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高水长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3,156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四川盆地是指今天四川省东部的红岩盆地而言。这里流贯着四条大江,即岷江、沱江、嘉陵江和涪江,故宋代称为“川陕四路”,即益(成都)、梓(合川)、利(广元)、夔州(三峡区),四川因此得名。盆地是外通的,但是除三峡外,也是四周封闭。长江穿流其间,称为“川江”,破三峡而出。故有“八山环绕,三峡控门”之说(八山指北面米仓山、大巴山;东面巫山;南面乌蒙山、大娄山;西面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盆地内部以川江为纽带,沟通整个盆地,故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之句。盆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西部为成都平原,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行岭谷区。四川古称为“华西”,即华夏的西部。它躲在青藏高原的脚下,免于寒流的吹袭,冻土层不能产生;它气候温和,又有秦岭北障,免却风沙为患;四周山地雨量汇成大河,流入盆地,冲刷侵蚀,形成低落的盆地。因此,它和我国西部大盆地的干燥环境不同,气候温暖多雨,大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故称“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不仅物产丰饶,而且风光优美。“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雄”,“夔门天下险”,自古以来,即为巴蜀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下边,在叙述四川盆地的分区地理时,我们将逐步向你介绍多姿多彩的蜀中风光。



3.1

    成都平原    

3.1.1
    扇状冲积平原    

        成都人代代相传着成都地下有“海眼”的民间故事,清代在成都东郊专门修建了大佛寺,塑造了石佛,镇住“海眼”。这些民间故事,合理地反映了这里曾是内陆海洋的遥远历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盆地曾是古老的陆地,到大约距今2亿年前,随着古陆的不断下沉,变成了烟波浩渺的一片汪洋;由于地壳下沉的不均匀性,使得海底有的地方出现隆起,有的地方出现拗陷。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海盆西部的横断山、龙门山,北部的大巴山、米仓山,东部的巫山及南部的大娄山等山地都相继褶皱隆起上升,四川才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川西的甘孜、阿坝地区成了滨海环境,东部则转为内陆湖盆环境。当时的湖盆几乎占据着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后来有人把它叫做“巴蜀湖”。距今大约一亿三千万年前,川东南及盆中地区又逐渐隆起上升,使巴蜀湖面积大为缩小,成为蜀湖,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气候炎热干燥,所以沉积沙泥层都是红色含铁质较多的地层,称为“红色岩系”,使今天的四川盆地成为红色盆地。到了大约七千万年前,蜀湖进一步缩小,退缩到现在的成都一带,直至大约二千万年前,成都地区终于结束了湖盆环境,成为地势起伏和缓的陆地。在后来的地壳运动中,四川范围的地壳又发生强度不等的褶皱和断裂。西部抬升幅度最大,速度也最快,而龙门山前的成都平原一带则具有断陷相对下沉的趋势,形成冲积扇平原。
        成都地区随着四川盆地经历了由陆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后又由湖盆变成为陆地的历史,如此沧海桑田的巨变,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伟力!
        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当地称“川西坝子”。它位于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偏西部,介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北起安县、绵阳一带,南抵乐山南面的五通桥,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00~750米。平原上河网交错,渠汊密布,都江堰的干支渠使平原河网化。(图37)

图37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形呈扇形,平原地面倾斜度大,这是它的两大特点。成都平原是由岷江和沱江等河流冲积而成,这里长期接受着河流的泥沙堆积。发源于西部山地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在山区水流湍急,沿途夹带泥沙,出了山口,地势变得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起来。就这样的在河流的冲积下,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扩大形成成都平原。从成都平原西部流来的每条河流,都在出山口的地方,堆积成一个扇形的平原,即冲积扇。成都平原由7个冲积扇联合起来组成。7个冲积扇中,岷江冲积扇最大,是成都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其总面积的60%以上。成都平原如以扇形主要平原计算,只有600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它也是山前凹陷带的山足平原性质,并且是联合7个扇形平原组成,故面积特大,约9100平方公里。成都平原顶端高度较大,海拔750米,到冲积扇的前缘,高度变小,成都附近海拔大约为520米,高差约230米,地面平均坡降约为4‰左右。
        平原四周尚有台状浅丘分布。在邛莱、新津以南,蒲江—名山、洪雅—丹棱,以及双流东南牧马山一带,台状浅丘分布面积较大,相对高差10—30米。蒲江东南侧的总岗山,长约90公里,宽8—12公里,为海拔600—900米的低山。成都平原西面被山地包围,东边为丘陵和山地所阻隔,两侧的山地把它环夹在中间。因此,就成都平原的邻近地形来看,它是一个盆地中的盆地,是一个“闭塞”的平原。
        巍峨的群山环抱,对于成都平原同外地的来往交通造成不便。古代诗人李白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来形容四川对外交通的困难。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山劈岭,天堑变通途,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成(都)渝(重庆)铁路,解放后很快修成,在1952年就通了车,全长504公里,是四川省境内的大动脉。随后,修筑了以重庆为起点,翻越大娄山直达贵阳的川黔铁路,全长463公里,是连接南方各省的纽带。修建了穿越秦岭的宝(鸡)成(都)铁路,全长669公里,和北方各省的联系从此畅通无阻。1970年7月,成(都)昆(明)铁路胜利建成通车。成昆铁路飞越大渡河,穿过大、小凉山,横跨金沙江,全长1085公里,是和西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在省内还修筑了内江到安边、成都到灌县等铁路,并筑有著名的川藏、成阿等四通八达的公路。长江及其支流,经过整治,形成了航运网。成都又是航空运输中心,可达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沈阳、贵阳、昆明、拉萨等全国各大城市,以及省内重庆、西昌、南充、达县等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把成都平原和四川省内外各地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力的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悠久。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在这里开始生产活动。相传最早在成都平原上生活的是羌族的一个分支氐,活动地区主要在成都平原西北的山区,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逐渐向成都平原迁移,先后定居在今彭县、郫县一带,初步奠定了开发成都平原的基础。到开明王朝时,平原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治理,国都也从今天的双流迁到了成都,成都逐渐繁荣起来。
        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完整连片,利于机耕和灌溉。平原上冲积土层深厚,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是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水稻土。这种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两便,非常肥沃,利于作物生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成都平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全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雨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长达300天,农作物四季都能生长。可谓“四季有长青之草,八节有不谢之花”,气候宜人,风光优美。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排水通畅。发源于西部岷山的岷江,在峡谷中奔流,到都江堰市出口后,像扇子一样分散开来,分成内江和外江等许多河流,向东南流,进入成都平原,到彭山县北的江口又汇合起来,成为一河,南流纳大渡河后,注入长江。沱江发源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九顶山,支流很多,均向南流,到金堂汇入干流,又纳岷江分支,形成另一个扇形河网。平原上滔滔江水终年不息,河渠密集交错,形成自流灌溉系统,水田占耕地的90%以上,平原中部广大地区全部都是水田。在这个号称“陆海”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很少水旱灾害,农业收成相当稳定。
        解放以后,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我国著名的水稻、棉花、油菜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分布于整个平原,产量高,而且稳定,每年出产的稻米有相当大的数量外运。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烟叶和甘蔗为主,还盛产茶叶、药材,以及行销全国的蚕丝和驰名已久的柑橘。农产品的种类繁多,质好量大,非常富庶。
        其实,真正的“天府之国”应该是指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旱涝保收,富称天下。人们登上龙泉山,可以看到平畴千里,郁郁葱葱,四季长青,丛丛翠竹,点点村舍,千姿百态,妩媚动人。
 人们通常只知道今天成都平原的繁荣富庶,然而,又有谁知道,扇形平原地形并不一定有利于农业生产,未有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并不是“天府之国”。一是土层薄,卵石层厚;二是地势倾斜,易跑水跑肥;三是暴流洪水为害重。因此,这里曾是一个“江水初荡滴,蜀人几为鱼” 的易旱易涝的地方。川西平原的繁荣,离不开都江堰的孕育。它位于岷江中游,古称都安堰、湔堰,是我国两千年来一直发挥效益的古老水利工程。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岷江自松潘县发源后,穿过深山峡谷,汇集百川溪流,来到都江堰城西,两岸山岚豁然开朗,江水犹如猛然脱缰的野马,横冲直闯,奔腾横溢,春秋战国以前,经常给下游的成都平原造成洪水灾难。为了同水患作斗争,历代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据史书记载,早在蜀王杜宇之时,便已派丞相“决玉垒以除水患”。到了秦昭襄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吸取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确定“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方针,带领劳动人民兴修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记》曾经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华阳国志》盛赞李冰开创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都江堰创建于战国时代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斗转星移,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一巨大的水利工程,具有独到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它采用“无坝引水”的工程形式,建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其主要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工程构成。(图38)

