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的锡惠公园内,两山相依距太湖5公里,京杭大运河在此绕境而过。锡山,为无锡的主山,有“无锡锡山山无锡”之说,广为流传。惠山,九峰九坞,端庄秀美。有关锡、惠两山的传说很多,相传很久以前,云梦泽龙王生有九子,个个顽皮,一天九个龙子在空中见一银光闪闪、光芒四射的锡球,就一齐欢快地在空中踢来踢去,混乱中将球踢落人间,化为一座山,名锡山。九个龙子便也追逐锡球而降落人间,引来漫天大水,百姓遭了殃。锡山脚下有九个勇士,他们带领四乡百姓,将锡山的锡挖光,九个龙子没了兴趣,闷闷不乐,倒地睡着了。这时九个勇士拔去了九个龙子的胡须,于是大水退去,九个龙子变成了九龙山,即惠山。
锡、惠两山历史悠久,此地留下不少遗迹佳话,历代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在此写下了许多瑰丽诗文。据考古发现,锡山南麓是良渚文化遗址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锡山山坡就有先民在此定居。《史记》的第一个“世家”,就是商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他为了让位于兄弟,从陕西的岐,跑到江南无锡梅村筑城建都,后人在此创立了吴国。现存有惠山泰伯殿。到战国时期,楚国考烈王,将无锡一带封于令尹春申君黄歇,据传惠山名景之一春申涧,曾是当年黄歇饮马的地方。南北朝刘宋的司徒右长史湛挺,在惠山东麓建造了“历山草堂”,后改建为惠山寺。唐代茶圣陆羽品定天下名泉后,称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唐宋时建有著名的佛教石雕古经幢,还有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品茶的漪澜堂和李纲宰相建的金莲桥也十分有名。明代以来建有龙光塔、竹炉山房、万卷楼、忍草庵、碧山吟社等。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分别六下江南游惠山。此外还有明清园林建筑艺术典范如寄畅园、愚公谷等。
解放后,当地政府在保护原有名胜古迹、宗祠庙宇等景观的基础上,将周围荒芜的山坡洼地整修改造一新。1981年又新建有杜鹃园、“吟苑”盆景等,还将各处景点修葺一新,成为著名的锡惠风景区。
惠山分明龙样活,玉脊琼腰百千折;
锡山泉止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对锡、惠两山的赞美。远远望去,锡、惠两山,高低错落;峰叠峦秀,林茂石壑;山湖相间,映衬有趣。亭台楼阁,依山傍水,布局精巧。山泉铮淙,飞禽啁啾;古木名花遍野,景色清幽秀丽,端庄綽约两相宜。
25.1
江南第一山
在锡山的西面,有一道起伏蜿蜓的青嶂,这就是惠山,南朝称历山,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山。其山有九陇,俗谓九龙山或云斗龙山。《吴地纪》中称之为“华山”。据《蠡溪笔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常与名士交往,名气很大。后来人们便用慧照的名字命山,称慧山。慧惠相通,惠山之名由此而来。
惠山属于天目山之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最高峰为三茅峰,海拔328.98米,周围约20公里。山陇之形如苍龙缥螭合沓。清帝乾隆视察江南到了无锡,题诗誉之“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
25.1.1
山峰九曲
惠山九峰,一峰一坞,峰峰坞坞都留下名胜古迹和传说。从惠山泉处登山,通过一条800米长,千余级的石路,到达惠山最著名的三座山峰,即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至峰顶后再折向“七十二个摇车湾”,沿“石门”下山。另一条路是沿着春申涧而行,绕过凤鸣谷鸟园向上行。还有一条路是从阿炳墓的南侧往上行,穿过秀嶂亭也可到达山顶。最便捷的线路是乘锡山南麓的旅游索道,坐在空中吊椅上,悠然欣赏沿途山峦云影,倒也十分惬意。
从二泉陆子祠,沿古磴向上至半山腰间,在几块石墩中,有一块大石,酷似一张棋盘,立于道旁,侧面镌刻有“棋石”。相传曾有仙人在此石上悠闲对奕。
