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高水长 >茫茫九派流中国

茫茫九派流中国

时间:2023-07-23       作者:       点击量:1,338       发布人: 长江文化

“茫茫九派流中国”



2.1

流域宽广

浩荡奔腾的干流,纵横交错的支流,星罗棋布的湖泊,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构成了长江流域的基本形貌。

2.1.1

纵横交错的支脉

长江水系好象一棵参天大树,干支交错相连,枝叶繁茂,盘根错节,密布于整个流域。据统计,长江干流拥有700多条主要支流,其中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0多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9条、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条。这些支流不仅水量浩大,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八条支流的水量都超过了黄河,而且,它们大都集中在长江中段的“一盆两湖”地区,即四川盆地和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在四川盆地,从左岸注入长江的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右岸有乌江。洞庭湖一带的支流有清江、澧江、沅江、资水和湘江,它们从右岸注入长江;而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则从左岸汇人。鄱阳湖水系包括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集中在长江右岸。长江就是靠这些支流的补充形成浩大的水势滚滚东去的。(图13)

图13乌江支流猫跳河

长江主要支流基本情况(7)

(7)黄锡荃、苏法崇、梅安新:(我国的河流》,第5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
│        │        │    流  域  面  积    │    径  流  量            │
│        │长  度  │                      │                          │
│        │        ├─────┬─────┼───────┬─────┤
│  河  名│        │          │          │              │          │
│        │(公里)  │万平方公里│  占全江%│  亿立方米    │  占全江%│
├────┼────┼─────┼─────┼───────┼─────┤
│  雅砻江│  1,500│    13.0 │    7.2  │    568       │    5.8  │
├────┼────┼─────┼─────┼───────┼─────┤
│  岷  江│  735   │    13.6 │    7.6  │    868       │    8.9  │
├────┼────┼─────┼─────┼───────┼─────┤
│  沱  江│  623   │    2.7  │    1.5  │    158       │    1.6  │
├────┼────┼─────┼─────┼───────┼─────┤
│  嘉陵江│  1,119│    16.0 │    8.9  │    683       │    7.0  │
├────┼────┼─────┼─────┼───────┼─────┤
│  乌  江│  1,018│    8.7  │    4.8  │    520       │    5.3  │
├────┼────┼─────┼─────┼───────┼─────┤
│  清  江│  408   │    1.7  │    0.9  │    143       │    1.4  │
├────┼────┼─────┼─────┼───────┼─────┤
│  澧  水│  372   │    1.9  │    1.1  │    174       │    1.8  │
├────┼────┼─────┼─────┼───────┼─────┤
│  沅  水│  1,060│    8.9  │    4.9  │    681       │    7.0  │
├────┼────┼─────┼─────┼───────┼─────┤
│  资  水│  590   │    2.9  │    1.6  │    251       │    2.6  │
├────┼────┼─────┼─────┼───────┼─────┤
│  湘  江│  817   │    9.6  │    5.3  │    722       │    7.4  │
├────┼────┼─────┼─────┼───────┼─────┤
│  汉  江│  1,532│    15.1 │    8.4  │    565       │    5.8  │
├────┼────┼─────┼─────┼───────┼─────┤
│  赣  江│  744   │    8.2  │    4.6  │    648       │    6.6  │
└────┴────┴─────┴─────┴───────┴─────┘
下面,我们拟对长江重要的三支支流汉江、湘江、赣江作一简要介绍。
汉江也称汉水或沔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穿过秦巴山地,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径流量为565亿立方米,地跨陕、川、豫、鄂四省。平时,青山绿树,水柔浪细,沙白鸟飞,宛如一幅幽静的山水画;汛期一到,汉江就变得非常狂暴,洪流咆哮于秦岭、巴山之间,惊涛拍岸,骇浪腾空,千山万谷水雾弥漫,重峦叠嶂起烟云。由于汉江中游河床淤浅,下游摆荡在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很小,大堤来水,河道狭窄,汛期又受到长江洪水的顶托,泄洪不畅,因此经常决堤成灾,使汉江成为长江支流中受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传有这样一首民谣:“汉江洪水浪滔天,十年就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背上包袱走天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征服汉江,1956年在下游兴建了杜家台分洪区,1958年又开始动工兴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它有效地控制了汉江上游的洪水,再与下游堤防、杜家台分洪工程联合运用,初步解决了洪水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的海洋山,由南向北穿过湖南省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水量最大的一支,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径流量为722亿立方米,是长江的第六大支流。湘江流域面积在湖南境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近50%,湖南的长沙、湘潭、株州和衡阳四大城市全在它的范围之内,因此湖南省就简称为湘。湘江水系支流多、水量大,自上而下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大有“日夜江水下洞庭”的磅礴气势,其上、中、下游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差异明显。从河源至零陵为湘江的上游河段。此段为湘桂边区,山境多浅变质岩和花岗岩形成的穹形块状山,岩性坚硬,因而河流所经之地,层峦迭嶂、河岸夹峙、峡谷林立,江水奔腾时,浪花飞溅,声闻数里。由零陵顺流而下到达衡阳,为湘江中游,两岸丘陵性盆地与峡谷交替出现。自衡阳以下属下游段,江水穿过雷溪和昭陵等峡谷状水口,奔入株州、湘潭、长沙等红色盆地,展现出宽广的河漫滩和低缓的红土阶地,河床平缓,洲滩较多。(图14)

