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蛇山雄峙大江南北,横卧武汉三镇,地处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横贯中华大地的长江,自雪山高原奔泻而来,闯过了三峡险阻,携着波涛,又从武汉斜穿而过。发源于陕西汉中的汉水,千曲百折,也在武汉注入长江。这两条江河巧妙地将武汉切隔成三个部分,长江东南岸为武昌;长江西北岸为汉口、汉阳。古时汉口和汉阳是毗连一起的水曲荒洲,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汉水改道,把汉口和汉阳中间隔开后,形成了武汉三镇。
龟山与蛇山,是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山峰,这里山林秀美,古迹星布,更有连接龟蛇两山的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为通途。在龟蛇二山远眺辽阔楚天,烟雨苍苍;俯瞰“人烟城郭”,“夹岸回环,沙鸟风帆,与波上下”,与两山间的月湖、归元古刹、黄鹤楼等众多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彩色画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3.1
龟山
龟山古名翼际山,又名大别山、鲁山,在武汉汉阳城北,位于与武昌蛇山夹江对峙,形成“龟蛇锁大江”的自然景观。《汉口竹枝词》曰:“亭烟驿雨水迢迢,长送征帆逐暮潮。隔岸有山名大别,劝郎休去折柔条。”它前临长江,北带汉水,威武盘踞,状如巨鼋。相传,大禹治水到此,遇到水怪兴风作浪,双方大战数年,禹王仍未将它降伏。有一日,他俩鏖战正酣,难分胜负,突然一只灵龟从空而降,飞扑到水怪身上,帮助大禹斩杀了水怪,他治水才得以成功。灵龟在此化为一座山,踞于大江之滨。东汉时大书法家蔡邕写下“龟蛇交曰玄武”几个大字,刻于石壁。明代湖北巡抚王俭便将此山名为龟山,把对江的黄鹄山改为蛇山。
龟山上名胜古迹很多,三国时期吴江夏太守陆涣在此筑江夏城,以后历代各有增建,现在这里已是居山临水的龟山公园。山之上下,曾遍布亭台寺院,长碑短碣。现存有禹功碑、禹王庙等,还有鲁肃墓、向警予烈士陵园。山麓边修葺的古琴台、莲花湖虹桥,以及依山傍水新建的现代化宾馆晴川饭店,亦格外注目。享有“万里长江第一桅杆”之称的龟山电视塔,矗立山巅。登临龟山塔,流连在旋转大厅,寥廓天低吴楚,掠过气象万千,珞珈山脉的朦胧,两带江水的波影,瑰丽而幻化、飘逸而翩跹的景色,令人陶醉。(图33)
图33 龟山
13.1.1
禹功矶头
在龟山的东端,怪石嶙峋,直劈江水,它与对岸的黄鹄矶锁江相望,形成长江中游的天然门户,有“天连吴蜀,地控荆湘,接洞庭之混茫,吞云梦之空阔”的气势。古称吴王矶,唐代称吕公矶,相传为吕洞宾吹笛之处。据载“禹导水导山皆经此”,“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后人在此建禹王祠,名为禹功矶。元代建有禹王庙,其后有仿制的禹碑等。
禹功矶上面的山头有一座禹稷行宫,门楣上的碑文,已被水泥涂没破坏,门的左侧墙角一米处尚有一白矶石凿成的带锁石龟,昂首东望,其锁拦腰锁住,龟锁浑然一体,长约1米,重达3吨。民间有“龟断颈,蛇断腰”的典故。
昔日的龟山之上松柏森森,繁枝茂叶。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龟山上栽植有柏树,称之“禹柏”。唐朝时,龟山上曾建有一座大别寺,后又名为太平兴国寺,寺前有参天古柏一株,流传是大禹亲手所种。宋代文学家苏轼游龟山写道:
谁种殿前柏,
僧言大禹栽。
不知几千载,
柯干长苍苔。
元代吴莱的《禹柏图》也反映了禹王植树,以及与治水联系起来的内容。解放后龟山新植的“禹柏”,已是郁郁葱葱,别有景致。
登上矶头,俯视大江奔流,惊涛撞击着紫红峥嵘的矶石,轰然作响,水流湍急,蔚为壮观。
13.1.2
晴川胜景
在龟山东端禹功矶上,历史记载曾是晴川阁遗址,它与黄鹄矶上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为三楚胜地,千古巨观”。明代汉阳太守范子箴创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诗句中:“晴川历历汉阳树”其意而命名。史书载“飞阁层轩,规模宏敞。”有“层台高阁暮云平”之说。在明末亦称晴川楼,是闻名于世的楚地四楼之一(岳阳楼、黄鹤楼、晴川楼、仲宣楼)。清代顺治、雍正、同治年间多次重修,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又进行增修,总督张之洞为之题额并书对联。400多年来,兴废有六、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因年久失修,于1934年中秋节时被狂风吹倒,仅剩下3间平房。