这里建有一座亭院,黄石砌成,名半山亭,由院落、平台、旱桥、月洞门组成。亭子面东而立,飞檐翘角。茶圣陆羽在《惠山寺记》中记载:此处原建有望湖阁,“东北九里,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南控长洲(苏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常州),周围一万五千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明代翰林修撰钱仲益曾登望湖阁题诗: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远雁边飞;
分明一片家山景,却忆松间笋厥肥。
远处湖水,粼粼波光,自然野趣,尽收眼底。
再由“半岭松风”拾级向上,至头茅峰。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江阴茅氏三兄弟分别在惠山三座主要山峰之巅,建观修道。头茅峰是惠山的高峰,海拔225米,原有道观“老君庙”,现改为游人休憩处。山门嵌有“头茅峰”三字的石刻,山门南侧刻有篆书“福”字。从头茅峰向西,有一条略有弯曲的山脊石道与二茅峰相连接,漫步山巅石道,左顾右盼,会发现“禄”、“寿”、“禧”“康”等刻石。元末明初,无锡诗人华幼武曾吟道:
山色如美人,
春风来更佳;
幽花发红采,
细草饶青荄。
山巅景色秀丽,这种意境,至今依然存在。
二茅峰的高度为海拔300米,现建有无锡市广播电视转播塔,元代著名文学家邓方原登惠山之巅,写下了“高风吹衣凌险远,太湖渺渺天西南”的诗句。登高望远,“天西南”的太湖更显浩淼,太湖中的马山和惠山遥相对峙。民间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很久以前,太湖里有一条神龙和湖岸上的一匹神马相遇,厮打起来。神龙咬断了神马的鬃毛,神马踢掉了神龙的鳞片。于是结下了怨仇。从此每月初就要恶战一场,导致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冲走房屋,老百姓倍受痛苦。后来,夏禹治水经过此地,他为解救百姓的苦难,在神龙与神马酣战的那天,拔出金鞭,将神马赶入水中受困而难以奔腾;把神龙赶上岸离水而无从发威。从此无锡太平,风调雨顺,成了鱼米之乡。所以,太湖里蹲着的神马成为马山,湖岸上横着的神龙成为龙山,这是惠山的另一说法了。
在二茅峰的南坡蔡龙山上,有一座古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秦观的墓。墓门朝南,内设拜坛、护墙、墓冢,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四字。无锡市内还有秦淮海祠。
在这两峰低凹处的宋坞之上,有个“拔船湾”。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地将所乘的船从惠山顶上拔过去,进太湖入海。惠山中间,竟被八仙的大船压出一个大缺口。在临近三茅峰的松林深处,山脊石道旁立有一块清代诗碑,刻有苏东坡诗句的后半部分: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
穿过东坡诗碑,再往上行就是惠山最高峰三茅峰。山巅上有始建于明代的三宫道院遗址。林岩深处有明代刻石“三吴第一山”。这一带崖陡谷深,青松浓郁,游人立于此顿觉心胸开阔。
25.1.2
石门风光
石门在三茅峰的望公坞,从巅峰沿山路北下,绕过“隐风石”,道路弯弯曲曲,左盘右旋,当地人称之“七十二个摇车湾”。而后渐入怪石峋嶙,乱冈危峙之间。半山间林峦深处,有一排如城墙似的悬崖峭壁,中间有一条罅缝,似神工鬼斧所劈,两石并立如门。石上刻有“石门”两个大字。原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邵宝所书。现存石刻为清末无锡知县廖纶重书。
石门悬崖下,有泉水滴溅,汇成小潭隐藏在一个1.7米长,2米宽的石洞内,叫做“悟空泉”。潭旁有一石径,可通白云洞。洞内供奉着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石像。山石上有“白云深入”、“此乡可乐”等石刻。其下有珠帘泉,遗存在原来的张仙殿废墟上。这里的石壁悬崖,高约4米,下有洞穴、涧道,泉水顺着石门渗透而下,尤以雨后为奇,水流淙淙不绝,碎流如珠,下垂如帘,称为“珍帘泉”。再下行50米处,泉水汇成绿潭,潭壁上有青质石纹,如凤形,故曰“凤泉”。山头另有小小的“飞来峰”,屹立成峰。
石门风光绮丽,气氛神秘,当地百姓有个说法:“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邵宝是古代一位正直的官员,为政清廉,在无锡声望很高,这一带民间还流传着关于他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25.1.3