图38    都江堰

        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状很像一条大鱼卧伏江心。顶端分水处,像鱼的嘴巴,故称分水鱼嘴。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用于灌溉。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排泄洪水,而且利用特殊的水流条件,把流入内江的大部分砂石也排入外江。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状似瓶颈,因此称“宝瓶口”。(图39)

图39    都江堰宝瓶口

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玉垒山被凿离的大石堡,称为离堆。从而构成了完整的排洪泄沙、引水工程体系,既避免了洪水灾害,又保证了农田灌溉。在今天看来,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这项水利工程是很符合科学原理的。
        鱼嘴建筑在岷江出口呈弯道环流的河面上,因飞沙堰和宝瓶口的限制作用相协调,使冬春水少时,主流能够经弯道饶行,直向内江,进水量占六成左右;夏秋水位增高时,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洪水直冲外江,或者经飞沙堰溢出外江,这时外江占六成,内江只占四成。从而保证了内江枯水季节有水,洪水季节免涝。同时,这种弯道环流,还使夹带砂石较多的洪水冲向凸峰的外江,流向凹峰内江的江水则夹带泥砂较少。部分进入了内江的砂石,则凭借玉垒山和“离堆”岩壁对洪水的顶托作用,回旋到飞沙堰排走。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能这么科学地解决排洪、排砂问题,引起中外水利专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巨大兴趣和高度评价。
        都江堰工程就地取材,费省效宏,也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它用川西盛产的竹子编成笼篼,装上河中的卵石,用来筑堤、护岸;以岷江两岸出产的木材,置于河中截流拦水。简单易行,材料来源丰富的施工方案,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南宋诗人陆游目击都江堰截流阻水的情况后,赋诗描绘:“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无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冰庙东。我登高原相其冲,一盾可受万箭功”。至今读来,还仿佛看见当年都江堰上竹笼重叠,船舸载石往来,万人集凑,与洪水搏斗的生动场面。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都江堰多次进行整修,用水泥改建分水堤坝,加固宝瓶口,在外江修建电力节制水闸,使都江古堰旧貌换新颜。同时,又在都江堰的下游大力开挖灌溉渠道,把岷江水引灌川西平原。目前,都江堰灌溉系统的受益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200多万亩扩大到900多万亩。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西门外,或乘车,或步行,往来很方便。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泽被后世,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人们不惜大兴土木,修建庙宇,以纪念他们功追大禹的伟绩。
        二王庙,古名崇德祠,是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修建的庙宇。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称“二王庙”。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山门“二王庙”三个金色题字,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庙宇坐落玉垒山麓,古堰的渠首之畔。它前临岷江碧流,后依翠峰秀岭,南接青城一百零八景,西连岷山的千里雪原。这些远远近近的自然风光,将二王庙映衬得分外迷人,难怪古人称它为“玉垒仙都”。庙宇掩映在古柏、香楠、银杏的郁郁密林之中,远远望去,翠霭烟霞,飞檐、翘角,殿宇巍峨彩色斑斓,有如海市蜃楼呈现在眼前。拾极而上,层层攀登,似叩仙阕。庙门前壁上,有清代末年绘制的都江堰灌溉区域图,详细地介绍了当时都江堰的灌溉面貌,是比较珍贵的历史资料。庙内观澜亭下,一排丹墙,镌刻着“深淘滩,低作堰”治水六字诀,以及后人总结的“治水三字经”,“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格言。这些治水经验,不仅二千多年来指导了都江堰的岁修和治理工程,而且有不少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二王庙的前后殿分别塑有李冰和二郎像,是1974年在郭沫若同志的支持下塑造的。前殿李冰像身着袍服,正襟危坐,右手拿着半裹的绢图,凝神沉思,仿佛正在思考图纸上的治水方案,为民除害。后殿二郎像穿着草鞋便服,手持铁锸,英姿勃勃,充满青年人豪迈的激情。庙内所到之处,匾额、对联、诗文、石碑很多,如清朝光绪皇帝御笔“功昭蜀道”等,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赞颂。
        伏龙观,建筑在离堆上面,因传说李冰治水时在此降伏孽龙而得名。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离堆诗序》说:“沿江两崖中断,相传秦李冰凿此以分江水,上有伏龙观,是冰锁孽龙处”。现有殿宇三重,大多重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崇楼峻阁,雕绘辉煌,拾级而上,前殿陈列李冰石像,高2.9米,重约4吨,是1973年修建外江水闸时,在河床4米深处挖出来的。石像造型朴实,仪态雍容,胸前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讳冰”等字样,距今已有1800多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李冰石像,据说也是我国最早的圆雕石像。
        后殿的左侧,濒临宝瓶口,凭栏俯视,江水自分水鱼嘴奔流而来,波高浪阔,声大势宏,流至宝瓶口后,江面紧缩,水流速度加急,回旋翻滚,声响如雷。试想在两千多年前,没有火药,工具也很落后,要把一座高大坚硬的山头凿开,修建这么宏伟的进水口,该要付出多么大的劳动,具备多么坚强的毅力!难怪后人把李冰父子治水的事迹加以神化,流传着许多李冰父子战胜孽龙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说,李二郎与孽龙战斗,二郎化装为一个卖担担面的老太婆,引诱孽龙出来吃面。果然,孽龙变成一个小伙子来买面吃。二郎把铁链子变成面条,卖给孽龙吃。孽龙吃完了面条,才发觉心肝被铁链拴住了,稍一挣扎,便疼痛异常。只好乖乖地让二郎锁在离堆下面的水潭里。
        古往今来,都江堰以它宏伟的工程,和它周围壮丽的山川,优美的林园,动人的传说,以及二王庙、伏龙观等建筑艺术,招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可谓“古堰垂宇宙,浩荡千古流!沃野铺锦绣,游客来五洲。”
        一般人都是从成都去都江堰,郫县离都江堰市35公里,是旅游都江堰的门槛。郫县以前称“郫邑”,或叫“鹃城”,是古代蜀国国王杜宇建都的地方。县城北郊里许,有杜鹃城城垣遗址,长数百米,高低起伏,夯土痕迹可辨。垣上植翠竹杂树,宛若林带。
        杜宇又称“望帝”,相传“教民务农”。他的丞相鳖灵治水有功,深得百姓拥护,望帝自愧不如,便让位于鳖灵,自己退居西山。望帝怀念蜀国人民,关心百姓春种秋收,死后化为杜鹃鸟,飞遍青山,声声悲鸣,泪尽血流。后人纪念杜宇,将郫邑命名“鹃城”。文人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来表达对至爱亲朋的眷念之情。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空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等名句,歌咏的都是杜宇的哀婉动人的故事。市区南郊的望丛祠,全称望帝丛帝祠,是望帝杜宇、丛帝开明(即鳖灵)的祀祠。始建于宋,清道光年间重修。庭园曲折幽深,竹影婆娑,翠柏森森。二帝陵墓,位于园内,一前一后状若丘山。
        著名游览胜地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30华里处,古称丈人山,一名赤诚山,据传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它以大面山为主峰,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内有三十六峰,纵横250余里,胜景一百零八处。四周密林青翠,终年常绿,岁寒不凋,空翠四合,诸峰环绕,状若城郭,故称青城,自古即有“青城天下幽”之说。(图40)