1982年,武汉市政府决定修复晴川阁,维修禹稷行宫,1983年动工,复建的晴川阁主体,既保留了清代末年原型重檐歇山顶、青灰瓦屋面的建筑风格,又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仿木结构,适量增加活动空间和高度,以供游人登高远眺。1986年重建的晴川阁主楼为两层重檐,以回廊、扶拦、藻井巧加装饰,精致而典雅。周围有洗马口、烟波石、楚波亭、八仙洞、千花台等景观与之相配,重现出“小壁临江断,危楼傍水悬”的绮丽风光。
在晴川阁旧址的一侧,还新建起一幢高88.4米的晴川饭店,大门是以四根红色花岗岩立柱支撑的大挑台玻璃门斗,拾阶而上,步入大厅,内侧绕以迴廊庭院,正面进入电梯,直达19层,顶层为空中花园,是极好的观景台。这座饭店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饭店距武汉长江大桥1公里,楼顶高出龟山的天际线,高耸的大厦,临江玉立在苍翠庞大的龟山边,从而在横向的背景下,加上垂直向上的建筑,形成一副景观匀称、布局精巧的构图。
13.1.3
曲桥流水
龟山南麓,是风景清秀的莲花湖,分东、西两湖,中有宽沟相连,每当荷花盛开时,红白争艳,清香四溢,因之而得名。唐代李白贬夜郎途经汉阳时,遇故人尚书张渭,两人夜游莲花湖饮酒作诗。这里山湖相依,青山绿树,投影水中,更为莲花湖增添了魅力。
这西湖之水紧含中部小洲,亭台倒影,层迭隐现,精巧宜人。尤其宽沟上架起的一座曲拱木桥,系建武汉长江大桥时,特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河南开封汴水虹桥结构式样仿建的,秀丽而古粹。东湖内有3座亭子,中间一座呈八角形,左右亭均呈方形,各与九曲桥相连通。此处登临赏荷,殊为惬意。
莲花湖公园又新建起大型水上乐园,是夏季娱乐消暑的好去处,游乐的体育项目有高台滑道、漂流河、儿童戏水池、造浪池等,与周围的龟山湖水、仿古园林建筑构成了一种水上文化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的美景。
距莲花湖不远处的龟山西麓,有座绿瓦白墙红柱的庭园,这便是伯牙抚琴遇知音的地方——古琴台,亦称伯牙台。它北傍月湖,西眺梅子山,苍松翠柏簇拥,精巧园林掩映,流水曲幽典雅。据史书记载:琴台早在公元5世纪“已有之”,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两位音乐大师俞伯牙、钟子期结为挚友而修建的。相传2000多年前,楚国政治腐败,有识之士不能尽其才,俞伯牙担任上大夫,钟子期则隐居山野。有一日,伯牙乘船遇大风泊舟龟山脚下,他在此弹起了瑶琴,优美的琴声时而像玉珠落盘;时而像雨打芭蕉;时而似哀怨的少妇思念着戊边的丈夫;时而似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在倾述心中对国家的忧郁。突然,从龟山顶上传来悠扬的笛声,刹那间,琴声与笛声糅合在一起,引来五彩祥云,百鸟争鸣。因钟子期不仅能识其音律,且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两人由此结为至交,并约定来年在此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没料到子期已亡故百日,伯牙伤心至极,在他坟前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以谢知音,曲终人悲,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这就是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由来。(图34)
图34 古琴台
古琴台的位置,历史上曾有不同说法,据《汉阳县志》载:“古琴台亦名伯牙台,一名碎琴山,在大别山(龟山)尾,相传钟子期听琴于此。”现琴台于1957年进行修复,已成为汉阳工人文化宫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前新辟了琴台路,连接长江大桥与江汉桥。主要古迹和建筑有高山流水馆、琴台方碑、琴台碑廊和印心石屋。据记载古琴台曾经是“层轩累榭,回出尘表,山多平旷,树木翳然,水池清浅,鱼藻交映……桃花流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旷日”。进入琴台公园,前面是彩釉瓦顶门厅,其额书“古琴台”三个大字。“印心石屋”照壁,传为清代道光皇帝所书。再转到曲折精巧的琴台碑廊,现存有“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等碑刻,其门额上的“琴台”二字,传为北宋书家的手笔。里面最大的一块碑刻是清代岭南书法家宋湘的手书,道光年间,宋湘游琴台时,以一束竹叶蘸墨赋诗“琴台题壁诗”,亦称“竹叶书”,其诗曰:“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上,忽而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后人将其诗镌刻成碑,保存下来,1957年重修高山流水馆时,将此字拓下,制成碑额。(图35)