惠山古寺
惠山寺位于惠山东麓。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建起了“历山草堂”。后来僧人利用这处名胜,在景平元年改称“华山精舍”。梁大同之年,有青莲花育于此山,遂建“大同殿”,改号“法云禅院”。唐朝改称为“惠山寺”。北宋至道二年,赐额“普利院”。靖康年间宋朝皇帝赐给宰相李纲作“功德院”。
惠山寺几经沧桑,屡建屡毁,现在尚存石经幢、金刚殿、香花桥、金莲桥、大同殿、昭忠祠等建筑物。寺院依山势而筑,渐建渐高,气势壮观。
古华山门,为惠山寺的头山门。黄墙壁立,顶端有宝焰明珠,墙头有鱼化龙装饰,拱券门一大二小,中间镌有“古华山门”四个金字。茶圣陆羽在游《惠山寺记》中记载:惠山,古华山也。山门背面门楣上刻有“胜地名泉”四个大字。
山门南北两侧,耸立一对古石幢。南侧为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两幢中间相距10米,分别由15块大小不一的圆形湖石组成。现已被列为江苏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南侧的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是无锡大地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雕艺术。幢身为八棱形石柱,遍刻佛顶尊胜陀尼经。此经由宾僧人佛陀波利译,白鹿山人李端符书。字迹挺秀,依稀可辨。幢身上部为双层八角形宝盖装饰,每面转角处雕有狮首,口衔连珠状璎珞带,中间有雕锦花卉的扁圆石仰莲,雕有坐佛的八角形束腰石柱。幢基为双层八边束腰须弥式基座,幢刻有形态各异的狮子和结跏趺座的佛像。间以承托仰覆莲瓣和栏杆石座。幢顶为八角攒尖顶,檐角上翘,其上置扁圆形石、顶端为宝珠。整个石幢由幢基、幢身、幢顶榫装组成,高6.22米,组合精巧,雕刻精细,充分显示了唐代的艺术风格。
北侧宋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建于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由无锡县万寿乡静安里刘元规等建。幢高6.22米,形制大小和雕刻风格大都摹仿唐幢。但幢身经文为大白伞盖神咒。这种刻咒而不刻经,是宋代佛教流行的作法。1954年冬,整修惠山寺时,石幢部分已残缺,经过初步整理修复,重立于现在这个地方。1989年,由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帮助全面整修,将埋入地下的幢基最下部三层抬高露出地面,使它更加平稳地峙立在古刹两侧,给惠山寺增添了一种苍古庄重之感。
过古华山门,是飞檐翘角的两层古建筑金刚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的殿檐正中高悬红底金字“惠山寺”匾额,字迹刚健遒劲。殿两旁廊柱有晚清无锡知县廖纶所撰对联:“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祠为教孝,寺教忠”。现存为武中奇书。殿后有黑底白字“江南第一山”匾额,是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所书。左右挂有楹联:“地邻五里香塍,楼阁重新,大好林泉,都入画;我爱九峰胜境,溪山依旧,无边风月,更怡情”。唐朝时,惠山寺里有两棵六朝古松,苍翠浓郁,几人合围才可拥抱。元朝末年,大雄殿被毁,两棵六朝松已不复存在。
穿过金刚殿向里,两旁翠柏成行,沿一条大道通向石桥、二山门、日月池、金莲桥,此处环境幽静清雅,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
在金莲池上方,是御碑亭,俗称皇亭。当年地方官为了恭维乾隆皇帝,建造了这座重檐歇山碑亭。亭的正中立有乾隆御碑,高3.4米,宽1.1米,厚0.33米,碑身重达8吨多。碑帽和三层石座,雕刻着工致的云龙花纹。石碑四面刻着乾隆六下江南时留下的有关惠山的诗作。
正面石碑刻的一首诗是公元1751年,乾隆初次来惠山,游寄畅园后写的七律:
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
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
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