图40    青城山门

        青城山由于山色翠绿,山势奇绝,山境清净,成了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书称“第五洞天,宝仙九室之天”,相传为东汉张道陵讲经传道之处。晋唐以后山上宫观林立,极盛时多达一百余座。建福宫在青城山麓,为游山的起点,是纵观青城全貌的必由之路。建福宫原庙上连岩腹,下抵清溪,庙前古木葱茏,周围五峰环列,规模宏大,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唐代大诗人杜甫游后诗云:“目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庙内有古木山,和清代木刻394字长联,明代史可法等的诗文,还有水心亭、乳泉亭、林森防空洞、明庆王妃梳妆台等遗物。
        天师洞为青城山主庙,相传张道陵在此讲道,故名。此处四周环山,泉水淙淙,松杉掩映。洞在山腰混元顶下峭壁间,祀天师塑像,沿壁有廊可通。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有唐玄宗手诏碑、唐代石刻三皇像、明代木刻浮雕屏花等文物,还有石刻前后出师表、郑板桥对联等书法珍品,其它匾额楹联石刻极为丰富。观门左侧,有一株银杏树,树高10米,枝叶扶疏,相传为张道陵所植。天师洞北,有巨石耸立,互相依傍,称为三岛石,传为天师降魔时所劈,今石上有“降魔”二字。石缝中有小道,扶岩而下,别有生趣。
        从天师洞上行,至青城山巅上清宫。上清宫开创于晋,后废,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年间。大殿祀李老君像。山门外西侧石壁有黄云鹄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院内古迹有麻姑池、鸳鸯井等。庙后拾级数百米,爬上海拔1600多米高的青城第一峰,在最高处(通称老霄顶)的呼应亭,登高一呼,众山响应。眼前群峰重迭,像起伏的绿浪涌向川西平原;背后大山高耸;西边雪山屹立,银光闪闪;中外驰名的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就在眼前。

3.1.2
    芙蓉城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的沃野之上,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中心。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海拔500米。全年平均气温16.3℃,最高37.3℃,最低很少降至0℃以下;年降水量平均约为98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总的来说,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霜期很短,市郊的农田四季宜于耕作,常年是一片葱绿景色。
        成都最早的城池是“蜀王城”。2000多年前,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都于此,取“一年成市,三年成都” 之义,故名。古蜀曾是一个有趣而难解的司芬克司之谜,蜀人的远祖和古蜀的历史仅存在于一些扑朔迷离的传说中,它们的真实面目却已渺然不可寻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慨叹。考古发现,成都北门的文殊院一带,可能是古蜀国蜀王城的中心区。羊子山土台发掘的城墙,是用土砖建筑的,高约10米,可以想见当时城池的规模。
        秦灭蜀国,于公元前311年,改国为郡,命张若、张仪指挥建筑“秦城”,别称“龟城”。相传秦相张公子筑成都,屡有颓坏,有一只乌龟周旋行走,巫师主张依乌龟行迹筑城,筑城成功。科学的解释是,依顺江山之势以筑城。现在的成都街道还是偏东北,基本上是沿袭了秦城即龟城的城池走向的。
        到汉代,在成都织锦业最集中的地方设置官署,任命锦官,修筑了“锦官城”。其旧址,大概就在今天百花潭公园一带。蜀锦是历史上悠久的传统丝织品,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齐名。全系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泽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四川气候温和,适宜农桑,“蜀”就是一种野蚕的象形字。公元前4世纪时,蜀人用蚕丝织成帛,远销关中一带。锦是在织帛的技艺基础上形成的。汉唐以来,在蜀郡生产的称为蜀锦。唐、宋诗人多以“锦江”、“锦城”作为成都的象征来吟唱,故成都有“锦城”的别称。如杜甫有《春夜喜雨》的佳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后蜀皇帝,后由第三子孟昶继位。孟昶喜爱芙蓉花,动用大批人力,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每到芙蓉开花季节,红芙蓉、白芙蓉、醉芙蓉、五色芙蓉等争相开放,花繁似锦,上下相映,使成都又获“芙蓉城”、“蓉城”之美称。现在,成都仍简称“蓉”,芙蓉花已被定为市花。
 成都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形势险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早在先秦时代,成都及其所在的川西平原就已经成为蜀人政治、经济的中心,影响辐射范围就已经形成,其战略地位大体奠定。两千年来,成都成了政治家、军事家角逐的必争之地。
        历代割据四川的政权,除明玉珍外,都以成都作为都城,控制全川,雄视西南,进而问鼎中原。西汉末年,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汉王朝衰败、鞭长莫及之时,据成都称帝;东汉末年,刘备依诸葛亮之计策,据巴蜀联吴以抗魏,在成都建立起蜀汉政权;西晋李雄是巴氐流人的领袖,占成都立国,号大成;唐末至五代,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成都,建立前蜀和后蜀王朝;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明末,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成都建立过大西政权。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西汉景帝年间,文翁任蜀郡守。当时成都地区的经济相当繁荣,文化却比较落后,留下的陋俗很多。文翁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使蜀地的经济、文化同时发展。他从发展教育入手,选出有培养前途的小吏10人,送到京城长安学习。几年后,这批青年学成归来,文翁委以办学的重任。在成都设立官学,招收各县优秀子弟入学。这是全国创办的第一个地方官学。因为这所学校的校舍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石室”或“玉室”(现今成都市的石室中学就是当年办学所在处)。文翁要求学生认真攻读法律、政令和儒家典籍,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办事能力。毕业后,让他们在郡里或县里当差,管理民事,使四川“得以大治”。家长们见孩子学习后有地位、有出路,引以为荣。几年后当地风气大变,人们都争着送孩子入学。汉武帝时,由于四川“石室”官学成绩显著,诏令全国各郡仿效四川兴办地方官学,从此,全国各地遂有了官学。
        文翁兴学,使蜀郡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习空气日益浓厚,教育质量和文化水平逐渐赶上全国先进的地方。以至后世人才辈出,诸如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扬雄,史学家范缜、范祖禹,音乐家段安节、雷威,画家黄筌,医药家唐慎微等等,层出不穷。至于诗人词客,更印证了“天下诗人多入蜀”的名言。李白、杜甫、薛涛、韦庄、陆游、杨慎等,他们或为蜀人,或客居成都,均在描写成都风物方面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至今成都的名胜古迹仍有不少是和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相联系的,如古柏森森的武侯祠,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五代时的王建墓,望江楼公园内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吟诗楼,年年举办花朝盛会的青羊宫,西汉文翁办学的石室遗址,纪念司马相如的驷马桥,扬雄故宅和洗墨池,等等。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他辅佐刘备,复兴汉室,以成都为中心,建立起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权。他明法、治军、和吴、正身,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活动过的地方,一般都建有纪念性祠宇,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要数成都武侯祠了。这是因为成都是蜀汉的都城,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地方。武侯祠是在晋代时修建的,到唐代时,这里已经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古迹,经常有人瞻仰参观。诗人杜甫在公元760年拜谒武侯祠时,曾写过一首《蜀相》,描绘这里的自然景色和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明代,把武侯祠和刘备墓、昭烈庙合并,共享祭祀,更有力地反映了他们君臣之间的“鱼水关系”。
        进入武侯祠大门,迎面森森翠柏,浓荫蔽日,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大门和二门之间,有一通石碑,名为《蜀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碑上的文章、书法和刻技都很精湛,后人誉为“三绝碑”,是研究唐代文学、艺术的一件珍品。碑文系唐代著名宰相裴度撰写,称赞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和他对蜀汉政权所起的积极作用。
        刘备殿前的东西两侧长廊内,有28尊文臣武将的泥塑像。刘备正殿,有刘备和他的孙子的塑像;左偏殿有关羽塑像,右偏殿有张飞塑像,象征着“桃园三结义”。正殿两壁悬挂有木刻《隆中对》、《出师表》,都是诸葛亮的重要著述。其中《出师表》一文,是宋代爱国将领岳飞书写的,行草兼备,笔走龙蛇,颇有气势,常常引起人们对两个不同时代忠君爱国历史人物的怀念。
        刘备殿后就是诸葛亮殿。从此往西行,过小桥,至桂荷楼下,楼临荷池,池周绿树成荫,楼旁有琴亭一座。传说诸葛亮用“空城计”,沉着机智地在城楼弹琴,司马懿疑有伏兵,退兵而去,后人建亭以为纪念。穿过“中有汉家云”的月洞门,进入竹荫蔽天、曲径幽深的红墙夹道,尽头处即刘备墓,史称“惠陵”。由惠陵往东绕过照壁,是“成都武侯祠文物陈列室”,陈列有介绍三国历史以及诸葛亮功绩的文物资料。                                 杜甫草堂在成都通惠门外、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遗址,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奔蜀,诗人在动乱中辗转流离,于公元759年冬天到达成都。得到友人的帮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安身,先后住了将近4年。杜甫在成都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较为安定。他在这里共创作了240多首诗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成都的社会生活。他笔下的成都繁华热闹:“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萧间笙簧”。郊外则风光秀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后来杜甫带着漂泊流浪的心情,离开成都。他不忘国事,心忧天下,吟咏的范围,极其广泛,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绝大多数反映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有“诗史”之称。(图41)

