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岭翠峰 > 异岭同势九嶷山

异岭同势九嶷山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939       发布人: 长江文化

 九嶷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城南60余里处,方圆1000余华里,南接罗浮,北压衡山,九峰矗立。舜源峰最高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楼、朱明、萧韶八峰挺拔而起,如众星拱月、争相簇拥。这九嶷山何来“嶷”字?其说有二,《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沮,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另一种说法是:舜南巡至此,心有所疑,疑而生悲,随者作九悲歌,因名九嶷。
        登临舜源主峰,极目远眺,莽莽群山绵延起伏,大有“万里江山朝九峰”之感。舜源峰下古迹颇多,著名者有舜庙等,绿瓦红墙掩映于绿树丛中,碑碣林立,景致迷人。



11.1

    帝王疑踪    

        九嶷山山势雄伟,虎踞龙蟠,控荆湘,临百粤,万千气象。传说在这苍松翠柏、崇山峻岭间就长眠着被古代传说神化了的人间帝王舜帝。虞舜南巡时不幸“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于是就有了“天下万山朝九嶷。”。在此九峰中,亦以舜源为主,其余诸峰皆以二妃及舜的王公大臣命名、排列。九嶷山以舜帝陵寝的光彩名冠三湘。

11.1.1
    虞舜长眠此山中    

        舜陵,相传位于女英峰下,上古时帝王死后,以山为陵,不设坟冢。如今舜源峰下有舜帝庙、二妃祠等古建筑。舜帝庙的山麓岩壁中嵌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还有历代祭祀舜陵的石碑。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文字已无法辨认。
        女英峰有一奇特景象,那就是丛生的斑竹,它遍体苍褐,斑痕点点,有的像指纹,有的似泪痕,传说此斑痕是娥皇、女英闻舜帝驾崩的噩耗后,相思恸哭,涕泪洒在竹上而留下的累累痕迹。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呈指纹烙印的“白泪竹”和有相同烙印却呈鲜红色“血泪竹”。与斑竹合称“九嶷二奇”的是舜源峰上的两株石枞树,此树雄传高大,矗立霄汉,一丛九叶,一叶三棱,傲霜斗雪,四季长青,当地百姓说此树象征着舜帝功德无量,不仅福庇民生,且泽及草木。
        地处舜庙左侧不远的二妃祠,环抱在阵阵松涛、修竹摇曳幽林中,历代文人雅士在此抒怀咏叹,明代俞琰诗云:“情恨万劫点难消,帝女余悲寄碧条。亦有怀人千滴泪,盈盈滴滴海棠娇。”舜长眠九嶷,相传常有鸟从海滨衔来珠砂,在日积月累的增益中,遂成小阜,人称珠丘。又因珠砂细若尘,又名珠尘。传说每当夜晚,舜陵前的15株古杉晶莹们亮,故名天灯。这些百米古杉,至今枝繁叶茂、碧绿葱翠。

11.1.2
    “傻瓜”何侯与许由隐居    

        “五臣峰北访何侯,九井铁锅漱石流。白日飞升三百口,细认丹砂五千秋。”这首诗是人闪怀念仙医何侯所作。传说何侯家住九嶷山中能家山脚下,何侯9岁那年,此地瘟疫流行,他自己大病一场,也属在劫难逃,巧逢舜帝南巡命药师给他治病,病愈后的何侯立志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在他行医的90年间,走遍千家万户,医治好病人无数,他却分文不收,人称“何老”,又戏称他为“傻瓜”。何老在为人治病的同时,还给那些灵禽异兽治病扶伤,如白鹤、锦鸡、孔雀、山羊、麋鹿等如遇它们受伤,就将其背回家中,治好后再放回山林。何侯的善行得到人们的称赞:舜称他为“虞官”,百姓称其为“仙医”、“救命菩萨”。后被封为“何侯”。
        有一天,正在山中采药的何老,见一只白鹤蹲在石上,腿伤翅折。何老将白鹤救回家,用九九八十一味接骨药,治好了它的伤。临别时白鹤告诉他:“百日后,你到后山黄龙洞找我,我有登仙术传你。”百日后何老应邀进了黄龙洞,原来那白鹤乃南极机翁所化,仙师授以《秘宗仙方》。何老回家后采用灵芝、黄精等药,在门前大阳河边掏了九口井,洗药炼丹,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炼成了仙丹,何侯全家吃了仙丹后,由白鹤引路升天成仙了。如今何侯当年的“炼丹锅”、“九仙房”、“洗药井”尚存。
        传说尧当年亲自到河南登封箕山里去拜访许由,几次未遇,有一次,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身愁苦。劳心九州啊,忧勤后土。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我快乐啊,不看不顾。”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他,请他出辅政玫,并要把帝位让给他。尧之所以要请许由出山辅政,是因他已年老,儿子已不成器,便想找人继承他的王位,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故几次前往寻找,这次总算找到了许由,可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尧又追至,许由又逃到颍水边,并用颍水洗耳,正遇牵着牛的巢父前来饮水,问其由来,许由说因尧许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巢父说你既然想隐居何不找一深山幽谷藏起来……许由颇感惭愧,便带着妻子儿女南下,来到了九嶷山,在一奇峰下的小溪边,结庐隐居。后人将此处命名为“许由村”,村边的那条河就叫“许由河”。
        时隔30年,接替尧位的舜不幸驾崩于九嶷山。闻讯后的许由悲痛之极,将自家的田地、房屋、牛羊等财产全给了别人,把书丢进了河里,钱全散到道路上,并说钱财和书都是害人之物。只带着一支竹箫,引了白鹤,骑着大象,独自一人入深山去了。
        后来,有人见一白发老人坐在象背上,吹奏着“箫韶”之乐曲,大象用鼻子卷石棒敲打石壁,且声如洪钟,响彻深谷,人们说这是许由在为尧、舜奏哀乐。又过了很长时间,有人发现一白发老人在九嶷峰上哀呼“万岁爷”,此山又被称为“万岁山”。后来人们知是许由所为,便将他曾住过的茅屋后山称为“箫韶峰”。