图35 龟山——琴台
高山流水馆绿瓦翘角,红柱瓷栏,主体建筑是单檐歇山顶式前加抱厦的殿堂,金碧辉煌,檐下匾额书“高山流水”四字,堂前有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相传是伯牙抚琴遗址,台之中央立琴台方碑,碑上“琴台”两个正楷大字,传为南宋朱熹拓书,尚无考证。碑的后面记着琴台历史,四周的围栏内侧刻以流云浮雕,外侧雕刻的内容是八仙过海的故事。“伯牙会子期”的大型石雕形神逼真,让人产生联想,结伴至此留影,怀古寄情,寻觅知音的游人,络绎不绝。(图36)
图36 古编钟
13.1.4
三国遗迹
武汉在汉代属于江夏,汉末这里是兵家争斗的要地,曹魏鲸吞江北,孙吴据守江南,形成对峙之势。三镇附近遍布三国遗迹,龟山有“鲁肃墓、关羽“洗马口”,江中有因祢衡《鹦鹉赋》而得名的“鹦鹉洲”,每一处遗迹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龟山南麓有座鲁肃墓,位于凤凰山西端的半坡处。该墓何时建造,从史料中未能查出。相传在汉阳城外凤楼山西北麓发现有一座建安年间鲁肃遗冢,志书仅载清嘉庆年间,汉阳知县裘行恕见“郡城西,有残碑倾于道旁,一古墓紧靠疆界,见碑文始知为鲁子敬之墓……”,于是依原碑文重修,题“吴汉昌太守鲁公子敬墓碑”,咸丰年间该墓又毁于兵燹。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汉阳知府如山又重修,汪家政为之题碑。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知府余肇庆再次修复并立碑,此次拆迁,始发现为衣冠冢。1955年兴建长江大桥时将此墓移至龟山南腰。
鲁肃是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芳名,他家道富庶,乐善好施。因周瑜率兵向鲁肃求粮得助,二人由此结为至交共佐孙权。周瑜病重时上疏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领兵。周瑜死后,鲁肃驻守江陵,后任汉昌太守,统领今湖南湘阴、湖北蒲圻、嘉鱼一带的军政,又一度屯兵江夏,继续与刘备结盟,往返于长江南北,奔走于武昌汉阳之间,直至临终前仍不忘联刘抗曹的外交方针。明代王一翥曾有题《鲁肃湾》的诗句:
烟点石痕生暮雨,林拖岚影隔乡关,
年深野渡旌旗迹,浆打波声两岸山。
既是怀古,又形象地描绘了鲁肃湾(汉阳奓山)的山水之胜。鲁肃46岁在巴邱(今岳阳)病故,葬在城东。也有说他最后死在汉阳。鲁肃墓冢高约1米,直径1.5米。墓前立有石碑一块,另有两块墓志随葬于墓穴之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墓碑被作为“四旧”砸破而除去。现在鲁肃墓前立有鲁肃塑像,并立“吴汉昌太守鲁肃之墓”碑,此处四周草木青翠,幽静肃穆。
在龟山北脚下有个石洞,叫“藏马洞”;洞中有块石头,谓之“磨刀石”;禹功矶的南边有间石屋,称“洗马房”;山南有个口子名“饮马口”,民间传说都是关羽在此留下的遗迹。
13.2
蛇山
蛇山在武昌城内,古代称之江夏山、石城山、灵山、黄鹄山。它像一条巨蛇绵亘蜿蜒伏卧在长江东岸,头临大江,尾插东城,与汉阳龟山隔岸相望,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东吴筑夏口城于其上。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复立县于此。后经历代不断扩建,“数千百年名区胜迹所留遗”,不计其数。
蛇山之上有一座景色壮观,驰名中外的黄鹤楼。其下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地红楼,曾作为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还有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彭刘杨三烈士雕像等辛亥革命纪念物分布在蛇山脚下。名胜古迹有胜象宝塔、陈友谅墓、岳飞亭、抱冰堂、奥略楼、长春观、涌月台以及重要石刻等。