图14湘江

湘江是一条开发较早的河流。秦朝时,劳动人民在这里开凿了灵渠(又名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分泄湘水,贯连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曾经是我国历史上南方水路交通的要道。灵渠长35公里,开挖地段选择合理,工程布置巧妙,施工技术高超,是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伟大创举,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前,灵渠的主要功用是航运,近代以来,由于南北海运的发展及铁路、公路的修筑,其“运”的作用逐渐消失,但灌溉的作用却日益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地人民修复和扩大了灵渠的灌溉系统,兴建了36条长约120公里的大小新渠,建成27座渡槽和310个闸门,修建了支灵水库等四个蓄水工程,形成了一个以灵渠为主干、渠道四通八达的灌溉网,灌溉面积扩大到4.2万多亩。
1965年,韶山人民用了三年时间,在湘江的支流涟水上又兴建了著名的韶山灌区。灌区内240公里的干渠和2500多公里的支渠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灌溉着6个县市的100多万亩农田,促进了农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全灌区发电1万多千瓦,增加了120多公里的新航道,为湘中盆地的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一个以小型为主,大、中小诸型相结合,以蓄为主,蓄、引、堤相结合的水利系统已经在湘江建立起来,湘江已发挥出航运、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
湘江两岸风光秀丽,处处有景,景色如画,其中长沙的橘子洲和岳麓山尤其有名。
在长沙城与岳麓山之间的湘江中,有一列狭长的沙洲,往昔盛产南橘,所以叫做橘洲,也称橘子洲或桔子洲。它自南向北由牛头洲等沙洲组成,长达4.5公里,宽度在45—170米之间,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以陡坎与河床或边滩相接,高出边滩6米左右,是个典型的江心洲。桔子洲名称来历比较久远,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第三十八卷就有“湘水又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字”的记述。唐宋以来,不少文人学士来此游览,吟诗作画。唐代诗人齐己在《游桔洲》中生动地描写了桔子洲的自然景物和绮丽风光:“春日上芳洲,经春兰杜幽。此时寻桔岸,昨日在城楼。鹭立轻枫抄,沙沉白浪头。渔家好生计,檐底系扁舟。”桔子洲头处于橘洲的南端,毛泽东青年时期常和进步同学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和游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多次在这里畅游湘江。1959年6月24日下午,毛泽东渡湘江时,还特地登上桔子洲头,视察了这里的小学。在60年代期间,在桔子洲建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亭阁和一块巨型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桔子洲头”四个大字;碑的背面,镶刻着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长沙》一词,金色字迹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如今,湘江大桥犹如一道长虹飞越桔子洲上空,大桥中部有一条280多米长的支桥通向桔子洲,使过去隔河渡水的江心洲与东边长沙城、西边的岳麓山连成一片。洲上,桔园耸翠,菜地铺青,绿荫丛中,掩映着红墙绿瓦。
岳麓山又名麓山。唐朝《元和郡县志》记载:“麓山在长沙县西南,隔湘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麓名。”山势中部高,南北低,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最高的禹碑峰海拔297米,为全市最高点。峰上有一亭遮栏护的苍褐色石壁,石壁上共有77个字,分9行,这就是相传的禹王碑。岳麓山雄伟秀丽,前列天马、凤凰二山,南伏桃花、绿娥、金牛诸岭。在层峦迭嶂的万山丛中,昂首挺立的岳麓山,古树参天,亭阁隐现。岳麓山四时风景如画:春天,山花烂漫,流水潺潺;夏天,林荫蔽日,郁郁葱葱;秋天,枫叶经霜,漫山红遍;冬天,红装素裹,分外娇娆。古人曾用“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来形容它。岳麓山上古迹甚多,有两晋兴建的“麓山寺”,有北宋初所建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其他三大书院是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有清乾隆年间所建的“爱晚亭”。毛泽东青年时代常和同学们一起在这里看书学习,从事革命活动。山下刘家台子是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旧址。在云麓峰的“飞来石”上,还有清道光时建造的望湘亭,游人登上望湘亭,俯视湘江,真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赣江是鄱阳湖水系中最大的一条河流,是长江第七大支流。赣江上源有章、贡二水,章水发源于武夷山区,贡水发源于南岭山地,在赣州汇合后称为赣江。赣江纵贯江西全省,在南昌以北的吴城注入鄱阳湖,全长744公里,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赣江几乎全部在江西省境内,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一半,是该省内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江西简称“赣”,原因即在于此。
赣江分段明显,每段景色各异。上游各分支源自武夷山、九连山等山岭中,水流峻急,奔腾直下,一起向赣州集中,形成似扇状的水系。中游河段先入峡谷,中经盆地和低丘,水势较和缓;下游河道开阔,浩浩荡荡进入田畴与水网交织的鄱阳湖平原圩区。
赣江不仅景色诱人,在中国革命史上更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从安源路矿大罢工到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五次反“围剿”到万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曾踏遍了赣江流域的山山水水,领导老根据地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英勇的赣江两岸人民曾为中国革命事业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朽贡献。瑞金、于都、会昌、南昌等都是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因此,赣江享有“红色赣江”的美誉。

2.1.2

星罗棋布的湖泊

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及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等所组成的统一体,好似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宝石。据统计,我国现有湖泊面积达8.34万平方公里,而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为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虽然所占比例看起来不高,但全国排列前五位的淡水湖——鄱阳湖(3583平方公里)、洞庭湖(2740平方公里)、太湖(2425平方公里)、洪泽湖(1960平方公里)、巢湖(820平方公里)都分布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洪泽湖,它在江苏境内,本应属淮河流域,由于这一带天然和人工河道密如蛛网,已把淮河、长江紧密地联系起来。尤其是1194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后,淮河入海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淮河水无处排泄,大部分水量通过大运河等河道流入长江,因而洪泽湖甚至淮河实际上都已成了长江的支流。(图15)

图15源头湖泊

湖泊可以按不同标准分成若干类型。例如,依照成因,长江流域的湖泊有因地壳构造运动产生凹陷而形成的构造湖,有因地震、山崩造成河道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有因冰川磨蚀和冰碛物堆积作用产生洼地积水而形成的冰川湖,有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岩溶湖,有因平原地区河流改道、裁弯取直、泥沙淤塞原有河道而形成的牛轭湖等。又如,依照湖泊与河流的关系,长江流域的湖泊可分为吞吐湖和非吞吐湖两类,前者既可蓄纳江水又可向江河排出湖水,有天然调节江河水量的作用,后者则是单方向的流动(或湖水流入江河,或江河水注入湖泊)。再如,依照矿化度的大小,长江流域的湖泊还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流域内大部分的湖泊都是淡水湖,在江源地区,有一些咸水湖和盐湖。(图16)

图16沿岸湖泊

如果从地理分布上看,长江流域的湖泊可分为江源、滇北黔西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湖区。由于自然条件各异,三大湖区的类型、性质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江源地区的湖泊众多,但以小型湖泊和咸水湖居多,湖泊面积约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滇北黔西高原湖区包括云南北部、贵州西部、四川西部一带的高原湖泊,例如滇池、泸沽湖、程海、草海、邛海、马湖等,湖泊面积约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3%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则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湖区,湖泊面积占长江流域湖泊总面积的92%以上,仅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十余个。对于长江流域内星罗棋布的湖泊,我们只能选取几个最知名的略加介绍了。(图17)

图17下游湖泊

鄱阳湖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湖泊面积为358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48.9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它位于长江的南岸,江西省北部平原上,湖的外形象一只葫芦,其都昌以北湖面狭窄,好似葫芦的“颈”,是连通长江的水道;都昌以南,湖面辽阔,是湖的主体。换个角度看,鄱阳湖又象一只匍匐在地伸长脖子,把嘴插入长江饮水的乌龟。鄱阳湖也曾饱经沧桑,汉代,现今的鄱阳湖湖滨还是赣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大约在宋代初年长江主流南移,湖口梅家洲形成,阻碍赣江水的排泄,遂使古彭蠡泽不断向南扩张,水线越过松门山,从而形成了辽阔的鄱阳湖。今天的鄱阳湖集水面积为16.1万平方公里,纳江西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的来水,在湖口县有一通道与长江相连。年平均来水量为1500亿立方米,每年注入长江的水量约占长江干流大通站年水量的五分之一。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面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水面辽阔,湖面陡增;枯水期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不足1000平方公里,形成“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特有景色
由于鄱阳湖的位置略高于长江,不仅长江泥沙对它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反还把修、赣、抚、信、饶“五水”带来的泥沙,大部分转送给长江,因此鄱阳湖淤积的速度比洞庭湖慢得多,并最终取代了洞庭湖,成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风景秀丽,它的西北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的庐山飞峙于大江之滨,云缠雾绕,挺拔奇秀,是祖国的名山之一。传说西周时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山上,周威烈王派使者来访,匡氏兄弟早已离去,所以后人称这座山为“庐山”或“匡山”、“匡庐”。山上古木森森,飞瀑泻银,山光岚影,独具风采。古代许多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如杜甫、王安石、陆游、文天祥等人都曾游历过庐山,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图18)