11.2

    苍梧佳丽    

        “提起九嶷山,两眼泪汪汪。”这是九嶷山区的一首民谣。传说这里曾有段凄美的故事,涉及到九峰的身世。
        很久以前,九嶷山到处是高大的梧桐树,人称“苍梧岭”。苍梧岭上凤凰多,自是百鸟朝拜。妮山头住着一户人家,人称男女主人为魁爹秀妈,他们养了六个貌若天仙的女儿,个个心灵手巧,能绣会唱,绣的花赛过天边彩霞,唱的歌比画眉还要动听。不料这六位美女被酋长看中,要强娶为妾,魁爹秀妈不答应,酋长派人将其全家抓到部落府中,在部落府当兵的五个女婿半夜将其救出,被酋长发现后把五个女婿点了天灯,六位姑娘也被巫师作法惨死在山头。巧遇舜王微服私访,在此听得这悲惨故事,当即表示在三年之内一定铲除恶政。从此他住在苍梧、帮助山民耕作,射杀毒蛇猛兽。三年后,派了300精兵潜入部落府,铲除了坏酋长。山民安居乐业,舜却因过度劳累,中了瘴疬之毒,死在苍梧。舜帝的两上妃子——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万里寻夫,听说舜已死在三峰石下,便双又殉情投入湘江,成了湘水女神,二妃的魂魄飞到九嶷山,依附在两座山峰之上,同那惨死化为六座山峰的美女一起环绕在舜源峰周围,远望如九位美人,秀丽非常,亭亭玉立,又因九峰相似,难以分辨,故称“九嶷山”。

11.2.1
    美女峰与三分石    

        传说女英峰下有个黄家大院,院里住着黄老伯一家。黄老伯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美姑,一头长发又黑又亮,又称“美发姑”;二女儿蛮姑,脸晒得黝黑,头发又黄又乱。美姑好吃懒做,只知道梳妆打扮;蛮姑却勤劳心好。一天,蛮姑到娥皇峰后的凉坳去挑水,路遇一个病重的婆婆,蛮姑将她背回家端水喂药,精心照料。美姑对这重病婆婆心生恶厌,恶语相向。婆婆临走时,送蛮姑一个小梳妆箱,蛮姑用箱里的梳子梳头,头发一下子变得又长又黑,非常美丽;用小铜镜照脸,脸蛋立刻面若桃花,娇艳动人。美姑心生妒意,夺过镜一照,美脸却变得又黑又丑;用梳子梳头,却变成石锯弄不下来。原来老婆婆是舜母石神,梳妆箱是娥皇女英留下的宝贝。美女怒将梳子、镜子扔了,就变成现在的“梳子山”、“镜子塘”。美姑吓得往家跑,却迈不开步,瞬间变成了女英峰下的“美女峰”。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即九嶷山的最高峰,因是舜帝的葬身之处,故名舜峰。
        三分石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高耸入云。诗云:“一峰浮黛插云霄,石作三分结构牢,云外有人攀玉笋,山中何处觅仙桃。”《九嶷山志》记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三峰石传说是舜帝南巡时,登此山考察山川形势,午餐时不慎将酒壶遗忘峰顶,一只大鹏正巧飞临此山,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酒壶分为三块,化作三峰,壶中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那垂崖倾下如白练凌空、若雾若烟喷涌的泉水,顺三峰石飞流而下,当中一脉,即潇水之源,俗称“父江”,西至九嶷山下。