古往今来,蛇山吸引着无数名人到此游览,唐宋很多诗人写诗著文赞颂它的美景,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陈孚、张居正等人先后游赏,行吟作歌。明太祖朱元璋曾登山怀念旧友,孙中山也到这里来议论国事,毛泽东多次亲临蛇山写景抒情,留下诗章《菩萨蛮·黄鹤楼》。
若是早春,登上蛇山,站在“一览亭”观赏武汉的市花——梅花,只见山头的千株梅花竞相怒放,好象五色繁星簇拥在白云阁间。环顾四周,整个北坡已铺满春苔碧草,西岭的樟树、松柏更是葱绿盎然。山南“落梅轩”传来悠悠编钟古乐声,玉石桥的南北一株株梅树争奇斗妍,春风漫起,惹得千枝万花玉臂摇,缕缕清香沁入肺腑,不禁使人想起唐代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沉醉在这春意融入的梅林,感悟香飘江城的蛇山梅花之魅力,别有一番诗意。(图37)
图37 蛇山——黄鹤楼
13.2.1
白云黄鹤
千古名楼黄鹤楼耸峙在蛇山之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命名?众说不一。南朝梁代萧子显著《南齐书》称:“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太平寰宇记》则把登仙之人附会到三国的蜀国丞相费袆的身上,说:“昔费袆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梁代任昉认为:驾鹤之宾,乃荀叔伟而非费袆。在《报恩录》中载黄鹄矶头有一家辛记酒店,一老道常来饮酒却不付钱,店主仍以礼相待。一日,这道人远行时,用橘皮在酒店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对店主说:客人来时,拍拍手,黄鹤就会下来起舞助兴。事实果真如此。此后,辛氏生意很红火。过了10年,这位道人游归来此,吹笛骑鹤消失在云端。辛氏感恩,就建起了一座黄鹤楼来纪念这位老道。民间也有说是吕洞宾来到蛇山,见这里景色很美,就请鲁班在山顶建起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自己骑上鲁班留下的木鹤,飞入白云间,此楼因而得名。
事实上,古时黄鹤与黄鹄相通,黄鹤楼很可能因建在黄鹄山上故名之。其遗址原在蛇山西北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当时的黄鹤楼,只是一个临江的军事哨所。到了唐代,崔颢写的《黄鹤楼》诗篇,吸引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楼名逐渐显赫。据唐代(公元765年)阎白瑾的《黄鹤楼记》,其楼“耸构巍峨,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重檐朱栏,下阁流丹,可谓“楚天胜境”。后来此楼屡建屡毁,“楼之兴废,更莫能纪”。据六朝和唐代文字记载、宋元明各代绘画、清代丝织品图案及摄影图片等史料反映,黄鹤楼的建筑样式历代各有不同,或重檐翼舒,四门朗照;或太楼环廊,高标嶙峻;或层楼连庑,开朗幽胜;或独楼三层,耸天峭地。昔日黄鹤楼轩昂雄伟,瑰丽辉煌,峥嵘缥缈,几疑“仙宫”。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是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因附近失火延烧而至毁。
现在的黄鹤楼耸立在武昌桥头之东,是1985年建成,主楼斗拱飞檐,红墙黄瓦,仿木塔式结构,由72根砥柱支撑起51米四面五层楼,四周有60个“龙头”翘角,角梁前端悬挂一只铜铃,清风徐徐,叮当悦耳。楼的临江高悬由当代书法家舒同书写的“黄鹤楼”匾额,数里可辨;东面是“楚天极目”;南面是“南维高拱”;北面是“北斗平临”。字体大小一致,皆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之手笔。楼的周围配以亭轩、坊台、廊院,组成雄浑庄重,古色典雅的琼楼玉宇。游览至此,大有“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之境地。
13.2.2
咏怀英烈
蛇山上建有很多在关历代英雄人物的纪念地,较著名的有红场、拜将台、岳飞亭、陈友谅墓等。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又名演武厅,原是清军马队的演操场所,后来成为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纪念意义的地方,这里记载了人民300多年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亦称之革命“红场”。