图18庐山秀峰

鄱阳湖北部出江口有一突出的山峰,它依江临湖,树木葱笼,山上亭台殿宇,气势雄伟,这就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游览胜地石钟山。据说,石钟山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水经》:“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彭蠡”是鄱阳湖的古称,至于石钟山的来历,则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相传,玉皇大帝在建造凌霄宝殿的时候,指派大力士筹办两个石钟。大力士寻遍三山五岳,找到了两座形声如钟的石山,当即挑回天宫。途经鄱阳湖口,挑山的扁担断了,两座山一齐落在湖口,一上一下遥遥相对。上边的那座即滨临鄱阳湖的叫上石钟山,下边的那座即滨临长江的叫下石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里。两山虽小,但风景诱人,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秀丽景色。“两钟秋月高,一碧湖光渺。”石钟山以它独特的风姿,雄伟的气势,吸引着过往的游人,置身其间,大有漫游蓬莱仙岛之感。其中,又以下石钟山更著名,其山形似巨钟覆罩,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微风拂浪,水石相击,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当年苏东坡路过湖口,月夜泛舟,与其大儿子苏迈泛舟畅游石钟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


……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人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苏东坡之后数百年间,写石钟山游记者甚多,但情感之真切、艺术之高超,无人能出其右。


石钟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扼长江,南锁鄱阳,古有”江湖锁钥”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曾在这里操练过水兵;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争雄时,也曾在这里出没过。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亦曾在此大败湘军水师,迫使曾国藩投江欲自杀,史称“湖口大战”。(图19)

图19石钟山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两省,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亿立方米,它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个部分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东洞庭湖是洞庭湖水域中最宽阔的一个,湖面达1091平方公里。洞庭湖的北边叫湖北,南边叫湖南,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水库,起着“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的作用,使奔腾无羁、犹如烈马的洪水能在此安静下来。
洞庭湖的湖名源于湖中的“君山”。民间传说,君山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称为“洞府之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为洞庭湖。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洞庭湖在地质构造上属江南古陆背斜构造的一部分。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湖区发生断裂陷落,在今湖南省南县和华容县境的两侧陷落为东西二湖。到距今约200万一60万年间的第四纪初期,湖区又普遍下沉,湖盆继续扩大,东西两湖连成一片。在周代、秦代以前,洞庭湖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它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900里。汉代时,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洞庭湖则处于长江以南。晋代时,人口南徙,人们开始在江湖上筑堤束水垦殖,这样长江与洞庭湖才逐渐分离。南宋时,由于北方为外族所侵,汉族人口又一次大量南迁,他们在洞庭湖畔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湖面逐渐缩小。洞庭湖在公元1825年时面积尚有63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现在面积的两倍半,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淡水湖。道光《洞庭湖志》第二卷就曾记载道:“洞庭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但公元1825年长江之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后,大量泥沙随江水从四口入湖,湖盆内先后出现了不少沙洲,将一个完整的洞庭湖分割成东、西、南三部分,使湖面日渐缩小。建国前后,由于泥沙淤积量大增,人为围垦过甚,到1977年时洞庭湖的面积急剧缩小到只有2740平方公里,这样,第一大湖的美名就拱手让给了鄱阳湖。洞庭湖各时期湖泊面积、容积变迁表(8)

(8)王洪道、窦鸿身、汪宪■  张立:《我国的湖泊》,第38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
│    年    份    │1825  │1896  │1932  │1949  │1954  │1958  │1972  │1977  │
├────────┼───┼───┼───┼───┼───┼───┼───┼───┤
│  面积(平方公里)│6,300│5,400│4,700│4,350│3,195│3,141│2,820│2,740│
├────────┼───┼───┼───┼───┼───┼───┼───┼───┤
│  与1958年面积  │      │      │      │      │      │      │      │      │
│                │  191 │  172 │  150 │  138 │  125 │  100 │  89  │  87  │
│    比较(%)    │      │      │      │      │      │      │      │      │
├────────┼───┼───┼───┼───┼───┼───┼───┼───┤
│  容积(亿立方米)│      │      │      │293.0│268.1│210.2│188.0│178.0│
└────────┴───┴───┴───┴───┴───┴───┴───┴───┘

要论洞庭胜景,首推位于东洞庭湖畔的岳阳楼。
岳阳楼座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旧城上,它与湖北省武昌的黄鹤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江南三大名楼。这里据传原是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代开元年间,曾任中书令的大文豪张说因故被贬到岳州,就在鲁肃阅兵台上建一楼阁,这就是岳阳楼。由于张说擅长文辞,被世人奉为“燕许大手笔”,因此岳阳楼上常会聚了一些怀才不遇或遣忧排愁的文人骚客。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也曾先后登楼赋诗。“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这是诗仙李白给岳阳楼留下的名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圣杜甫留给岳阳楼的佳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刘禹锡登楼望湖赏月的绝妙感触。不过,使岳阳楼名声更振,被后世评为“文因景成,景借文传”的则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图20)

图20岳阳楼

范仲淹是受朋友滕子京之托而写《岳阳楼记》的,他以寥寥数语把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场面、磅礴宏伟的气势、四时更替的变化以及人们触景生情时的心理感受,以极其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文笔艺术地再现出来。尤其是他在该文中提出了仁人志士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借洞庭之景抒发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儒胸怀,正与长江那宽能容纳百川、柔可九曲回肠、坚能摧山裂石、强如蛟龙出渊的性格相契合,堪称千古绝唱。
太湖是由于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形成的,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的低洼地带,西边紧接天目山余脉的低山丘陵,距东海不到100公里,湖泊面积2425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震泽之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地理名著《禹贡》:“三江既人,震泽底定。”笠泽之名则始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吴为泽国,其薮具区,其浸五湖,又曰震泽,曰笠泽,即今太湖也。”太湖约形成于距今6000多年前。由于古长江和钱塘江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地段不断淤积,形成了沙嘴。两大沙嘴又相对延伸,合成一大海湾,再经过潮汐沙浪的长期堆积作用,海湾与海水隔离变成泻湖,再淡化而成。在长江三角洲不断东扩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来的泻湖不断分化为一系列的小湖群,如历史上的芙蓉湖群、菱湖湖群和现今的洮■湖群、阳澄湖群、淀泖湖群等,其中的主体则是太湖。(图21)

图21太湖

太湖山清水绿,风光绮丽。娟秀妩媚的湖光山色,使千百万游客迷恋难舍、流连忘返。从三面环山的洞庭东山,到烟波浩淼、气势雄伟的无锡鼋头渚,湖山宛如一条起伏的翠龙,拥抱着太湖。举目看去,万顷太湖,银光闪闪,碧波如镜,层峦迭峰,郁郁葱葱,犹如一幅彩色的天然画卷。
太湖属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水域形态宛如佛手。湖泊长68公里,平均宽33.5公里,平均水深2.1米,最大水深仅3.33米,蓄水量为51.5亿立方米。湖泊中岛屿较多,有48个,占湖泊面积的4.7%。最大的岛为西洞庭山,面积为62.5平方公里,其上的缥渺峰海拔336米。其余各岛的高度皆在60米以下,且大多分布在西洞庭山周围及北部沿岸地带,面积在0.05—0.5平方公里之间。这些小岛形状千姿百态,隐现于水面,湖光山色,钟灵毓秀。其中,鼋头渚当属“老大”。它是江苏无锡市郊区伸入太湖中的一个半岛,因酷似鼋头而得名。进入鼋头渚公园,但见通幽曲径,回廊荷池,丛林花圃和亭榭楼馆。
站在鼋头之上眺望太湖,只见湖水茫茫,水天一色。若大海般辽阔的湖面,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滚滚。小岛山峰若隐若现,风帆点点,似息似行。湖岸边,有许多有趣的石山,坐在上面可以静观惊涛拍岸,聆听大自然有节奏的天籁之音。鼋头的东侧,在一处突出湖中的断壁上,刻有“包孕吴越”四个遒劲的大字,把太湖横无际涯、跨越江浙的辽阔气势形容得十分贴切。难怪郭沫若由衷而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太湖不仅景色美丽,物产之丰也闻名天下。由于湖泊水质好,饵料丰富,极有利于鱼类和甲壳水产动物生长。太湖鱼类约有101种,主要经济鱼类有30余种,银鱼、白虾属太湖名产。这里产量最高的是梅鲚鱼,其次是鲤、青、草、鲢等鱼类,鱼产量每年达数十万担。此外,太湖平原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都超过20亿斤。除盛产粮食和鱼类外,太湖平原各种土特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有桑蚕、茶叶、柑桔、枇杷等等,白沙枇杷、水蜜桃更是闻名全国的特产。



2.2

多样性气候

长江流域广袤千里,气候也就多种多样。有的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有的地区则一年一景,如四季皆冬的江源地区、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尤其令人拍案称奇的则是在同一季节里,流域内竟集聚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让人深深地感受了大自然的威力和魅力!

