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稻谷。经美国学者进行植硅石分析研究,初步认定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一万二千年的文化堆积层中发现有野生稻和栽培稻共存。玉蟾岩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该遗址发现有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稻谷实物标本,其中也包含有野生稻和栽培稻。
        湖南澧县彭山头、八十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的稻距今八千了。据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考古专家和水稻专家到现场考察后认为,这里出土的水稻时代早;数量品种多;保存状况好。出土的水稻既不像籼稻,也不像粳稻,可能是野生稻向栽培稻过渡中出现的品种。
        其次是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文化层中的稻谷,距今七千年左右。在一个近五百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和其它谷类作物的堆积,平均厚度达四十到五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十到八十厘米,以水稻各部分的遗物为主,局部地方几乎全是谷壳,这些稻谷都已炭化,但尚不失原形,颗粒大小接近于现代的稻谷,比野生稻的颗粒大得多。这些稻谷经浙江农业大学鉴定,属于栽培的籼稻。《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谈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光明日报》,1978年12月6日。而且同一层还出土了为数甚多的骨耜,制作较为精致,当系开辟稻田的工具,这也证实我国在七千多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就已经开始一定水平的“耜耕农业”了。

同时还发现了稻穗纹陶盆,上面刻有一株稻穗,直立向上,另外二束,沉甸甸的谷粒分两边下垂。稻子进入河姆渡人们艺术生活的领域,可以想见他们对于稻谷的栽培早已超过初步认识的阶段。另外,根据遗址附近耕土层下存在着泥炭层,这一文化层中发现水生草本植物孢粉等情况,证明当时住地周围确有大片的沼泽地带,这就为种植水稻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以稻米为主食的定居饮食生活相依存的家畜饲养业在河姆渡也有一定规模,猪、狗两种家畜遗骨在此普遍发现,尤其是破碎的猪骨和牙出几乎都有。猪骨标本有百分之五十四是一、二年的中小猪;其次是大猪,老猪仅占百分之十。这一比例说明,河姆渡人饲养猪的目的在于宰杀,仅留下较少老猪作繁衍,同时还发现了一件陶塑小猪和二件猪纹陶器,捆扎整齐的一束稻穗纹与猪纹同刻在一件陶盆上,反映了稻谷栽培与养猪有一定联系。
河姆渡还有较多的水牛骨头。初步认为也是驯养的,说明长江下游先民的饮食生活,主要是依赖初步发展的农畜结合型的原始农业。
        与此相印证的是1979年浙江省文管会等单位发掘了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在第三、四层内发现了稻谷遗物,经鉴定,有籼稻和粳稻两种,其中籼稻占多数。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年代经碳14和热释光测定,距今已有七千年左右,这表明,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先民已在长江中下游这块河流纵模,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开始种植水稻,并有了一定的规横,从以上几处遗址出土稻谷数量之多这点推断,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得更久远一些。
        年代稍后的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湖北京山屈家岭最为著名,这一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左右,是我国原始社会晚期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屈家岭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和日常饮食生活所需的陶器,这表明当时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粮食种植正成为人们所需食物的可靠来源。当时人类食用的水稻,在遗址中常有发现,特别是当时人类食用后的稻谷壳,广泛施用在房屋建筑之中,那些形态完好的稻谷籽粒,经专家鉴定,属粳稻品种,且是一种较大颗粒的粳稻品种,与当今栽培的品种相仿,证明我们现在食用的粳稻品种,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关于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问题,过去主要流行以下几种说法:其一,起源于印度说;其二,起源于云贵高原说;其三,起源于中国华南说;其四,起源于长江中下游说。以发现的实物年代证明,印度的稻谷,最早的样品为公元前二千二百年,比湖南澧县彭山头稻谷遗存晚了将近四千多年。从近几年世界各地出土稻谷的情况来看,长江中下游的稻谷始终是最早的,下面的表反映了这一情况:

    出土地点    距今年代    相差年代
    江西万年仙人洞    12000年
    湖南道县玉蟾岩    12000年
    湖南澧县彭山头    9000—8000年    3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7000年    5000年
    浙江桐乡罗家角    7000年    5000年
    泰国    6000年    6000年
    巴基斯坦    4500年    7500年
    印度    4200年    7800年
    越南    3500年    8500年
        据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在长江流域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如湖北天门石家河、武昌放鹰台、江西修水跑马岭等地发现的稻谷距今都已有四、五千年,这说明我国最早的栽培水稻是在洞庭湖、鄱阳湖一带,然后逐步向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淮平原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接近于现今水稻分布的格局。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