11.2.2
    九曲“黄河”出紫霞    

        紫霞洞,又名重华岩、斜岩、紫虚洞。紫霞洞分内、外两部分。外洞口有一巨石当门而立,高数十丈,下有石田级级相承。此洞有四大特点,外洞雄伟壮观,内洞幽深敞阔,被誉为“凤城宫阙帝王家”。传说紫霞洞与桂林七星岩相通。此洞历史悠久,洞内留有很多文人墨客的诗篇崖刻,是文化艺术之宫殿。除这些遗迹之外,洞内还有条蜿蜓盘旋、美丽非凡的河流,称“九曲银河”,堪称奇迹。洞内外诸多景点都与舜帝南巡有关。
        外洞敞阔轩昂,一层层紫红、黄绿砂岩构成洞壁与顶,平滑光泽,洞壁上有一群展翅翱翔,栩栩如生的“小鸟”欢叫着迎接四海宾朋,故名“百鸟迎宾”。此岩洞在阳光照射下紫光耀眼夺目,胜似灿烂的晚霞。
        “金盆滴水”,是在一个酷似圆心的钟乳石下面,有一个像盛水的金盆,接着从上滴下的如珍珠般串串玑珠,铮铮悦耳的水珠。据说此水含丰富的锌元素,饮之有益儿童智力发育。循序渐进,你会发现石台上撑有三把湿淋淋的“雨伞”,称“三仙归位”。传说离洞50华里开外的螃蟹江上,要修一条拦河坝,引水灌溉农田,可怎么也筑不起来,三位老人路过听说此事,联手征服了螃蟹精,很快就筑好了大坝。人们想弄清三位老人的来历,便冒雨尾随至紫霞洞,眨眼不见了三位老人,只见石台上留下的这三把雨伞,故而把此景称为“三仙归位”,而“三仙坝”则是指螃蟹江的大坝。
        进入洞内,只见钟乳石或垂或立,如梁如柱,形态各异,可谓千姿百态。里面有许多景点如“水打莲花”、“猴子把洞”,还有“无为洞”、“读书堂”、“三光洞”、“仙人田”。“风洞”、“雷洞”、“雨洞”真乃个个名符其实;金山、银山、闪烁明亮;八音石,敲之叮咚有声,乐音悠扬。
        进得风洞与雨洞,轻风习习,迎面吹来,可一扫旅途疲劳;细雨霏霏,洒如乐章,洗尽游人的烦忧,真是“客人雅兴知多少,嶷山风雨亦我情。进入“将军堂”即第一厅堂,堂中兀立一座巨大的钟乳石,似一个身披金色铠甲低头疑思、威猛无比的将军。“将军石”前浮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名“水上莲花”。莲上一位翘首远望的莲花仙子,亭亭玉立,似位多情的仙女正凝望着那位英武的将军。
        经过“猴子把洞门”,眼前是从石壁上飞流直下的“紫霞飞瀑”,此瀑长年为“水帘洞”遮风挡雨,洞内景色迷人,琳琅满目,路路相通。
        走过唐宋诗厅,一大片钟乳石和石笋组成一个“森林的世界”。有的似芭蕉扇,有的如钻天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雪压塔松”,一株塔形的松树,矗立在群树之间,顶部树冠却是一片白色的乳石,有如白雪压住青松。吟诵那首“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篇。”革命前辈陈毅元帅的人格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矗立。
        留有200首诗的雷洞厅,厅长230米、高10米,其中有10首诗属壁刻,其余全是墨写而成。这些诗作多出自唐宋时代的名家,故此厅称为“唐宋诗厅”。其中有唐时文学家、旅游家元结,宋时的沈绅、寇准,宫庭御史官蒋之奇的题刻等。黄甲曾题诗道:“仙源七渡更流长,鹅管饼头滴乳香。触去岩前如雨泻,举瓢挹去似天浆。”诗中写钟乳石的情与景,别具特色。石壁之上的各种墨宝岩刻生动、含蓄,笔力遒劲,圆润流畅,潇洒俊逸。徐霞客曾在此洞“炊粥就枕”三天四夜,并且在列举楚南16个名洞时,欣然将此刻洞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见,此洞不只是山水文化名洞诗刻为数不多的代表,同时也是历史沧桑的见证。
        元结是唐朝诗人,因不得志,欲求禅,喜欢游山觅洞,且结庐于洞室隐居,并为“无为洞”吟诗一首:“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水白。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洞帝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欲问其人不能问,我向此中得无间。”
        紫霞洞里何来“九曲黄河”流淌泥?传说古时,洪水泛滥成灾,舜派禹去治理黄河,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了黄河水患,寻思着去向南巡未归的舜汇报,忽然心中一亮,做了个黄河摸型献给舜帝看。舜帝看到模型后非常高兴,并由此看出禹是个才能超众之人,就把帝位让给了他,这个模型也就放在了紫霞洞,这就是奔流了几千年的“九曲黄河”。这条“黄河”将带着美丽的传说,流向未来。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