2.2.1

四季之歌

长江流域的纬度相当于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在后两个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境内到处是茫茫“沙海”,景色非常荒凉。而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受到强大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副热带高压的作用几乎被淹没和抵消。因而,长江流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雨水丰沛,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区。全流域有亚热带季风区12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除此而外,主要气候类型还有西南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东亚热带季风等。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四川中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都在30℃左右,最高温度可达43.7℃。沿江的重庆、武汉和南京是有名的“三大火炉”。夏季亦为长江流域的雨季,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90%。亚热带季风区内,最冷季节多年平均气温0℃左右。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等由于北有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冬季较温和,作物可全年生长;青藏高原东南部、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的部分地区,属于西南热带季风的影响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温差较小而日温差较大,如昆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9.5℃,最热月平均为20℃,年温差只有11.4℃,而1月份平均日温差却达14℃,故有“春城”之称。青藏高原区气候具有风大、气温低和空气稀薄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在O℃以下,极端最低在—40℃以下,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为多年冻土区,冻土度可达100余米。江源地区,则是四季如冬。
长江流域降水以降雨为主,年降水量随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地形部位变化很大,具有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江源区降水量仅250—500毫米,金沙江区间为600—900毫米,下游三角洲地区降雨则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降雨一般是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山地大于平原和盆地,山峰大于河谷。如川中盆地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而盆地西缘的峨眉山则达2000毫米以上。由于季风进退的时空差异,各地雨季开始有先后之别,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开始于三、四月份,随之逐渐向西北移动,十月以后全江雨季结束。下面就以湖北省为例,具体分析一年四季的变化。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四季情况迥异:
春季(3—5月):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干气流在此交替频繁,冷暖气流的南来北往,使该省春季天气变化剧烈,冷暖无常。春季气候的特点主要是:气温回升快且升降剧烈。入春以后,该省气温回暖明显,4月份的平均气温,北部升至15℃,南部在16℃左右,比2月份高出11℃一12℃。清明前常出现一段高于12℃的晴朗天气,有利于春播。4月下旬,气温普遍升至15℃一20~C以上,喜温作物进入积极生长期。但是,春季冷空气活动较多,在冷空气袭击的几天内,常出现降温阴雨天气。冷空气过后,天气迅速回暖转晴,隔几天冷空气又可能再度侵袭,气温又由暖变冷。这种忽冷忽暖的天气,在3—4月份是经常出现的,所以民间有“春天孩子
面,一天遭三变”的谚语。入春以后,各地雨量普遍增多,4月份的平均雨量与2月份相比,北部增加80毫米左右,南部增加100毫米。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春季是全年降水天数最多的季节,有时连旬密云遮天,细雨绵绵,4月份的平均雨日有12—14天,1964年更达创纪录的20余天。谷雨节气若出现7—10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对棉苗、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大。鄂北和鄂西北地区,春雨连绵,但春旱的机会,反比其他地区为多。因春季冷
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天气尤多,风力等于或大于5级的大风日数,以江汉平原为最多,尤以汉江中游河谷地区为甚。钟祥县1955年3月份大风天竟达18天,1963年4月份也有10天的记录。
夏季(6—8月):该省初夏(6—7月上旬)和盛夏(7月中旬一8月)季节,由于环流形势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天气特征。
初夏雨量集中,鄂东梅雨显著。4月份以后,随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西移及蒙古高压的减弱、北缩,南方海洋气团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并逐步向北推移,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与它相交,迫使暖湿的海洋气团上升,从而造成我国大范围内的大规模降水。暖湿的南方海洋气团与冷干的北方大陆气团相交的锋面叫“极峰”,是我国下半年降水的主宰力量。6月中旬一7月上、中旬,它移至长江中下游,并在此相对稳定,形成降水特别集中的时期。武汉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一个月内,平均降水量达260多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气温只上升了3%左右。
盛夏雨量锐减。7月中旬开始,极锋及雨带北移,华北地区雨季开始,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结束。这时该省受稳定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与梅雨期绝然不同,以晴热少雨为主,日平均气温各地均处在28℃以上,日最高气温多在32℃以上。河谷、平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甚至可超过40℃。在盛夏高温季节,每到夜间风力微弱,加上平原地区水面大,蒸发旺盛,夜间空气湿度增大,故往往使人有闷热之感。但在鄂西山区,盛夏季节仍然很凉爽,若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则全无炎夏之感。此时,该省主要粮棉产区的降水量都显著减少,8月份的降水量多低于50—100毫米。这时日照强、气温高、蒸发大,容易发生干旱现象,因这时正是三伏时节,故通常称为“伏旱”。若此时出现20—30天的早期,加上前期梅雨结束过早,乃至空梅,伏旱期就会更长,甚至有超过50天的。
秋季(9—11月):它是夏季风向冬季风的过渡季节。9—10月间,我国低空气流变化急速,由于蒙古冷高压势力增大,冷高压前锋已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风基本建立。该省具有气温下降快以及鄂东秋高气爽、鄂西秋雨连绵的天气特点。一般而言,8月下旬该省还处在晴热天气里,日平均气温尚保持在27℃左右,但到9月下旬,气温会急骤降至20~C左右,时间只差一个月,气温却下降了7℃。9月以后,蒙古冷高压已伸至该省,寒冷气流席地而来,但在高空,副热带高压并没有完全撤退,所以地面冷空气之上,重叠着高空暖气团,空气下冷上暖,故气候稳定,使得该省平原地区和鄂东地区秋高气爽。但在鄂西山地,情况完全不同,这里地势高峻,地表粗糙,不但有众多的山岭,而且有不少深谷,入秋后还有大量暖气流残留在山谷盆地之中,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之相交,从而造成云雨天气。这个过程也常因地形的阻隔而相持时间较长,因而造成秋雨连绵。鄂西山地与四川、云南、贵州一起,同属我国著名的秋雨区。
冬季(12—2月):冬季为蒙古冷高压的鼎盛时期,该省经常处在于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是全年气温最低和降水量最少的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常常沿着汉江谷地侵入江汉平原,所以江汉平原的冬季气温较低,最低零下6—8℃。同时,该省冬季少雨,一般只占全年总雨量的10%左右,为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例如该省主要粮棉产区降水量只有100毫米上下,南部约150毫米,北部只有50毫米左右。此外,该省冬季虽然寒冷少雨,但严寒期一般不长。夏收作物此时正好又处在停止生长和生长缓慢阶段,需水量少,抗寒冷能力较强,所以作物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2.2.2

