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基督教——前言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897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基督教(Christianity)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各派别内又分为成若干较小的派系。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希腊文 Christos , 转译自希伯来文 Mashiah,汉译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来复兴以色列的救世主)。最初是犹太教中一个下层派别,一至二世纪逐步同犹太教分裂而成为一新的宗教,并开始流传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中间。
基督教一词最初见于二世纪初安提阿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指区别于犹太教、信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罗马帝国对早期基督教先是残酷迫害,后来加以利用,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裂之后,基督教也于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正教(东正教)。中世纪时代,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16世纪,罗马公教内发生了反对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产生了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脱离罗马公教的基督教新教各宗派,后又不断分化,派系繁多。随着欧洲早期殖民者的对外扩张,基督教各派逐渐传遍世界各大洲,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曾四次传入我国。第一次是唐朝基督教聂斯托里派(亦称景教)传入。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年)下诏禁止佛教流传,该教也遭波及,未几在中原地区中断。到元代,随着蒙古大军的西征,一时亚欧大陆商道畅通。于是,景教再次中国,不久天主教方济各传教士也来到中国,元朝官方称之为“也里可温”,北京、泉州等地曾设有主教区。随着元帝国的衰落,也里可温在中国大地也踪影难寻。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次年在广东肇庆建第一座教堂。但18世纪“礼仪之争”后,清朝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教会势力遭受挫折,传教会转入地下活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沙俄政府派遣俄罗斯正教传教团到北京,是为基督教东正教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伦敦宣教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带来了基督教新教,这是基督教第四次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各大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利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而涌入中国,基督教在华活动出现极为复杂的格局。有些传教士曾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进行殖民掠夺和文化侵略中,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而有些传教士来华后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有益的贡献。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年间,是基督教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基督教信徒总计约400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驱逐了敌视中国革命的外国传教士,广大神职人员和信徒开展了反帝爱国活动,使中国基督教会彻底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制和干预,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
在基督教传入中国一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长江流域的基督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基督教四度入华,除了唐朝景教受文献资料的局限,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情况不甚明朗之外,其余三次都与长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其间又牵涉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文化的变迁。公元1126至1127年的“靖康之难”及其引发的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人文渊薮时代的开始。明朝是以南京为根基而发展起来的,入清以后,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学风衰减,文化密集区收缩到江浙地区。长江三角洲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繁荣。具有悠久历史的吴越文化,依托于长江三角洲与杭州湾沿岸而快速发展。这里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湖,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苍茫大海,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气候适宜,土地肥美。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了人杰地灵的金三角。因而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江南(大部分属于长江中下游)活动频繁,中西文化的“接榫”在这一地区能找到许多成功的例证。一批与西方传教士联手进行学术活动的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瞿太素、孙元化等,都是这一文化区的优秀代表。
南方文化沿着海岸线向粤、闽推进,形成了近代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位于这一新月形文化带核心的上海,成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重镇。基督教各派势力大多以此为据点,建立了众多的文化教育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势力则溯长江而上,进入腹地两湖,其活动的中心定位在武汉。这座曾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芝加哥”的大都市,留下了基督教三大派的足迹。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由于偏离政治文化中心,基督教传播略为滞后。但随着殖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迭起,传教会也逐渐渗入偏僻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长江流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景观。
一股与中华传统文化迥异的西方异质文化,进入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丰富多采的历史画卷又平添了几多精彩的内容。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将给滔滔东逝的长江带来什么?是文化的融合、交流,还是冲突、碰撞?让我们沿着十字架向长江推进的轨迹,对长江流域的基督教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浏览和一番深刻的文化反思。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