阇梨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北面石碑刻的一首诗是公元1757年,乾隆第二次到惠山时所写:
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
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
听松庵静竹炉洁,便与烹云池汲圆。
御碑的南北两侧,还刻有乾隆第五次和第六次游惠山写的诗篇。原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直到1982年初,经复制后重立石碑,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亭额。
大同殿,也叫大雄宝殿,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据《锡山景物略》记载:“大同,梁名;大雄,今额也。佛像、罗汉像、皆奇古。”是惠山寺的主要建筑,屡毁屡建,几经易名。大同殿前,有一棵古银杏树,传说是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寺僧性海栽种。他从山门到殿前两边,共种植18棵银杏,象征着18罗汉,现存的一棵已有600多年,被称为活化石。
晚清太平军将士曾在惠山一带与李鸿章的淮军激战。后来李鸿章将这里改建为“淮军昭忠祠”,题刻“河岳英灵”碑文。1954年重建并恢复了大同殿名称。大同殿故址后有“龙眼泉”,是梁代建殿时开凿的,又称“大同井”,这眼井比二泉早200多年,是惠山最古老的泉井。
25.1.4
听松石床
在御碑亭东北侧有听松亭。亭里有一古铜色巨石,平坦光滑,石之翘起一端似枕,俨然如天然石床,可以偃卧休息,俗称偃人石。几经迁移,荒弃草野,清康熙中期始迁于此。道光年间,常州道台李彦章下令建六角亭以覆之,刻石为记,壁间有碑,叙述石床之始末。
石床南端,镌有“听松”两字,是唐大历年间,无锡县丞公孙罗陪李白的族叔李阳冰游惠山时所书。石床因而得名。唐朝诗人皮日休常来此谛听松涛,写有诗句: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自号二泉先生的明朝吏部尚书邵宝,也诵咏道:“汲水洗石床,上有唐时字,不用太分明,恐损莓苔翠。石上听松声,松花石不老,移石就新松,新松数人抱。”
听松石床一直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民间传说,当年宋朝爱国将领岳飞把南侵的金兀术打得大败而逃。金兀术落荒在此,刚躺上石床歇息,忽听风声飒飒,松涛阵阵,声声“听松”,犹如“听宋”追兵已到,他吓得从石床滚落下来,惊慌之中,用力过猛,右手竟在石床上揿出一个手掌印和指头迹。到如今指痕仍可辨认。在抗战时期,民间音乐家阿炳,曾谱有一首《听松》二胡乐曲,其旋律明朗雄健,寄托着他追求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
25.2
惠山泉池
惠山素以“九龙十三泉”而闻名于世。锡、惠两山的岩缝伏流着大量的地下水,随处可见涌泉,汇积成池。据地方志和古人笔记记载,惠山一带的泉眼有三、四十处之多。
这“九龙十三泉”,还有一段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无锡私访时,看到龙山蜿蜒,湖波荡漾的山形和气势,对陪同的刘伯温说:“军师,你看这地方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将来会不会威胁到大明江山。”刘伯温答道:“昔人有言,秦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堰之。而今一两千年过去了,这块地元气已经恢复,山名九龙,湖名五湖,将来要出九个真命天子,十三员大将。”朱元璋听罢此言,闷闷不乐,问军师有何法可破除。刘伯温眉头紧蹙,生出一计,即刻命在惠山造九龙石螭吻,意在以石龙遏制住活龙,再从石龙身上挖掘十三个泉眼,把真龙限制在泉中。如今这九个石螭首分布在惠山周围,二泉下池的龙头为第一,华孝子祠的双龙泉内、金莲池、日月池、寄畅园镜池共有5个,锡惠公园外的惠山镇横街、听松坊王问祠堂、白衣庵内各有1个。至于“十三泉”之说,在惠山一带,已远远超过十三眼泉水了。
25.2.1
二泉映月