“高处不胜寒”

长江流域的冬天寒气逼人,多数地方雪花飘扬,一派银色世界。就是在盛夏酷暑,一些高山峻岭也是气温低下,寒冷异常,譬如江源地区。(图22)

图22江源地区

江源地区因地势高峻,气温很低,四季如冬,而且忽阴忽晴,忽风忽雪瞬息万变,这里年平均气温为—4℃,冬季最低气温在—40℃以下,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河流成冻,大地冰封,历时七个多月。就是在7—8月份,白天工作也离不开鸭绒服和皮大衣。7月下旬盛夏时节,据1978年江源考察队员在沱沱河源头宿营地实测,帐篷里夜间温度为-10—-8℃,清早起来,尼龙登山帐篷的门帘往往被大雪封住。中午,沱沱河源头的水温,也在0℃以下,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气温才能达到O℃以上。此时,冰雪稍作消融,河水稍有流动,但到了夜晚,又是“千里冰封”的情景了。
江源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85%的降水集中在5—9月,而且以降雪为主。根据气象统计资料,沱沱河沿多年平均降雪期,从8月16日开始至第二年的8月1日结束,长达350天之多,长江中下游的7月往往是大雨滂沱,而沱沱河却飘着鹅毛大雪。温度相差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如此,由于风大天寒,树木难以生长,惯于在树上筑巢的小鸟,也只好借助于老鼠的地穴生存,形成雀鼠同居的自然生态。由于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仅为海平面气压的60%,空气含氧量也只有海平面的57%,所以初临江源的人,常因不适应缺氧的空气而普遍发生各种高山缺氧反应,无怪乎这里人迹罕至,有人甚至把它划为“无人区”了。就拿长江第一镇沱沱河沿来说吧,尽管有沱沱河水的调剂,这里在唐古拉山地区气候还是最温暖的,但年平均气温也在—4.2℃,年平均气温最高也仅8.1℃。(图23)

图23江源考察

实际上,江源地区是一块罕见的宝地。除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珍贵的矿产,如水晶、黄铜矿以外,不畏严寒的动植物到处可见。盛夏,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血红色的杜鹃、天蓝色的龙胆、白色的点地梅……真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在各种花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雪莲花了,绿色的茎叶和花朵上,密披着一层白色绒毛,一簇簇花蕊聚在一起,活象一朵朵小小的向日葵。它迎寒斗雪,花开冰川,神态高雅脱俗!这里也是适应高寒、干旱气候动物的乐园。由于人迹罕至,它们不受外界干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在这里生息、繁衍。成群的野驴、黄羊、藏羚、野兔、狐狸、旱獭、大哈熊以及飞翔在蓝天的雪鸡、云雀等,在该地随处可见,特别是白唇鹿、黑颈鹤、野牦牛等,为我国所特有,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的还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河湖中还有我国长江上游特有的单列齿鱼及裸裂尻鱼。(图24)

图24江源地貌


2.2.3

“梅实迎时雨”

梅雨是每年6、7月份出现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乃至日本南部这一东西带状区域的一种特殊的连阴雨天气。由于这种特有的气候现象往往出现于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季前,其雨量是否正常,关系到土壤水分和水稻收成,因此,从古至今,国人都非常重视对梅雨各方面情况的研究。
“梅雨”一词最早大概见于汉代文献,《太平御览》卷970引汉应劭《风俗通义》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又有霖霪,号为梅南,沾衣服皆败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亦云:“梅熟时,雨,谓之梅雨。”明朝著名农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引《风土记》云:“夏至前,芒种后,雨曰黄梅雨。田家初插秧,谓之发黄梅,逢壬为是。”唐朝著名“茶博士”陆羽《茶经》也有“江南梅雨”语。而把梅雨的地区和时节说得最明确的,是宋朝陆细的《埤雅》:“江湖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李时珍《本草纲目》谓:“梅雨或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另外,在历代诗人的吟咏中提到梅雨的也很多。从古时的许多描述中看,梅雨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1)出现地区在江湖两浙和江南、淮河流域。(2)出现时间在农历四、五月;节气在芒种、夏至间;物候期在梅熟时。(3)关于降雨,有的说是“霖雨连旬”,表示雨量多、时日长;但也有说是细雨、轻雨的。(4)天气多变,有的说是“半湿半晴”、“乍云却阴”;谚语则云:“黄梅天,日多几番颠。”(5)湿度高,“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这些认识与根据近代气象观测资料对梅雨的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关于梅雨的地区范围,主要是“江南”一词不明确。唐朝以后,“江南”的含义几乎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和南岭山脉以北的全部地区,这一点与近时的概念不一致。近年来的研究者多认为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干流两侧的现象,不包括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南部地区。(11)

(1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第85页,科学出版社,1984年。

梅雨期间的天气,具有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日照少、升温缓慢、地面风力弱等特点。它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每年4月以后,随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移和蒙古高压的减弱、北缩,南方海洋气团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并逐步向北推移。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与它相交,迫使暖湿的海洋气团上升,暖湿的南方海洋气团与冷干的北方大陆气团相交的锋面叫“极锋”,它是我国下半年降水的主宰。每年4月底一5月中旬之间,极锋在华南沿海地区登陆,5月中旬一6月上旬,在南岭以南地区摆动,6月中旬一7月上、中旬移至长江中下游并在此相对稳定,形成降雨特别集中的时期。
梅雨期间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即旱梅雨、典型梅雨和空梅。旱梅雨表现在雨带,于5月下旬已北跃到长江流域一带;典型梅雨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空梅表示6—7月间没有出现梅雨,雨带从华南一下跳到黄、淮河流域。
至于入梅和出梅的平均日期,根据近数十年气象观测资料,入梅平均日期在6月中旬末,出梅日期在7月中旬初,但实际上入梅、出梅日期逐年变动非常大。入梅最早在5月末,最晚在7月初,出梅最早在6月中旬,最晚在8月初。
另外,梅雨期中的总雨量各年之间也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即使同是在一次梅雨天气过程中,各地的雨量分布也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仅出现蒙蒙细雨,有的则出现暴雨,或一天雨量达200—500毫米的大暴雨。在极端情况下,有的地方还可能出现几天中总雨量上千毫米,造成十分严重的局部洪涝。
建国以来最突出的就是1954年,武汉的梅雨期长达53天,降水量达900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80%,而且大雨和暴雨也占全年的80%,造成建国后的一次特大洪灾。在反常的年份里,有时也会出现梅雨来得晚、去得早的现象,在这种年份里,梅雨偏少,甚至出现“空梅”,大雨带由华南直接跳过长江中下游飘到华北,结果造成长江中下游省份严重干旱,如1972和1978年,都是湖北省的大旱年。