图41    杜甫草堂大门

        从正门进入草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拱桥和两株挺拔的榕树。跨过石桥,是一片梅林,掩映着秀丽的回廊曲栏。穿过梅林到大厅,两旁挂有清代顾复初撰、女书法家于立群书写的长联,词清句丽,高度评价了杜甫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联文为:“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穿过大厅到“诗史堂”,堂后有小桥,直通柴门。穿过柴门就到了“工部祠”。祠内有明清石刻和清代泥塑的杜甫像,还有清代的两通石刻“少陵草堂图”。杜甫像的两侧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和石刻像。为什么在杜甫像两旁配祀黄庭坚和陆游呢?据宋史称,黄诗得法于杜诗,而陆游则是“以其心迹同”。其他说法还有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是三位诗人都热爱祖国,诗作有共同特色,并且都曾流寓四川。
        望江楼公园在成都东门外九眼桥以下3里许锦江西岸,紧临四川大学。因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墓在附近,为了纪念这位女诗人,自清代起,就选择这块景色秀丽的林地,先后建了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众香榭等亭、阁、楼、榭。为了绿化园林,体现薛涛《酬人雨后玩竹》的诗意,特意从省内外引进100多种竹子,浓绿似海,从而成为一座独具特色、全国闻名的“竹的公园”。(图42)

图42    成都望江楼

        望江楼公园茂林修竹,清幽俊美。崇丽阁高耸入云,时常被摄影师纳入镜头,作为成都标志。(图43)

图43    望江楼公园崇丽阁

薛涛身世坎坷,却极负才名。她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晚唐《诗人主客图》中的女诗人,只提到薛涛一人,可见其在诗坛上的地位不凡。长期以来,人们每为其鸣不平,“天涯一片流离泪,哀怨同怜是草堂”,把薛涛与杜甫相提并论,把薛涛井和杜甫草堂同样看作是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永作纪念。
        距成都160公里处的峨眉山,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话色彩的佛教胜迹闻名于世,是去成都的游客必往之处。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为中亚热带的一座孤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因而得名。峨眉山地势,东部为丘陵起伏、田畴似锦的乐峨平原,西部为崔嵬雄峙、逶迤如黛的雄秀群峰。从东向西,层峦叠嶂,水复山重,景色层次分明。
        进入山中,重峦烟绕,千峰云浮,时而悬岩直竖,迎面而立;时而深涧幽谷,天光一线。久享盛名的“峨眉十景”,即金顶祥光、灵岩叠翠、圣寺晚钟、象池夜月、白水球风、双桥清音、洪椿晚雨、九老仙府、大坪霁雪、萝峰晴云,都是绝佳的景观。在金顶观看云海、日出、佛光和圣灯,是最吸引人的。
 金顶海拔3077米,因原华藏寺有个铜殿,在阳光照射下,闪显金光,因此名金顶。登临金顶,白云弥漫,六合一色。近处诸峰尽皆匍匐脚下;西面的屋瓦、贡嘎、大雪山,白云浮托,横陈天际;东面低矮的峨乐平原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轻柔的素练,闪耀着银色的光辉。天风浩荡,日光在顶,恍若蹑临虚空,离尘绝世。(图44)

图44    峨眉山金顶日出

        蛾眉云海、日出,具有雄浑多变的特色。每当万里无云,长空一碧之际,山下云气升腾,烟云雾涌,顷刻弥漫金顶崖前,厚密的白色云层,如堆絮积绵,汹涌翻滚,形成无数急流巨浪,有如奔马、风樯、楼阁、武士等各种形态。阳光照射其上,晶莹眩目,五彩缤纷,风卷云驰,更相摩挤,滚滚而前,浩浩荡荡,其肃穆雄伟之状,令人叹为观止。晴日的清晨,极目东方,初时,一抹彩霞逐渐浸染天边,接着,一道道红光,从地平线下射向半个天空,染红片片云层,霞光喷射,绚丽缤纷。忽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下蹦跳而出,如赤色火球,冉冉上升。宽广的平原,托浮着红日,在轻纱白雾中发射出万道光华。顷刻,大地豁然开朗,让人心旷神怡。(图45)

图45    峨眉山云海

        观赏难得的“佛光”,一般在午后三、四点钟。每当雨雪初霁,风静云平,夕阳的余晖斜射在金顶舍身岩下的云层之上,就会形成一个七色光环。人观光环,人动影随,身影自见,交映成趣,可谓“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这种由于太阳光通过云层或雾层中的小水滴时,经衍射而成的自然现象,就是“佛光”景观。(图48)所谓“圣灯”,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没有月色的金顶之夜,舍身岩下一片漆黑,忽见一光如豆,继而数点如萤,渐次几百几千,乃至无数。飘飘荡荡,时聚时散,弥漫山谷。时而腾空,恰似繁星点点;时而坠地,又像灯火万家。古人说的“万盏明灯照峨眉”,即指此。“圣灯”奇观是怎么产生的呢?很多人以为是磷矿发光所致。根据观察,所谓“万盏明灯”,无非是天上星星在水田上的倒影(图46)。

