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历法与节俗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526 发布人: 长江文化
1.1
历法流变
1.1.1
原始的物候历
月亮围着地球转,转一圈是一月;地球围着太阳转,转一圈是一年。这种粗浅的天文常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答出。但是,被现代人视为常识的知识,对我们的老祖宗们来说,却是经历了数以百万计的岁月才得以认识。
从人类进化史来看,当数百万年前人类脱离动物界时,其智力比动物高不了多少,无有衣履,不辨春秋。但他们具有求生的本能和一些基本的谋生本领,其中就包括对生存环境的某些认识,比如何时至何地才可摘到何种野果或采到何种可食的植物。看过《动物世界》的观众当知晓,非洲的灵长类动物也具有这种求生本领。所不同的是,人类处于不断进化、进取之中,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的求生本领也不断升华,逐步上升至理性世界,慢慢具有了时间的概念,慢慢总结出了时间与人事相组合的历法。
所谓历法,即推算年、月、日的一种方法。推算的方法不同,历法的名称亦不同,如物候历、阴历、阳历、阴阳历等。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59天)为一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十二个月为一年,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219天)为一年,一年分十二个月。人类最初的历法为物候历,物候历粗疏简略,但却具有现代历法的基本特征。何谓物候历?即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与节候有密切的关系,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等无不与节候相关,又如非生物现象的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历的产生,与人类的原始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古人与今人一样,受着天象变化的直接影响,如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昼夜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而引起的寒来暑往。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趋暖避寒,纳凉避暑,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经过无数的寒暑变化,古人逐渐认识到一些天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昼夜变换的时间大致相等,月圆月缺的周期大体相同,一寒一暑的出现基本固定。这样,古人便逐渐产生了日、月、年的模糊概念。同时,在原始的采集活动与狩猎活动、捕捞活动中,古人也逐渐认识到大自然的变化对某些动植物生息荣枯的影响,如动物的昼伏夜出、春鸣冬眠,植物的春茧夏荣、秋实冬枯等。随着原始农牧业的出现,气象季节的变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因而人们也更加注意天象物候的变化,逐步总结和积累经验,试图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便为生产生活服务。如以某种植物的花开、某种鸟的鸣叫来定季节,这就出现了最初的物候历。以后又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总结物候,于是便出现了划分季节月份、指导生产生活的物候历。
不可否认,物候历的产生与原始宗教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限于生产力的低下和对大自然认识的不足,最初都信仰万物有灵的观念,即万事万物皆有神灵主宰。为了趋吉避凶,人们也就有必要去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以便试图理解神灵的意思,遵照神灵的意图去行事,这在客观上也促成了物候历的产生。
从渊远流长的世界古老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来看,最初的历法均为物候历。如在古埃及,为了预先确定尼罗河水涨落的必要,就产生了埃及的古代天文学。因为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区,在每年7月初开始的雨季来临时,上游地区的暴雨汇注于尼罗河,顺流而下,使尼罗河水暴涨,淹没了整个河床谷地。在河水退落后,河谷上便积下了一层河水带来的肥沃的淤泥,为种植业提供了天然的养料。在发明了农业生产后,尼罗河下游的河谷地带就成了古代著名的谷仓。为了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古埃及人便十分注意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变化,并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物候历。他们将尼罗河每年开始泛滥的时候定为一年之始,根据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产而将一年分为三季:
季节 尼罗河水位 季候 约当公历月份