2.2.4

火炉熬煎

在中国,夏季最热的不是纬度靠南的海南岛和广州,而是处于我国北疆的吐鲁番盆地。根据我国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极端最高温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历史上吐鲁番曾创下了日最高气温47.8℃的全国纪录。在1953—1956年这两年的7月24日也都出现过47.6℃的高温。1965年7月,吐鲁番民航机场还曾观测到目前我国的极端最高气温  48.9℃。不仅如此,我国7月平均最高气温也以吐鲁番为最,达40℃。我国最热旬平均气温也以吐鲁番最高,该地从6月上旬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7月上旬到8月上旬均在32℃以上,其中7月下旬最高达到33.2℃。我国酷热日(最高气温≥40℃)数最多的地方也还是吐鲁番,平均每年有38.2天之多,其中6月下旬到8月中旬,每10天中总有9天以上最高气温超过40℃。传说古代吐鲁番的县太爷在盛夏季节是坐在水缸里办公的。吐鲁番之所以能获得上述几项气温“冠军”,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干旱,天上无云,太阳光的热量在到达地面前损耗很少,地面无水分供蒸发,到达地面的太阳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增温地面,而发烫的大地又把高温源源不断地传给了大气;其二,吐鲁番又是一个盆地,太阳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就好像“热锅底部”一般。
不过,我国夏季大面积炎热的地区却不是吐鲁番,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最高气温≥35℃的炎热日数普遍都在20—30天以上,堪称一个“大火炉”。例如,湖南衡阳炎热日数达46.3天,浙江丽水达45.8天,江西贵溪为44.4天。南京、武汉和重庆的炎热日数分别是:17.1天、11天和33.8天,被称为长江沿岸著名的“三大火炉”城市。此外,我国最热旬平均气温除吐鲁番最高外,排行“老二”的就是长江中下游流域了。以7月下旬为例,四川开县最热为30.5℃,江西贵溪、波阳最热30.4℃,南昌最热30.3℃,湖北黄石30.2℃,九江、株洲、衡阳均为30.1℃,等等。而我国南方极端最高气温要数山城重庆,达44℃,南京和长沙也曾达到43℃,仅比吐鲁番极端最高气温记录48.9℃少5.9℃,已大大超过酷热日气温。
夏天,长江中下游不仅气温很高,空气湿度亦很大,汗水蒸发慢,人体利用汗水蒸发来降低体温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这里的夏季显得颇为闷热。在特别炎热的日子里,人们常常汗湿枕席,难以入眠。在没有安装空调以前,许多人深夜乘凉,常常露宿室外。以长江“三大火炉”城市之一的武汉市为例,从傍晚到翌日清晨,在小巷或马路两旁,一排排竹床横陈路面,男女老幼拥着一床毛巾被坦然而卧,俨然酷暑街头一景。



2.3

洪水与泥沙

洪水与泥沙,是与长江相继而生、形影相随的两大毒瘤。人们能战胜洪水吗?泥沙会使长江变成黄河吗?这些问题,一直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萦回不已。

2.3.1

主要来水(12)

(12)此段叙述主要依据石铭鼎、栾临滨等编写的《长江》中“主要来水河流”一节,该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

长江水势浩大,水量充沛,其流域水资源总量约为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径流除部分由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外,主要由降水形成,因此长江干支流枯水与洪水的季节变化基本上与降水的时空规律一致,通常每年5月入汛,7、8月份进入主汛期,到10月间洪水逐渐消退,汛期长达半年之久。各支流入汛时间前后不一,上游一般比中下游要晚。从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地区组成来看,干支流汛期水量约占年水量的70%;宜昌以上年径流量接近长江年径流量的50%,其中汛期径流则占全江的54%,无论枯水洪水,长江上游来水都是本流域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江的众多支流中,直接入江、水量较大的河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和赣江,这八条河流的年径流量都超过了黄河。从分布上看,它们位于长江的上游和中游。
雅砻江是长江金沙江段的主要支流,其年径流量占金沙江总径流量的40%左右。雅砻江流域森林密布,植被良好,有面积广阔的大片雪山,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约占河川径流的一半。除雅砻江外,金沙江的径流来源还有普渡河、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等主要支流以及江源的三条河流:沱沱河、当曲河、楚玛尔河,这些径流量合计起来接近金沙江径流总量的20%。另外,金沙江两岸众多的小支流和溪涧构成了其余约40%的径流。总的看起来,金沙江段的径流较稳定,这是因为金沙江上段和江源地区降水量偏少,其河川径流主要由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构成,只有在金沙江下段水系出现暴雨时,才会形成洪水。
岷江、嘉陵江、乌江是长江川江段四大支流中的三个。无论是在枯水期还是在洪水期,川江在长江径流组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川江的一些支流处于我国暴雨集中地区,暴雨使江水猛涨可以造成重大的洪水灾害,所以长江历史上的许多大洪水都与川江洪水有关。一旦川江支流洪水与金沙江洪水相遇,长江宜昌河段就会出现特大洪峰。
岷江是川江四大水系中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所有支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岷江上游干寒少雨,河川径流主要以地下水和冰雪融水为主,中游则处于川西暴雨区,水量大增,其中绝大部分水量来源于大渡河。在长江各支流中水量仅次于岷江的是嘉陵江,其上游在川、陕、甘少雨区,故近80%的径流来源于嘉陵江中下游干流区间和涪江、渠江,其中渠江流域面积大部分在川东暴雨区内,年径流量占到嘉陵江总径流量的30%左右。川江水系中水量占第三位的是乌江,它的水量在长江八大支流中居末尾。乌江流域的支流多是流程短促的山溪性河流,水源较为分散。与岷江、嘉陵江相比,乌江的流域面积要小得多,流域内少有暴雨,特大洪水少于上游其他大支流,雨季也稍早,故其洪水很少与别的支流洪水相遇。
洞庭湖水系、汉江水系、鄱阳湖水系是长江中游的三大水系。在长江入海的水量中,中游水系约占其中的一半,而中游水系总量的近90%来自于上述三大水系。长江的八大支流中有一半在上游,另外的湘江、沅江、汉江和赣江四大支流则都在中游的三大水系中。(图25)

图25洞庭湖

湘江是洞庭“四水”湘、资,沅、澧中水量居第二的支流,流域面积内雨量充沛,但因其流域偏南,其洪水与其他支流相遇的机会较少。沅江年径流量仅比湘江略多,可洪水年多,洪水也大,是洞庭湖汛期洪水最主要的来源,它与资、澧二水分别位于雪峰山和武陵山两侧,洪水径流较易遭遇,同时沅江的主要来水支流酉水一带与鄂西南、川东南暴雨区临近,由此沅江洪水与川江、清江洪水相遇的机会也比较多。
汉江流入长江的水量在八大支流中数第七位。汉江上游的降水量偏低,但由于其支流特别发育,降雨后能迅速汇集到一起,容易形成汉江上游洪水。汉江的径流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安康以上的众多小支流,二是安康至丹江口之间的寻河、夹河等支流,三是南河、唐白河、蛮河等支流。因丹江口以上来水量大势猛,洪水无法从中下游河道安全下泄,故两岸平原经常出现洪水灾害,特别是汉江和唐白河洪水相遇的年份,洪水的威胁就更加严重。
赣江是鄱阳“五水”中水量最大的支流,占到鄱阳湖入江水量的一半。赣江径流来自武夷山、南岭、罗霄山、幕阜山等多雨区,其支流特别多。虽然赣江的河川径流分散,但因各支流同属一个雨区之内,还是相当容易汇集成干流洪水的。鄱阳“五水”中的其他四水是抚河、信江、鄱江、修水,因鄱阳湖的地势略高于长江,只接纳赣江等五条支流的来水,仅在长江汛期水位抬高后,才有江水倒灌入湖。
长江下游在整个长江来水中所占比例极低,其各支流年径流量的总和还赶不上八大支流中的任一支。这主要是因为下游流域面积甚小,又多为平原湖区,不利于河流发育,所以长江下游两岸的支流都源近流短,水量有限。在众多的支流中,较大的有发源于大别山在安庆上游入江的皖河、发源于黄山在芜湖入江的青弋江、发源于天目山区在当涂入江的水阳江、发源于合肥以东在仪征入江的滁河以及巢湖水系、太湖水系和黄浦江。这些河流在到达平原湖区以后,曲折蜿蜒,交错纵横,编织出密密麻麻、令人目不暇接的水网区。