图46    峨眉山佛光

        六世纪以来,随着佛教的日益兴盛,绵延百里的山峦,先后建起寺庙90多处。从此,峨眉山成为我国历史上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寺院建筑具有巴山蜀水的民居气息,依山就势,结构造型别致多变,富有诗情画意。这些建筑,或隐没于苍翠之中,或飞架于溪壑之上,或屹立于奇峰之巅,或巧构于危岩之畔,与峨眉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风景建筑艺术的传统特色。峨眉山的古建筑中,还有一种别具科学趣味的布局,如伏虎精舍,虽隐没在楠木丛林中,但屋顶终年无败叶。这是古代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地势和风向,让大自然当清洁工。清代康熙皇帝题为“离垢园”。
        峨眉山低云、多雾、雨量充沛,中、酸、碱三性土壤齐全,因而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加之,7000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地壳运动,所以保有第三纪的遗存植物多种。现有古生林带15万亩,森林覆盖率82%,绝大部分为常绿针叶和阔叶的混交林带,林相完美。自山上建立佛道寺庙以来,又在寺庙周围人工植造无数风景林木,着意讲求密林隐没和园林点缀,丰富和提高山林隐逸的美趣。峨眉山的植物种类繁多,品类珍奇,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经济价值。来访的中外专家,一致称赞峨眉山是“天然的国家公园”,“巨大的植物宝库”。峨眉山还是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由于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动物的生长发育。峨眉山的动物约有2000多种,有很多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其中,“峨山灵猴”可算得上是峨眉山的一大特色。这些灵猴见人不惊,还常常向人索食,有时与游人共席而坐,同桌而食,为游人增添了不少情趣。
        峨眉山向东31公里至乐山,这里有闻名中外的乐山大佛。俗称“游峨眉必朝大佛,朝大佛必游峨眉”,乐山是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乐山是一个历史古城,3000年前的巴蜀时代曾为蜀王故都。该城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乌牛山峙立江心,凌云山九峰争翠。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岩壁开凿有弭勒大佛像。唐代开元年间动工,历时19年始告完成。佛像通高71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几与山齐,有人称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我国石摩崖造像史上的创举。大佛临江端坐,比例匀称,形态端庄,气概雄伟。两侧崖壁上还有数百窟大小不同的精美石刻、造像。乐山还是大学者郭沫若的故乡,他特意用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古称“沫水”和“若水”命名,现在沙湾有其旧居纪念馆。
        眉山位于成都与峨眉山之间,是由成都至峨眉山的必经之地。眉山因苏洵、苏轼、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而著名。“三苏”祖上从唐代起即世居眉山,由于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这里参观游览。眉山三苏祠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早在明代洪武年间,人们为了纪念三苏父子,就改宅为祠。后经过多次扩建修葺,有堂、楼、亭、榭20余处,配以树木清荫,山水秀色,流渠连接池沤,翠竹掩映古墙,形成了一座颇具四川特色的著名园林。                         


3.2

    盆中、盆东地貌    

3.2.1
    盆中丘陵    

        丘陵只有相对高差,而无绝对高程的涵义。它可以分布在高原面上,盆地中,甚至山地区。人们把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短距内)的起伏地面称作丘陵地区。四川省丘陵集中分布在海拔200~750米的长江以北、龙泉山以东、盆东平行岭谷的盆中地区,以方山丘陵为主。 
        典型的“方山”,是指顶部平坦,四周陡峭的桌子状山丘地形。平坦顶部是由于山顶为一层水平的坚硬厚层砂岩或砾岩所成,呈平台状,如果上面还有页岩保存时,则方山顶部呈和缓起伏低丘状,但四周仍为陡坡。当地称为“寨”。因为古代在高山顶上,建有“寨子”,作为防守的根据地。四面崖壁亦为坚硬砂、砾岩所成。其间杂有页岩处,则形成缓坡。所以,由谷地登上寨子,就得走一段页岩平路,再上一段砂岩陡坡;然后又是一段平路,一段陡坡。这就表示砂岩(造崖层)和页岩(缓坡层)相间的地形结构,登上寨子往往要上好几级阶状地。
        阶地面由红色页岩风化所成的紫色土披盖,易于开垦成梯田,土壤母质含的植物有效养分丰富、种植指数高。因为页岩是不透水的黏土所成,厚层砂岩含蓄的水分,在和页岩交界处成为泉水涌出,这些泉眼也就用来灌溉梯田了。住在顶上寨子的人们也靠这里取水生活。由于四川盆地多雨,夏有雷雨,秋淋夜雨,故有“巴山夜雨涨秋池”之句。加上雾日多,年中雨量均匀,所以梯田上有水成田,重重绿带,环绕丘陵,形成“巴蜀梯田”,为我国重要农耕形式之一。丘陵区沟谷纵横,地面破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但是由于紫色土肥力高,成土易,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显属次要。(图47)

图47    蜀南梯田

        方山丘陵一般比高在100—200米。登高四望,方山顶部连成一线,平坦如一大高原,说明古代这些方山也是一个侵蚀准平原面,也反映古湖的形态。方山地形最标准的是南充到合川一带,也正是古湖中心区。到内江则渐离古湖心,湖积层即呈向东倾斜,即倾向古湖中心了。渠县一带则向西倾向古湖中心。因此,方山地形渐渐变为单斜山地形了。
        盆中丘陵地区是四川重要的经济中心。重庆是一个古老而又拥有现代工业的城市,雄踞于华蓥山余脉,屹立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半岛尖端,三面抱水,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即为祖国西南边陲重镇,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庆依山就势而建,各种建筑层叠栉比,参差错落,雄伟壮观,人们习惯于称它为山城。因重庆每年雾日多达1/3,故又有“雾都”之称。
        “片叶沉浮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这是对重庆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的生动写照。早在公元前12世纪,古代巴国都城曾设于此。隋代,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改名渝州,时至今日仍简称“渝”。南宋光宗因出生在此城,后又继帝位,视此地为发迹起家之处,诚双喜双庆,遂将此地升格为重庆府,历代沿用此名已800年。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的交错作用,使重庆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南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庆是长江上游的水陆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内河外贸港口,具有丰富的水源、能源和非金属矿藏资源,早就是西南地区商品物资的主要集散市场。重庆近代工业在西南地区兴起最早,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力量。1949年建国以后,重庆市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以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食品五大工业部门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78年重庆对外开放,1980年重庆码头辟为对外贸易港口,1997年改为直辖市,成为继京、津、沪之后全国第四个直辖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尾”,在全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庆是个美丽的山城,重庆的夜景更令人陶醉。每当夕阳披霞,黄昏垂幕时,登上枇杷山,置身红星亭,少顷,落霞隐退,暮色苍茫,市井朦胧,夜色渐浓,华灯初绽。初时,稀疏点点,寥若晨星。倏忽万家灯火,五彩缤纷。只见长桥横跨两江,桥上银珠缀连,闪闪烁烁;汽车往来如织,光柱忽明忽灭,为山城景色凭添盎然生机。俯观全城,犹如节日烟花丛丛簇簇。花的波、珠的浪,直涌江面,毗连南岸群山,衔接天际繁星。游人身在此景中,如幻如梦,心旷神怡。(图48)