惠山“九龙十三泉”中,最负盛名的是“天下第二泉”,二泉原名惠山泉。唐朝茶圣陆羽曾登惠山九峰,写下了游惠山寺泉的文章。他将天下泉水品评定为20等。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无锡惠山石泉第二。故后人又称惠山泉为陆子泉。唐朝同时代的刑部侍郎刘伯刍也提出了《品水名泉》的文章,他称“扬子江南泠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唐代茶人张又新将此记录于《煎茶水记》中,从此“天下第二泉”便名扬四方。
据载唐代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经考古,按图开凿修葺了惠山泉。惠山泉分为上、中、下泉池。上池八角形泉井,由8根小巧的方柱嵌入8块条石为栏,池深3尺余,水质最好,甘冽可口。中池方形,紧挨上池,水体清淡,别有风味。此处建有“二泉亭”,题额“源头活水”。亭顶饰有双龙戏珠。泉亭正中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书的“天下第二泉”石碑。下池最大,为长方形,紧倚漪澜堂,凿于北宋。池壁正中有明代雕刻的石螭首,它双爪前踞,龙颈弯突,形制苍劲古朴。泉水通过螭口喷入方池之中。流泉溅珠泻玉,汩汩有声,构成“螭吻飞泉”的胜景。方池北边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为清雍正吏部员外郎王澍所书。池底清澈,三三两两的金鱼、红鲤悠游其间,穿梭嬉戏。
二泉名垂天下,历代名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赞美惠山泉的诗文。“惠山书堂前,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含漱开神,茶得此水,皆尽芳味。”这便是中唐诗人李绅在离开惠山进京时,写下的《别泉台》诗序,寄予了他对二泉的爱慕之情。
自古以来,四方茶客们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汲取二泉水。唐武宗时,丞相李德裕嗜迷二泉水,他命令地方官派人通过“递铺”(类似驿站的专门运输机构)把二泉水送到3000里之遥的长安,供他煎茗。宋代苏东坡深通泉美茶香之理,他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千古名句。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到惠山饮泉品茗,诗兴大发:“惠泉画麓东,冰洞喷乳糜,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
在二泉池旁有漪澜堂,始建于宋代。清康熙曾在此题“品泉”二字。现存的漪澜堂为木结构敞轩,三间七架。正面两层平台,各设石、木栏杆,堂上悬“景徽堂”匾额。这里原为陆子祠,后改为“十贤堂”,1929年重建时更名“景徽堂”。现已设有二泉茶社,是品尝二泉水的最佳处。茶社有专人从二泉上池汲来最好的泉水,泡上惠山雨前茶。有联为证:“十贤去不回,曾听松风荐秋菊;二泉清且冽,先分槐火试春茶。”在这里棒着一杯香茗,聆听那叮咚泉声,更有一种清新流畅的感觉。尤其在皓月当空,这汩汩泉水声,让人想起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那如怨如泣,如慕如诉琴声,发人幽思。(图107)
图107 惠山天下第二泉
25.2.2
竹炉山房
从二泉亭拾级北上,就是竹炉山房,它原是惠山寺的弥陀殿。房以炉名,已是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的事了。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私访惠山寺,寺僧性海为了接待皇帝,砍来一根竹竿,一截为三,搭成竹炉,用以煮茶待客。朱元璋喝了竹炉煮的茶,觉得甘芳可口,就问性海,这是什么茶,用的什么水,是怎么煮的?性海道:“是雪浪山上的雨前茶,是天下第二泉的水,是三片竹叶煮成的。”朱元璋说:“老和尚,你成仙了。”
当时惠山听松庵确实有个性海和尚,在此静修,他常与官绅名流交往,特请了湖洲竹工制作了一个上圆下方、形如道家乾坤壶的竹炉,煮茗待客。著名画家王绂和一些名流,先后为竹炉题咏绘画,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一时传为珍品,后为幸亡佚。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邑人邹迪光修愚公谷园林时,将弥陀殿更名为“竹炉山房”。清康熙甲子年顾贞观仿制二竹炉,其一携至京师。又得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将收藏的《竹炉煮茶图》慷慨相赠,顾贞观邀请学者名流为竹炉吟咏联句四十韵。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竹炉山房及画卷焚于大火。直到乾隆再次游惠山时,才重题了“竹炉山房”、“顿还旧观”匾额,并亲仿王绂笔意补画了《竹炉图卷》首图,并命人分画竹炉二、三、四图,补录前人题咏,还将内府收藏的王绂《溪山渔隐图》赐予寺僧,使竹炉山房声名盛况空前,游人如织。