2.3.2

“人或为鱼鳖”

长江以其甘美的乳汁哺育了流域内的数亿中华儿女,是沿江各族人民崇拜、敬仰和爱戴的母亲河。但是,浩荡的江水也可能给人民带来不幸和灾难。每逢大汛年,洪水就象恶魔一样在流域内逞凶肆虐。人们的防护稍有不周,无数生命财产即会毁于一旦。根据历史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11年的2000多年时间里,长江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其中,元朝以前为平均10多年一次,明朝每9年一次,清朝平均5年一次。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连续发生了两次较大的洪水。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9万立方米/秒和10.05万立方米/秒,枝城站两次均为11万立方米/秒。1921年以来,发生较大洪水11次,每6年发生一次。如1931年长江大水,干堤决口300多处,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江汉平原一片汪洋。其受淹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5万,其中14.5万人葬身江底,灾情涉及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六省。灾情最严重的是湖北省,全省70多个县中就有50多个县遭灾,洪水涌进了武汉市,“市镇精华,摧毁殆尽”。武汉关最高水位达28.28米,全市水深1—6米,马路上可以行船,商业停顿,物价飞涨,病疫流行。据8月29日当局公布的灾情,武汉三镇被淹321平方公里,受灾居民16万余户,78万余人,无食待赈23万余人,死亡1.3万余人。(图26)

图26重庆海关水尺

建国以来,大洪水基本上每10年一次,而进入90年代的短短8年中,就已发生了4次大洪水,分别发生于1991年、1995年、1996和1998年,平均每两年一次。从1998年6月28日6时始至9月19日晨7时武汉关水位退出26.3米“警戒线”止,历史罕见的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这次共持续了83天零1小时,仅比1954年那次少17天。这次连续出现8次大洪峰,6—8月流经武汉关的实际洪量为42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有这样一些特点:全流域都发生大洪水,干支流洪水相遇,形成峰浪相叠的恶劣组合;长时间处于高危水位,沙市至螺山段、武
穴至九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水位均创历史最高。此外,还出现了一个水文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从8月19日21时一20日23时,武汉关水位在29.43米的最高水位上整整停留了26个小时。长江流域在这次洪灾中损失惨重。据水利部组织编写,由权威部门审定的《中国’98大洪水》透露,1998年洪灾中,长江、汉江淹没面积300万亩,死亡1562人,九江大堤一处决口。受灾最大的是湖北省,光武汉市全市受灾人口177.7万人,成灾人口114万人;漫渍或主动扒口民垸69个,郊区县受淹村庄322个,16.6万人被水围困,倒塌民房1.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33.4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50.8万亩,绝收92.24万亩;全市工业企业停产1183家,半停产509家;武汉段被迫封航40余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43.86亿元。
如果从长江各段看,长江的洪水“冲撞”形成“浪打浪”的局面,上、下游较少,主要发生在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这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代政府治理不得力等社会原因外,还有许多自然原因。首先,这里地势低洼,河道曲折,又由于这是多路来水汇合的地方,西有川江,南有洞庭入水,北有汉江,加之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不断被泥沙淤积,面积变小,调蓄作用日趋减弱,更由于沉积作用,使荆江河段成为“地上河”。这样,年复一年,日积月累,长江水面与两岸陆地悬差越来越大,险情也随之增加。在7月到8月大汛的日子里,如果你站在沙市的楼房上,就会发现船只仿佛是从屋顶上驶过。荆江俨然成了地上河,即使是枯水时期,荆江水面也高于北岸地面。真是“荆州不怕起干戈,只怕荆堤一梦终。”据说,过去曾出现这样的情况:白天还是一派丰收景象,可一觉醒来已经是一片汪洋。因此,尽管古人从东晋时期就开始修建荆江大堤,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仍抵挡不住洪水的进攻,大堤屡次冲破。据统计,从1497—1907年的410年里,荆江大堤溃口78次,平均约5.26年一次,(13)

(13)统计数据引《荆江大堤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其中1788年夏天的一次最为惨烈:荆江大堤溃口20多处,荆州城内水深数米,居民被困,只好在城墙上日晒雨
淋,城外更是一望无际的江水,结果死伤惨重,粮食颗粒无收。而1935年夏天的荆江大堤溃口更令人惨不忍睹。据当时资料记载,溃口后,荆州城外大片居民“登时淹毙者几达三分之二。其幸免者,或攀树巅,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鹄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将悉死于饥,并见有剖人而食者。”(14)

(14)转引自中央电视台编:《话说长江》,第22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

为降伏洪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些统治者也做了一些努力。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堤防最早出现在楚国,而荆江大堤则始建于东晋时期。当时从荆江北岸开始,只有几公里,到明代嘉靖时期荆江大堤建成时,南岸留下虎渡河口和调弦口向洞庭湖分流。现在,沙市江边还有座宝塔——镇江塔,也叫万寿塔,相传就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他母亲60寿辰时修建的。因为嘉靖皇帝迷信有塔镇水,长江就不会泛滥成灾。无独有偶,清朝乾隆皇帝在1788年荆江大堤溃口后,不但下令把历来由民办的荆江大堤改为官办,拨专款养护,还铸造镇江铁牛九具,分别安置在荆江大堤的险段上,因为他相信这一迷信说法:“蛟龙畏铁,又牛属土,土能治水,是以制造铁牛肖形,用示制镇。”当然,这种迷信的做法是阻挡不了洪水的。结果,洪水照样恣意横行,人民生命财产照样损失惨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防洪和堤防建设,经过50年的努力,长江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已基本建成较为完整的堤防体系,已兴建、改建和加固了长江3100公里的长江干堤。它西起湖北江陵县枣林岗,东到上海,纵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六省市,主要包括荆江大堤、武汉市堤、黄广大堤、同马大堤、无为大堤等堤段。
不过,仅靠长江堤防是不可能驯服洪水的,因为长江的泄量毕竟有限。如荆江沙市河段的安全泄量只有6.1万立方米/秒左右,而宜昌近100年来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秒的就有22次,1870年更高达11万立方米/秒,城陵矶以下干流和四水汇合洪峰流量,大水年达10万立方米/秒,但城陵矶附近的安全泄量只有6万立方米/秒,湖口附近安全泄量也只有8万立方米/秒。因此,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政府还兴建了分洪蓄洪工程,以便当遇到特大洪水危及大局时,就实施“丢卒保车”战略,开闸或扒口分洪,牺牲局部,确保重点地区安全。
经过长期的努力,沿江各族人民逐渐认识和掌握了长江洪水的规律,并大大减轻了其为害的程度。以1998年洪水为例,长江洪峰一来,流域内的人民在政府组织下就昼夜防守,500多万军民会战长江,100多名将军亲临抗洪一线指挥。总书记江泽民、总理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视察,各级政府和各界支援各种物资,累计折合人民币近20亿元。在湖北省1557公里的长江干堤上,每30米就有一名干部,每10米就有一个党员,每0.7米就有一名群众。在长江洪峰最危险地段树起了2000多块生死牌,涌现出了高建成、王占成、曾祥培等众多抗洪抢险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巍巍大堤,挡住了滚滚激流。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抗洪前线的英雄赞歌。但是,据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的防洪能力目前仍然不高,一旦遇到特大洪水,可能出现毁灭性灾害的威胁仍未解除。长江干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一,洪水量大,而河槽的安全泄量还远远不够。1998年夏天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的逞凶就证明了这一点。其二,长江沿岸和分蓄洪区的经济建设相应地加大了洪水威胁的经济价值。其三,堤防标准普遍不够,险情隐患较多。不少堤防的防洪标准偏低,经常受涝,堤质差,出现险情的可能性也大。他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方案,对症下药,力图彻底降伏长江洪魔。
总之,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只要进行综合治理,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后,配合干、支流无数的水库进行调节,长江沿岸各族儿女完全有能力战胜汛期的洪水,并变害为宝。“人或为鱼鳖”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2.3.3

