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文学家——前言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991 发布人: 长江文化
打开中国文学史,古往今来,生长于长江流域或主要在长江流域活动的著名文学家,可谓群星璀灿,数不胜数。他们的作品,传诵千古,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他们的思想,熠熠闪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他们奋斗探索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人生哲理。
文学贵在创造,文学家最有个性。这些文学家又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作为长江流域的著名文学家,影响他们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等又都具有相同性、近似性和连续性,因此,在这些活动于上下几千年、纵横十余省时空范围内的众多文学家身上,总会体现出某些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长江文化特点。
首先,他们大都具有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屈原既学习中原文学中重人事、重实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又充分发展了南方巫觋祀神之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想象,创造出奇伟瑰丽的艺术境界,表现出强烈的寄寓之情。司马相如既直承骚体,又借鉴了《诗经》的讽谏之意。扬雄深受先秦诸子、屈原、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的影响。陆机广泛涉猎散文、骈文、乐府诗、拟古诗、连珠体以及赋等多种文学样式。陶渊明年轻时“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既读了“六经”和《老子》、《庄子》等,又读了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鲍照从北方迁居南方,南北文化对他的影响都很大。庚信更是一个南北文学融汇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南方诗歌的秀丽工巧,又有北方诗歌的慷慨悲凉。陈子昂、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处在开放的唐代,眼界开阔,气魄宏大,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宋代的梅尧臣、苏轼、黄庭坚、范成大等人,明代的高启、袁宏道、归有光等人,清代的吴敬梓、姚鼐等人,无一不在广泛学习前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面向现实,独辟蹊径,从而成就自己的卓越创造。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文学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而长江流域的文学家则成为得风气之先的弄潮儿。他们大都放眼世界,学贯中西。鲁迅倡导“拿来主义”,翻译介绍了十四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同时辑录、校勘了十八种古籍。茅盾也是不断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又以很多精力整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注意吸收西方和古代艺术之精华来**铸自己的创作。胡适、闻一多留学美国,鲁迅、郭沫若留学日本,朱自清留学英国,他们都是将长江文学、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大潮的伟大作家。
其次,他们大都具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屈原继承上古神话的传统,以幻想的形式反映现实,并把它发展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创作方法,与庄子一道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司马相如的赋结构宏伟,词汇丰富,在铺写叙述上大胆夸张,运用排句、骈语,层层渲染,不少描写气势充沛,形象生动。陆机的诗赋,或抒情,或咏物,情繁辞隐,重视艺术想象的作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诗并记》,大胆想象,虚拟现实,以引人入胜的情节,优美怡人的景物,和平欢乐的生活气氛,以及桃源人民纯朴的精神世界,表现了他的社会理想。陈子昂善用比兴手法,往往把一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托物寄兴的手法是对《楚辞》传统的继承。李白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的体裁和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苏轼的诗词自由奔放,豪气四溢,逸态横生,艺术上别开生面,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袁宏道反对盲目拟古,主张抒写“性灵”。李宝嘉嘻笑怒骂,讽刺揭露,入木三分。鲁迅的《故事新编》,一方面保持了他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主要精神,另一方面又大胆地驰骋浪漫主义的想象,在历史题材里注入强烈的爱憎和理想。郭沫若的《女神》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豪放的自由诗体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我国现代诗歌开创了新的诗风。闻一多擅于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中,运用浓墨重彩来描绘形象、抒发感情。
第三,他们大都具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屈原创立楚辞。司马相如使汉赋定型。扬雄首创连珠体。陆机写出了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陶渊明在几乎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把平凡的田园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圃,扩大了诗歌的广阔天地。鲍照的一些写景诗注意对仗和辞藻,已开齐梁诗人的先声。庾信诗歌在句法、章法、对仗等方面实为唐代绝句、律诗之始。陈子昂提出“风骨”、“兴寄”的诗歌革新口号,是初唐诗坛上震聋发聩、石破天惊的新声。孟浩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风气之先。李白诗歌形象雄伟,气势不凡,色泽瑰丽,境界独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座高峰。杜甫诗歌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性,揭露社会现实的深刻性,可以说都是前无古人的,被称为“诗史”当之无愧。欧阳修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不仅散文写得内容充实、气势旺盛,还是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驱。苏轼多才多艺,诗、词、文、赋俱佳,勇于创新,独开一派,名作脍炙人口,影响广泛深远。黄庭坚在诗歌上“独辟门户”,创立了“江西诗派”。范成大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杨万里善于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写诗的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叙事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它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姚鼐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相济”,成为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人物。鲁迅的小说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里程碑;他的散文创作,特别是杂文创作,达到了艺术性、思想性和战斗性的高度统一。胡适倡导五四“文学革命”,率先从事白话文学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郭沫若除了在新诗创作上独树一帜之外,在历史剧领域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茅盾以其小说创作形成一部“史诗”式的从五四前夕直到全国解放的中国民主革命的通史。朱自清以其散文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显示出新文学的旺盛生命力。
总之,从这些文学家身上,可以丰富和深化对长江文化的认识。这正是我们编撰本书的目的。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书只介绍了26位长江流域的著名文学家,还有很多文学家未能选入。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书末的附录,作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