图48    重庆

        重庆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沦陷后,蒋介石迁都重庆,坚持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蒋介石住过的“云秀”,现已辟为游览地。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旧址,已经辟为展览馆,屹立起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供人们缅怀先烈,学习烈士们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和《新华日报》营业部,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参加“重庆谈判”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成为人们参观、学习的重要纪念地。
        距市中心区60公里处,是著名的重庆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缙云山山势峻秀,林木茂密。山有九峰,自缙云寺东端起,按山势景状依次为朝日、香炉、狮子、海螺、猿啸、莲花、宝塔、玉尖、夕照诸峰。黄炎培先生有诗赞曰:“狮子摩霄汉,香炉篆太空。朝阳迎旭日,猿啸乱松风。夕照三千界,莲花七窍通。玉尖如宝塔,更有聚云峰。”
        由重庆西行80公里,即可抵达驰名全国的石刻之乡──大足。据大足县志记载,全县石刻造像,约计5万多躯,分布于40余处。其中,北山、宝顶山摩岩造像最为集中,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摩岩造像,地处川中腹地,青山翠岭,景色宜人。由于交通不便,过去一直鲜为人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埋藏在尘埃中。直到20世纪中叶,著名学者马衡等组团考察后,方才引起国人关注,后与甘肃敦煌、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大足石刻始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五代两宋形成宏大规模,明清两代亦有零星作品。长期因鲜为人知未被盗窃和毁坏,虽经千年风雨而故貌犹存,是我国石窟艺术中保存最完好的。
        大足石刻艺术,以佛教造像为主,其次是道教和儒教造像,也有集儒、佛、道三教始祖于一窟者。这些造像均以世俗化、人性化、民族化以及“连环化”为特点,成为我国南方石刻艺术的优秀代表。
        继续南下,则是著名的“恐龙之乡”自贡市。四川恐龙化石资源十分丰富,自贡又是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地区,有“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的说法。自贡还是著名的“盐都”。在汉代时,自贡开始生产井盐,并且不断发现盐卤,技术进步快。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自贡井盐的产量占全国井盐产量的40%,可供全国1/9的人口食用,是我国最大的井盐产地。自贡还有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第二大天然气产区。国家正在投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为四川天然气开采开辟了巨大的市场。自贡灯会也颇负盛名,已有800多年花灯历史。80年代又办起了“国际恐龙灯会”,灯彩也成了自贡的象征之一。
        位于川南的宜宾市、泸州市,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河港,也是盛产美酒的地方,这里产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闻名于世。川酒多为浓香型,可谓“一家饮酒千家醉,一户开瓶满城香。”宜宾市位于金沙江和岷江汇合处,群山屏立,水波横流,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美酒和荔枝闻名全川。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在天柱山下开凿了流杯池。走进天柱山下的江北公园,绕过碧波粼粼的小湖,来到云树蓊郁的左侧,突然,巨石嵯峨,拔地而起,好一个不加斧凿的天然丘壑!但见巨石中裂,夹谷横开。站在谷口,淙淙流水,隐约可闻。沿石级而下,入谷口,有石坊,额曰“流觞曲水”入谷底,豁然开朗,地势平旷,有小溪自谷底潺潺流出,清凉彻骨,然后贯穿夹谷,没入石缝。随溪婉转,凿池九曲,可以啸聚诗人,流觞酬唱。杯之所止,诗亦随之,如诗不成,罚以杯酒。
        内江地处川中沱江中游,位于全省的腹心地带,交通方便。内江历史悠久,“资阳人”的出土,说明这里4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文物古迹繁多,自然风光优美,土特产品丰富。这里工农业生产发达,沿江两岸甘蔗田连片,是四川最主要的甘蔗产区,也是西南最大的甘蔗糖生产中心,制糖工业发达,特别是盛产蜜饯,素有“甜城”之称。
        在四川省西北部,在蜿蜒起伏、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和岷山之间,自陕入川,由广元经剑阁、梓潼至绵阳,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连接两省交通的孔道──栈道,又称蜀道。(图49)

图49    广元古栈道

道路多栈,正是蜀道的显著特点。飞栈连云的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据6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栈道的形制和标准做法是:在河面狭窄、水流湍急、两岸壁立的悬崖峭壁上,凿出石洞,穿以横木为梁;并在相应的河身石底上凿出竖洞,插立竖木作为横梁的支撑,然后在横梁上铺上木板。人马车辆,就可沿崖由木板上通过。郦道元《水经注》中引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所说的,“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 ,就是这种形制。伟大诗人李白在不朽名篇《蜀道难》中感慨地写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由于是历代联接川陕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交通纽带,又是历代征战的重要通衢,因而也是一条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线路。蜀道沿线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遗迹、遗址和关隘要塞,已列为省级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3处之多。
        自陕西汉中西行,沿途关阁林立,路径险绝。川陕交界处的七盘关,为入蜀第一关。其下有朝天关。嘉陵江由北面夺路而来,由清风峡经朝天关流入明月峡,故朝天关有“头顶清风,脚踏明月”之说。在清风峡东岸峭壁上,可仰望2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石洞,排列为上中下三排。这就是悬空凌云的古栈道遗迹。明月峡崖壁上的栈道方孔则更大、更深、更密。这两处栈道遗迹保存完好,又在风光最佳处,可领略“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古代蜀道情景。
       由朝天关下行,过著名的石窟群──千佛崖,即到蜀门重镇广元。广元是川北的门户,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出生在这里。与县城相对的嘉陵江西岸乌龙山麓,便坐落着她的祀庙皇泽寺。该寺原名乌奴寺,传说武则天幼时曾在此落发为尼,故改名皇泽寺。庙宇依山势布局,气势巍峨。寺中有从南北朝到唐宋不同时期的6个石窟群41龛,造像千余尊,以唐代居多。这些造像雕刻精美,艺术价值高,因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正中有武则天的石雕像,为佛门圣母打扮。石像额广鼻高,神态严肃而安详。广元城西南,沿江而下,可以观赏嘉陵江东岸断崖上的观音崖摩崖造像。观音崖的造像多为观音像,故名。其中中段13龛,全是观音的各种造像。观音像造得脉脉含情,婀娜夺姿,像美丽的少妇少女,特别富有生活气息。
        蜀道上著名的关隘剑门关(图50),

图50    剑门天下雄

位于剑阁县城东北60里的大剑山。它是由砾岩构成的单斜山,其北坡陡峭,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如插天宝剑的形状,因此得名。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两崖之间设关把守,关门一闭,就很难攻入关内了,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史载诸葛亮为蜀相时,设立剑门关。后来,大将军姜维守关,使魏国大将钟会虽有10万精兵,不能越此关一步。可惜在解放前修川陕公路时,已将古关楼拆毁了。蜀道上有一条美丽的翠云廊。从剑阁东至阆中、梓潼,北至昭化,300多里的道路,过去都用青石铺成,路两边有很多古老而巨大的柏树。古柏翠绿的树冠彼此相接,枝丫交错,远远望去,莽莽苍苍,墨绿一片,像一朵朵绿色的云彩缭绕在陕间。走在这条路上,浓荫蔽日,即使在炎夏酷暑,也凉爽宜人。这条延伸在古柏长廊之中的道路就叫翠云廊。
        由剑阁而下,蜀道险路渐终。梓潼县东依梓林,西枕潼水,有“七曲山九曲水”的引人风光。沿川陕公路至绵阳,在城北4公里的芙蓉溪畔有汉平阳府君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故里在江油县城南15公里的青莲场,涪江与盘江汇合处,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故居。窦圌山是李白故乡的名山,林木苍翠,岩石壁立,其状如屏。李白有诗赞曰:“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蜀道风景名胜,点多线长,景观众多,不仅体现了四川北部山区的历史文化,也显示了巴蜀山水的壮美多姿。