长江会否变黄河

在我国,若要描述一个人遭嫌疑或蒙受不白之冤而又无法辩白时,常用一句“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来表示其无奈。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它夹带的泥沙太多,黄成了黄河的特征。古老的长江,除夏天浊黄外,其他季节一般流淌的都是诱人的清水。然而,由于上百年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长江水夹带的泥沙量也已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根据有关部门和单位所作的统计资料表明,本世纪50年代,长江平均含沙量为1.17公斤/立方米,到60年代增加为1.21公斤/立方米。目前,长江年平均输沙量为5.14亿吨,占黄河输沙量的三分之一,以致有人惊呼:“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确实,在长年的月积日累中,泥沙已大大缩小了洞庭湖的面积,形成并壮大了长江三角洲……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它接纳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分流,由岳阳城陵矶泄入长江。在起到“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作用的同时,江中的泥沙也使它受到了极大“伤害”,面积不断地缩小。据记载,在公元1825年时,洞庭湖的面积为63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但因长江平均每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达1.79亿吨,“四水”输入的泥沙亦有0.35亿吨,而洞庭湖吐入长江的泥沙仅0.53亿吨。这样,每年平均约1.6亿吨泥沙沉积在湖内。如果把这些泥沙平铺在湖底,其厚度约4厘米,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洞庭湖越来越小,湖水越来越浅,致使昔日汪洋浩渺的6000多平方公里的“内海”,萎缩成今日不足3000平方公里的湖面。
洞庭地区各控制站历年平均输沙量统计表(15)

(15)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08页,科学出版社,1982年。

┌────────────┬────┬────┬────┬───┬────┬────┬────┬────┬────┐
│    名    称            │藕池    │松滋    │太平    │调弦  │湘水    │资水    │沅水    │澧水    │合计    │
├────────────┼────┼────┼────┼───┼────┼────┼────┼────┼────┤
│  年入湖沙量(106立方米) │  80.8 │  39.8 │  15.0 │  3.8│  7.54 │  2.84 │  8.18 │  3.31 │  161.3│
├────────────┼────┴────┼────┴───┴────┴────┴────┴────┼────┤
│                        │    74.76        │    25.24                                              │  100   │
│    占入湖总输沙量(%)  │                  │                                                        │        │
│                        ├─────────┴────────┬───────────────────┼────┤
│                        │    86.4                           │    13.6                             │  100   │
└────────────┴──────────────────┴───────────────────┴────┘
有“富甲海内”美称的长江三角洲,以镇江为顶点,象一把折扇,向东北、东南方向展开,东至海边,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这里,河道纵横,土地肥沃,人口集中,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可谁又能想到,它的形成和壮大是由长江所携的巨量的泥沙填海而成的呢?根据(16)

(16)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08页,科学出版社,1982年。

地质考察和历史记载推断,长江三角洲在有人类活动以前的地质年代里,就曾经历多次海陆变迁。到了距今两三千年时,今天的镇江、扬州一带还是个大海湾,是长江的入海口。随着岁月的流逝,沧海桑田巨变。如今,扬州不仅远离长江口300多公里,而且距长江岸边也有数十公里之遥了。自距今约1万年的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海洋伸展三四十米。泥沙不仅造就了镇江、扬州,也造就了上海,更造就了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总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的崇明岛。它是长江造就的无数个沙洲中的老大,也是世界上由河水泥沙冲积而成的大岛屿之一。据记载,在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崇明岛还不过是两块刚露出江面的小沙洲,名东沙、西沙。岛上只有外地迁来的寥寥几户人家,靠捕鱼、晒盐为生。谁知到了1300多年后的今天,总面积已过1000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图27)

图27崇明岛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长江泥沙在带来“桑田”、陆地的同时,也给流域内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泥沙的淤积严重地影响了长江的航运能力。关于这一点,孙中山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扬子江之泥沙,每年填塞上海通路,迅速异常,此实阻上海为将来商务之世界港之噩神也。”为了降伏这“噩神”,沿江各族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挖泥疏道,栽植树木等,标本兼治,多管齐下,以期收到根本之效。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愿。
那么,长江的泥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据专家的综合研究,其根本原因是流域内森林系统横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所致。众所周知,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森林气候带中部,气候温湿,植物生长快,林木种类多,是我国树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历史上,这里曾经覆盖着密集的森林,维系着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奠定了长江流域发达文化的自然基础。据史籍记载,流域上游的四川省,在元代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中下游沿岸的山地、丘陵地区也是森林广袤,郁郁苍苍。但是,由于对森林作用的片面认识,加之这里交通方便,因而长江流域长期作为我国的主要木材供应基地。在明朝和清朝修筑皇宫时,就曾大肆砍伐本区的松杉、竹木,使森林资源损失过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尚存20%,只有较为封闭的川西地区仍达4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对长江流域的用材林、经济林进行了一定建设,但经过50年代的“大炼钢铁”和60年代的“以粮为纲”的垦殖运动加之长期未能禁止乱砍滥伐,现在全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9.6%,四川省则骤减到12.5%,而江苏省现有森林覆盖率仅为3.4%。
长江流域森林的严重破坏造成了一系列具有威胁性和灾难性的环境变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据1957年统计,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共约3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1%,多年来虽经综合治理,但由于边治边破坏,估计流失面积仍有20%左右。如四川省,5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为9.4万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38.3万平方公里,占该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该省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多达6.8万吨,相当于500万亩耕地上每年被刮去5寸厚的表土,损失的氮磷钾肥近60亿吨,比全省每年施用的化肥还多。江西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从50年代的6%增加到80年代的23%。长江夹带的泥沙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据有关专家的最新调查和研究,长江三峡坝址三斗坪到重庆,库岸总周长4500公里,已经勘察到的大小滑坡、崩塌达214处,总体积达13.5—15亿立方米,其中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和特大型崩滑有40余处,主要集中在三峡库段,且活动频率还在不断增加。重庆大学徐宗俊教授在考察中曾亲眼看到,由于江水裹携大量泥沙顺流而下,在经过50多天洪水浸泡后,丰都城一个坡度较为平缓的水泥码头竟堆积了一层厚达5米的泥沙,经水路往来的人们只能沿着用推土机推出来的一条深沟上下码头。(17)

(17)《库岸不稳、库底不爽、库水不洁:三峡面临三道险关》,《楚都市报》1999年4月15日转摘《人民政协报》。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于此可略见一斑。
那么,长江真的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如果我们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长江流域自然生态;如果我们在鼓励发展经济的同时肆意掠夺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解决长江两岸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资源配置,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如果我们不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不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要不了多少年,长江确实会变成第二条黄河。但愿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不会产生一句“跳进长江也洗不清”的俗话。若能长保长江水的清澈可人,则长江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