现在的竹炉山房是清光绪年间重新修复的。前有平台、廊檐,头门两旁置盘陀石。门前正中悬“竹炉山房”匾额,为现代著名画家李苦禅书。后有主厅“雨秋堂”。堂中壁上,嵌有王绂的《晴雨竹》,乾隆题书的《竹炉煮茶图》,以及明清诗章题记石刻38块。如今这里虽然难觅竹叶烹新茗的雅趣,但却难忘那段翰墨佳话。
25.2.3
小池金莲
过惠山寺金刚殿,有一小池,名日月池,池水中睡莲红黄相间,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为明代建造。池和桥的命名是根据佛经:“日月飞长……以香花使乐相迎”而取之。香花桥上刻有石门两扇,一开一合。据说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启的门进来,是恶人,佛门则紧闭不纳。至今的游人、香客路过此桥,都喜欢在开着的石门门坎上重重地踏上一脚,愿做个善者以求交上好运。
过香花桥,有一方池,称为金莲池,池内有金黄色的千叶莲花。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诗中描绘了这一景色:“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芳塘。”相传是南朝一名僧栽植的,后来这个僧人吃下金莲,坐在莲池中,日日飞升而成了仙。据说此莲天下有三处:一植华山,二居庐山,三出在此池。这些名贵的千叶莲到了南宋可能已不复存在,而是被另一种植物金莲花所替代。每逢春夏季节,满池绿叶中绽出朵朵金黄色的单瓣小花,每朵花的中央都有绯红色花蕊,莲香弥漫池塘,令人陶醉。明代初年文学家王达作诗赞道:
芳池水绿鱼翻藻,翠绿田田露花晓。
花开万朵出金莲,玉涧朱栏互相绕。
僧言此花天下无,宛如明灯灿蓬壶;
山中五月萧鼓寂,并傍薰风成画图。
金莲池水来自二泉,水质清丽,古时妇女常在这里浣纱,故又名为“浣沼”或“滤塘”。
金莲池上有一座紫褐色的古老石桥,名曰金莲桥。此桥约建于北宋靖康年间,桥长10.7米,宽3.4米,两面桥台和桥墩雕有4个石鱼首、4个石螭首,桥两边石板上雕有缠枝牡丹和男女童子的精美图案,意为吉祥富贵,代代荣华。桥的南侧华板正中刻有“懋德堂李府”五个字,宋钦宗曾将惠山寺赐给丞相李纲作为功德祠,“李府”可能与李纲有关。这座古桥造型匀称,结构优美,雕饰华丽,刻工精细,特别是其中紫褐色的武康石,为宋代建桥的原石,是古代庭院桥梁中难得的佳作,现被列为江苏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25.3
明珠锡山
锡山青翠绰约,玲珑多姿。山不高不广,周围约1.5公里,海拨74.8米。《山经》中说:“众山皆高,则高者客,而低者主。”古时因为惠山如九龙蜿蜒,锡山如龙前的一颗明珠,因而成为无锡的一座主山,很受地方人士的青睐。
史书记载锡山在“周秦间盛产铅锡”,并传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曾驻军于锡山。军士埋锅造饭,掘地时发现一古碑。上刻有12字:“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召当地土人问之,土人说:此山乃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东迁于雒,此山遂产铅锡,因名锡山。四百年来,取之不竭,近日出产渐少,此碑不知何人所造。王翦叹道:“此碑出露,天下从此渐宁矣。”解放后,国家曾组织地质人员在锡山山底进行几次大的开挖工程,对采集的岩石土壤进行化验分析,尚末发现锡铅之类矿石证据。
到了清朝末年锡山已沦为荒山,到处頹垣残壁,杂草丛生。解放后当地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有计划的扩建改造,在锡山山麓新建了动物园和儿童乐园;山腰上建造了晴云亭、观涧亭;山南坡建造了音乐喷泉广场和九龙壁;山底开挖了龙光洞游乐场所。1990年在山北整修了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张中丞庙,开通了从锡山南麓直上惠山东峰的空中索道,山北建成一条高40米向下的山林滑道等。如今的锡山已成为新兴游览胜地。