3.2.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四川盆地东部介于方斗山与华蓥山之间,区内由30多条北东东、北北东向平行排列的隔挡式褶皱带所构成,背斜紧凑,形成低山;向斜宽敞,多成丘陵谷地或平原。典型褶皱地貌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谷相间,彼此平行,形成平行岭谷区地貌。这种标准褶皱地形以欧洲侏罗山区为典型,但是,侏罗山断裂很多,背斜并不标准,而每见断块山形。因此,川东平行岭谷区才是世界上典型的褶皱山地。
        这里背斜山和向斜谷平行分布,伸展300公里以上,河道也是互相平行。山岭相当背斜顶部,由硬岩构成,如华蓥山1433米,高登山1704米。向斜相当弱岩部分,每成谷地,称为坝,每为县城所在,彼此相距100—180里,故有“县过县,一百八”之语。可见岭谷平行的地形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向斜谷里分布着平原和一些由砂岩和页岩所形成的小丘,这是川东富饶的地方,有“梁平坝子新宁田”之谚,即坝子以梁平为最多(80多个)、最大(梁平坝138平方公里),田地以新宁为最好。
        长江一路上接纳了大河小溪,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奔流而下,穿过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劈开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流入丘陵起伏的四川盆地。这时的长江已经降落了近5000米的高差。在四川盆地又汇集了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几条大河,水量激增,水势汹涌,继续东流,向横卧在川鄂交界的巫山冲去。巫山为东北—西南走向,正好与长江的流向垂直。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长江像一把利斧,劈山凿石,切开巫山,穿流而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冲出三峡后的长江,一泻千里,驰骋在千里原野之上,东流入海了。
        三峡,是我国山水风光荟萃之地。让我们顺流而下,尽情欣赏三峡风光,领略一下长江切穿巫山的伟力。
        三峡自四川奉节白帝城起,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止,全长193公里。它是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其间又有几段宽谷。船行三峡,时而峡谷,奇峰涌现,水流湍急;时而宽谷,江宽眼阔,岸坡平缓,村庄田园,情趣各异。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第一峡,从奉节的白帝城到巫山的大溪镇,全长虽只有8公里,却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瞿塘峡的西口,两壁断崖直立挺拔,形似两扇大门,因叫“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这里江面最窄处不到百米,江水以极快的流速,极大的流量,奔腾呼啸,夺门而出,形成“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丽景色。如果乘轮过峡,仰望高空,云天一线,俯视江面,急流汹涌,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西口,长江北岸。据古诗文记载,唐代时这里就有白帝庙了。三国时,蜀国皇帝刘备东征吴国,为吴将陆逊所败,兵退白帝城郁闷而死。临死前,就在白帝城东南的白帝庙将儿子刘禅和国事托与丞相诸葛亮。从此,白帝城的名声流传得更广了。白帝庙建筑在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丘上,殿内仍保存着刘备、诸葛亮等的塑像,大殿两旁有整齐的碑林。从白帝庙放眼四望,瞿塘峡风光,尽收眼底。
巫峡西起巫山的大宁河口,东止湖北巴东的官渡口,绵延不断40公里,以幽深秀丽著称。(图51)

图50    剑门天下雄

它由两段峡谷组成。西段叫金盔银甲峡,东段叫铁棺峡。金盔银甲峡是横石溪附近的一段小峡谷。壮丽江边的陡崖绝壁是由层次很薄、褶皱得很厉害的石灰岩组成。在垂直的岩壁上,这种灰白色的象人字形小弯曲褶皱,从外表看来很像古代武士身披的银甲;在它的上面是浑圆形的石灰岩山顶,表面被含有氧化铁的地下水染成黄褐色,看起来像古代武士头上的金盔。故而,这段峡谷被人们叫作金盔银甲峡。所谓铁棺峡,则因长江北岸崖壁裂缝中放有黑色悬棺而得名。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巫峡中,奇妙的景色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都集中在十二峰。神女峰(图52)

图52    神女峰

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峰顶有一 突兀石柱,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屈原在楚辞《九歌》中的《山鬼》最先塑造了神女的美好形象,民间更有神女峰及巫山十二峰的种种传说。
        出巫峡东口,就进入香溪宽谷。从官渡口起到香溪镇止,蜿蜒45公里。这一段属向斜构造,香溪宽谷两侧地形与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岩性较硬的砂岩和泥质石灰岩,往往突起成山;岩性较软的页岩和泥岩,则被侵蚀成沟壑。极目四望,岗峦起伏,沟壑纵横。多年来,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根据这种地形特点,开垦出了围绕山冈的层层农田,这里是三峡地段的主要农耕区。伟大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姊归,就在这里。
        屈原,是我国广大人民所熟悉的爱国诗人。据说秭归城东北的屈家坪,就是屈原出生的地方,郭沫若同志在这里题了“屈原故里”的横额。在秭归,有关屈原的传说很多,就连“秭归”之名,也和屈原有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见其从,因名曰秭归。”
        屈原怀才不遇,遭谗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一切的希望破灭了,在这一年的夏历五月初五,怀石跳入汨罗江,以死殉国。他写下的《离骚》、《天问》、《九章》等诗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开创了“楚辞”这一文学样式。“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人们怀念着屈原,有许多群众性的纪念活动,其中“吃粽子”、“划龙船”,几乎成为全国性的纪念活动。据史书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能得者……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这可能是划龙船的来历。另据梁《续齐谐记》说,屈原死后,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许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船过秭归,到兵书宝剑峡西口,有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溪,由北向南,注入长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香溪。相传,王昭君在出塞和亲之前,曾经回家省亲,在溪流中洗脸时把珍珠掉进水中,溪水一年四季湛蓝碧透,清澈见底,且含有香气,所以取名香溪。其实,香溪的水,发源于神农架山区,经过石灰岩裂缝、洞穴过滤沉淀,“水色如黛,澄清可掬”,流至与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相映成趣。香溪千古飘香,与昭君的形象一样,流芳百世。
        西陵峡(图53),