泛滥季 涨水 夏季 7、8、9、10月
播种季 退水 春季 11、12、1、2月
收获季 枯水 冬季 3、4、5、6月
可见古埃及历最初也是物候历,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准确的太阳历。
又如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珞巴族也在社会生产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物候历:
一月桃花开,布却更鸟叫;
二月达加树开花,巴戈鸟叫;
三月辛基树开花,牙尼虫叫;
四月过朵树开花,尼洋亚尼虫叫;
五月达戈果熟,雅亚亚英虫叫;
六月鲁姑花开,杜都亚亚虫叫;
七月多哇藤出花蕾,辛德达叶虫叫;
八月兰札毕拉树果壳裂开;
九月达希果熟,玛富鸟叫;
十月色纳树开花,虫停鸣,鸟飞去;
十一月达毕花落,高山顶水道变成雪;
十二月老鼠入洞,山顶雪厚。
物候历的产生情况,在世界各地皆大同小异。这种历法虽粗略,但它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直接所得,是大量直观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各民族、各居住地人们的物候历均不相同,每个物候历都更能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因而更具有指导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甚大。但是,物候历也具有它的通病和缺陷,即准确度不高,具体的时间难以准确预知。从空间上讲,山川地貌的地理环境对气候、物种的影响很大,山南山北、河东河西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其物候自然也有所不同,因而物候历的适用范围较小。时至今日,这种现状依然存在。如在华中重镇的武汉,其气候就有“划江而治”的现象。据气象专家认为,长江水面较宽,水面风力、湿度较大,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水汽对流强烈,所形成的局部“微循环”阻碍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环流,从而在长江南北两岸形成两种不同的“小气候”,气温、风力、降雨量、大气湿度多不相同,故而在气候上表现为“打雷不过江”的“划江而治”的现象。
从时间上讲,影响物候变化的未知因素很多,花开花落和鸟兽出没的时间往往是今年不同于去年,来年不同于今年,因而由物候来定时间、定季节并不太准确,由此必然会耽误农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人们向大自然直接获取生活资料居多,因而人们对时间概念的掌握并不是那么迫切,早一天与晚一天区别不大,“山中无历日,寒暑自知年”的说法便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如乾隆时《凤山县志·番社风俗》卷三载,琅峤等十八社风俗“番无年岁,不辨四时,以刺相花开为一度。”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定居生活的开始,创造性劳动的增多,人们便开始需要掌握时间与季节的准确变化,以便不误农时,增加收成,避免歉收与挨饿。从而促使了原始历法朝准确、科学的方向发展,由物候历进步到太阳历或太阴历或阴阳合历,直至现在的公历。
原始历法的出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这在民族学资料中也有反映。如清代时《苗防备览·风俗上》载:“苗民不知文字,父子递传以鼠、牛、虎、马、记年月,暗与历书合。”按苗民不知文字而知历法可知,历法的产生要较文字的起源为早。我们现代人对此会不以为然,但我们的祖先却是如此生活的。
使用物候历还有一种好处,即不需记数。现代人往往会忘了今天是几号或忘了某个具体的日子而扳着手指头计算,这种遗忘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好在现代人都会计数而不会误事。但我们的老祖宗们起初并不太懂得计数,可是生活中又离不开计数,于是他们便用结绳、刻木的方式记事、计数。这种方式直至本世纪仍可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见到。如云南独龙族远行时,用结绳计算时间,每走一天便在绳上打一个结,有几个结即表示离家有几天和距家有几天的路程。若与朋友约定几天后相会,也在绳上打几个结,每过一天解一个结,结解完了便去赴会。又如西藏人请客赴宴时,会同时送上一根结绳,绳上有几个结即表示宴会在几日后举行,犹如请柬上注明的日期一样。被请者拿到结绳后,每天割掉一结,结割完了便高高兴兴地准时去赴宴。时日不多用结绳的办法未尝不可,但用来记一年四季的时间变化则不太现实。好在物候历不需计数,但等山花开、鸟虫叫就行了,这也符合古人的知识水平。所以,物候历十分适用于不懂文字、计数水平不高的人们,对原始时代人们的原始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国西南地区独龙族的物候历为:得则卡龙月,山上积雪,男猎女织;阿蒙龙月,春草发,点种小麦、小米;阿暴龙月,青草遍野,砍山垦地;奢九龙月,百鸟齐鸣,放火烧山,种植南瓜;昌木落龙月,布谷鸟叫,插秧,点种包谷;阿累龙月,竹笋破土,除草、捕鱼、挖贝母;阿送龙月,松枯黄,收小麦,种荞子;阿长母龙月,大地霜降,秋收;曹落龙月,高山积雪,粮食进仓;总木加龙月,大雪封山,人畜过冬;力哥龙月,江水解冰,进山打猎。可见物候与各种农事活动紧密的组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