25.3.1
龙光塔影
龙光塔,耸立于锡山之顶,雄伟壮观,成为无锡这座城市的标记。该塔始建于明代正德初年。明内阁大学士顾鼎臣有一年到锡山游玩,看了山之气势,认为无锡自南宋以来一直没有出状元,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于是,无锡绅士集资在山顶上造起了一座石塔。事隔很久,仍末见无锡人士中举及第。又有人提出“龙角用以听,必须空其中”。为此,在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地方绅士又集资建成了这座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由管辖无锡县的常州知府施观民题名为“龙光塔”,并由明朝著名画家王问书写塔名,刻石嵌于塔外第三层东面墙上。事有凑巧,次年,无锡人孙继皋果然金榜题名,中了状元。从此龙光塔成为振兴一方学士的象征,这虽说有一些牵强,但龙光塔确为锡惠两山增添了风韵。
进入锡山宽敞的大门,正中高悬“山色溪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匾额是当年康熙皇帝南巡时所书。入内,一块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有“锡山”两个大字。游人可以在此仰观俯察翠峰古塔。
登上龙光塔楼,沿廊环视远方,无锡全市景貌一览无遗。大运河像条银色长龙,依塔边由北向南蜿蜒而过。锡山大桥上奔驰的车辆与运河中穿梭的船只,让人应接不暇。遥看南边,古老的梁溪似玉带,曲曲弯弯伸入浩渺的太湖。西边的九龙山岗,如绿波起伏,龙光塔与惠山峰顶上的电视铁塔遥相映衬。每逢夏季和节日的晚上,龙光塔上彩灯齐明,高悬夜空,给这座古城更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
25.3.2
山亭观景
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无锡县学教谕李孟昭在《锡山晴云》一诗中,描绘出登锡山观赏朝霞晨雾和山涧飞瀑的自然景色。1955年地方政府根据其诗意,分别在半山之中建起了“晴云亭”和“观涧亭”。
晴云亭,在锡山东边的半山腰上,四角亭式碧绿琉璃顶,亭内有精致的木刻雕花。“山高无锡奠名邦,晴云烂锦明朝阳。”此处是观赏清晨破晓、朝阳东升、云霞飞天的独好处去。
观涧亭,也建在锡山的半山腰,八角亭攒尖顶,亭内遍施彩绘。它正前方对着惠山的黄公涧,是雨中观看涧水瀑布的好视点。黄公涧是战国楚国丞相黄歇饮马的地方,它立于惠山与映山湖之间,水溅珠飞,湍流急旋,瀑布声犹如当年黄公骑战马昂首长嘶。每当黄梅天或暴雨后,涧水如白龙凌空,穿梭于峰岭之间,曲折回旋,奔涌直泻,喷出串串珍珠,朵朵雪莲,激打着石子,腾跃而起旋流,发出嗡然的水声,夹杂着松涛、鸟鸣,组成一组天然美妙的乐曲。
锡山西南边,有一古浪石庵,始建于明代,庵旁山岩石排,如层波叠浪,耸峙起伏,气势如潮,因而取名浪石。庵前在锡山山腰,筑石为栏,院外有一“仙姑泉”,现已被淹没,古庵现存五楹,这里与对面远处的梁溪遥遥相望。
25.3.3
张中丞庙
张中丞庙古建筑群在锡山北麓,面向惠山镇直街。大门向北,两只雄健的石狮守卫左右。拾级而上,为面宽三间两层的仪门。上置一匾,书“锡麓胜境”。门前有廊。门厅接下东西两壁间嵌有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记载建庙经过的古碑四通。门楼后建有一座古戏台。戏台两边金山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月近云深,遥相孤城横笛;天心风色,共听百世高歌。”戏台前有3座石阶伸向殿院。院中有两棵400多年的古银杏分立两边,枝叶繁茂,直指云霄。
张中丞庙在宋代建炎二年(公元1127年),附设在惠山东岳庙的右庑。明代成化年间在清微庵旧址建立了专祠。祠庙内有一副古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这是纪念唐代御史中丞张巡、睢阳太守许远两位在“安史之乱”中率先保卫大唐江山的忠臣国士而建的祠庙。800多年来,此庙曾多次被毁,1990年政府进行了全面整修,被列为江苏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大殿正中,有张巡、许远两位英雄的塑像,大殿内外,有楹联匾额歌颂张巡、许远当时誓死守卫睢阳的英勇行为。整个祠庙威严庄重,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