图53    西陵峡

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到宜昌的南津关,全长大约75公里,历来以滩多水急著称。西陵峡的西段,自西向东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崆岭峡三段峡谷,前两峡都因形似而得名。“兵书”相传为诸葛亮藏之秘府的兵书,实为悬崖时缝中古代悬棺遗物,“宝剑”为一上粗下尖的石柱。崆岭峡内有著名的黄陵庙,供奉大禹。
        西陵峡东段由灯影峡和黄猫峡组成。灯影峡内,石壁峭立,河谷紧束,南岸马牙山顶有状似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四块巨石。夕阳西下,师徒四人仍在风尘仆仆,加紧赶路,恰似灯影戏幕上的剧中人,因而把这段峡谷叫做灯影峡,别有风趣。
        南津关是三峡的尽头。长江从这里咆哮而出,进入“极目楚天舒”的江汉平原。江面展宽,水势平缓,千舟竞发,百舸争流,显示出另一番繁荣景象。
        三峡如同一个山水画廊,令人兴奋,令人陶醉。如此壮美的三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我国的华南地区长期浸没在海底。现在在西陵峡一段的石灰岩中,有很多古生代时候的珊瑚、层孔虫、苔藓虫等低等海生动物的化石,足以证明三峡地区曾经长期为海。
        直到距今约1.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末,剧烈的地壳运动,即印支运动,使我国华南地区隆起成陆,基本上结束了我国北陆南海的局面。但是当我国东部的华南、华北连成一片古陆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随着印支运动,海水大规模地从青南、川西、黔西和桂西一带退出去,古地中海缩小,横断山脉升起,云贵高原也初具规模了。那个时候,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与现在的西高东低正好相反。华南地区还残留下几个大湖,按今天给它们起的名字就是:湖北湖南的云梦泽(湘鄂湖)、四川的巴蜀湖、川西滇北的西昌湖和云南的滇湖。几个大湖被一条长水串联起来,构成古长江的雏形。不过,这条古“长江”是自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
        海水退出了三峡地区。当时的三峡地区虽然未形成巍峨的高山,但已初具规模的出露在巴蜀湖和湘鄂湖之间。
        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是我国地史上一次更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到了7000万年前,由于燕山运动产生的巨大挤压力,使三峡地区厚厚的水平的岩层挤压得弯弯曲曲,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波涛一样。这种波浪形弯曲的岩层,在地质学上被称为“褶皱”。其中岩层向上凸出的那一部分叫背斜,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三峡地区的巫峡和黄陵就是三个背斜,三背斜之间就是向斜。巫山高高耸起,把古长江分为两个水系,向东流入湘鄂湖的是东部的古长江,向西流入巴蜀湖的是西部的古长江。巫山成为它们的分水岭。
        燕山运动以后进入了新生代时期。在地壳运动相对平稳了一段时期之后,又开始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此时距今约4000万年。我国西部地区急剧上升,古地中海最终消失,形成了气势雄伟的高原、起伏险峻的山地和幽深的峡谷。而东部地区上升稍缓,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于是,祖国大地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为大江东去奠定了基础。
        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也在不断上升。三峡的背斜部分在不断的弯曲和上升过程中,其顶部最容易形成一些张性的裂隙,风吹雨打又使这些裂隙不断扩大变深。江水也随着这些裂隙不断下切。天长日久,在这些又高又陡的背斜山中逐渐形成了又深又狭的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都是在坚硬的石灰岩背斜中形成的。其中西陵峡一段,在千万年以前曾经是三峡中升得最高的山峰,是一个最大的背斜。历经了千万年的外力作用,背斜隆起部分终于一天一天被蚀平,其中庙南宽谷一段竟成为三峡中最低平的一段。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中叫做地形倒置。而三峡中的大宁河宽谷和香溪宽谷,则是在向斜部分形成的。因为向斜河段出露的是岩性比较松软的泥岩、页岩和砂岩,长江流至这里,便容易向两侧扩展形成宽谷。江水把三峡切穿,东西古长江就连通一气。由于巫峡的东坡陡而西坡缓,东部古长江就把西部古长江的江水夺了过来。自此,长江自西向东不复还。
        三峡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后,一直在缓慢的上升,至今尚未停息。在三峡地区海拔1000米高的一些山岭上,还可以看到过去地质年代中在湖底遗留下的卵石和水生动植物的化石。根据现在的测量,黄陵背斜每年还上升2—4毫米。这样的速度虽然很难以觉察,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比如几百万年甚至于上千万年,上升的幅度也就非常的可观了。而自然界的水又总是往低处流的。因此在三峡升高的同时,河水会不断的下切,久而久之,将三峡开凿成了如此险要陡峻的峡谷。
        在三峡两岸的石灰岩山体中,还可以寻见不少溶洞。这种溶洞主要是由于水溶解了石灰岩而造成的。在西陵峡特别多,有将近200个较大的溶洞。其中大的,深邃莫测,像巴东的无源洞,有人进去走了几个小时,还不见终点。科学工作者发现三峡的这些溶洞,有规律的分布在五层不同的高度上,这也说明三峡是处在不断的上升过程中。
        其实,这些溶洞也是三峡地区有待开发的丰富旅游资源。像南津关的三游洞,自从唐代时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同游以及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游以后,名气大振,成为三峡中旅游风景点。在三峡的一些溶洞中,还发现了穴居时代古人的遗物和约2000年前的棺木,这些棺木高悬在绝壁上的缝隙或溶洞中,肉眼可以望见。但是至今人们还不能想象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棺木放入近百米高的绝壁之上的。神秘的三峡,还有许多谜,有待于人们去探索。
        长江以磅礴的气势,冲出三峡,河面高程急剧降低,江面由200米宽度一下子拓展到2000米。三峡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之富,世所罕见。多少年来,人们盼望能筑坝造水电站,让长江的水能发挥巨大作用。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动工,1988年建成。经过18年的漫长奋斗,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含有2座巨大河床电站、3座巨型船闸、27孔可泄11万立方米秒的泄洪闸、15个冲沙闸和10里长的“地下大坝”帷幕、排水廊道组成的拦江大坝,傲然横卧在莽莽大江之上,成为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的水上长城。大坝内,形成一个400里长、库容15.8亿立方米的峡中平湖,把长江三峡险段变成畅通的黄金水道。
        长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同时并存。长江每年因降雨多而百川汇于其中,给两岸人民造成的洪涝灾害,史不绝书。要兴利除弊,既要充分利用长江巨大的水能,又要千方百计的根除其洪水灾害,为国为民造福。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有过开发长江三峡水利资源的设想。1992年3月,国务院向第七届全国人大送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梦想70余年,调查50多年,论证40个春秋,终于划上了句号。
        三峡工程毕竟是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它由坝顶总长1983米、顶高185米、最大蓄水高程175米、相当于60层摩天大楼的大坝和由总计1820万千瓦的电厂以及包括船闸、临时船闸、升船机三个部分的通航建筑物,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坝。整个工程静态投资近千亿元,动态投资2000亿元。要改变奔腾千古的长江水流,要在8万立方米秒的流量和60米水深的滔滔大江上修建大坝,工程量之浩大,工程之艰巨,举世无双。三峡工程建设者,决心以“一流工程、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来建设三峡,让三峡工程成为现代文明的里程碑。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下午15时30分,继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中国人民第二次截断长江,滔滔江水,驯服的沿着导流明渠奔腾东去。大江截流胜利实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史上的一个壮举。大江截流成功,是长江三峡工程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标志着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并转入二期施工。2003年  月  日,三峡蓄水至135米, 峡外的主要景点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名山鬼城、白鹤梁水文题刻;峡内的古栈道、摩崖石刻、屈原祠、昭君故里等44处景点,都将因水位抬高而部分或全部被永久淹没。对此,有关部门已作了保护的计划,张飞庙、屈原祠都将拆迁,移往别处。重庆市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为三峡申报“世界遗产”。不过,三峡胜景犹在,雄、奇、幽的风采仍能基本保持,无损于其旅游价值。库区水位升高后,交通便利,一些昔日藏伏深山老林而不大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将被开发利用,为三峡增添新的景点。(图54)

图54    高峡平湖

        长江三峡工程,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实施的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三峡电站装机容量,初步设计审定为1820万千瓦,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机组。三峡大坝如果建成,除输出巨量电能以外,还可免除长江中下游百年一遇的洪灾,以及洪水中无法补偿的大量人畜死亡、交通中断及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从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各省每年防洪的被动局面。此外,还可彻底改善长江航运条件,扩大水产养殖面积,为中线南水北调提供条件。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