在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38年),这里爆发的绿营军起义,即武昌兵变,在此设立了“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天王洪秀全率太平天国军攻占武昌城,在这里宣讲革命道理,行进军仪式。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革命军政府在此建立。“五四”运动以来,这里是革命群众举行反帝、反封建游行示威和集会活动的场所。1927年3月,湖北省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召开时,曾在这里举行各界群众30多万人参加的盛大庆祝活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反动派把此处变成了屠杀革命者的刑场,不少烈士在此英勇就义。
阅马场的东端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清王朝原在这里准备抵制革命共和,串演预备君主立宪,于1909年建了“湖北省谘议局”大楼。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成功后,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全国起义。解放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座4.8公顷的纪念性广场。场前是孙中山的铜像,他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卓立,仪态庄严而安详。场内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红楼,上层顶端正中是教堂式望楼,颇具欧式古典风格。红楼内陈列着“辛亥革命文物史迹展览”资料,红楼外苍松翠柏,繁花似锦,人们纷纷来此瞻仰首义纪念地。
拜将台是纪念革命领袖人物之一黄兴的,地址在阅马场的南端,与对面的红楼交相辉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疯狂调军进行反扑,形势紧迫,黄兴在危难之中力挽狂澜,从上海赶到武汉,主持军政,革命军政府授予他为战时总司令,并筑台授印,谓之“拜将台”。1928年正式建亭立碑作为纪念。解放前夕,碑亭遭到破毁,直到1955年,地方政府在原址处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红色水磨石纪念碑。其正面是“拜将台”三个遒劲的大字,其下是二行小字“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背面为“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立”款识等。碑文卓俊奔放,隽永苍丽。
在蛇山中部的顶端,原在1937年建有岳飞亭,亦称“岳武穆遗像亭”,为木石结构,一层单檐外展,六角攒尖顶亭,内供一通刻有岳飞半身遗像的古碑,是从岳庙的废墟中发现移置的,上刻有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云南太和(大理)张翼先撰写的四言像赞,可惜此碑已毁。民国时人刘伯绳为此亭撰写一副楹联:“鄂渚波连,拍岸惊天,为洗奇怨莫须有;楚歌声里,撼心动魄,更添壮志满江红。”岳飞在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奉命从江州(九江)率军回鄂州(武汉)驻扎,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偶感》,词的上阙以中原往昔的繁华,来对比如今受蹂躏的险恶形势;下阙表达了挥师北伐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抒发了希望能在胜利归来后重登黄鹤楼的心情。
陈友谅墓在蛇山南麓,环境幽然穆静。陈友谅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领导之一,曾任元帅、平章之职。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他杀害了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次年迁都武昌,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中流箭身亡,归葬于此地。翌年朱元璋来此致祭,亲书“人修天定”于墓前。墓冢依山而筑,左右建有六角形小亭,前立有石牌坊,其正面题书:“江汉先英”,背面题之“三楚雄风”,概括了他英武悲壮的一生。(图38)
图38 东湖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