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巧梭慧针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初步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初步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500       发布人: 长江文化

        长江西源于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便其大部分地域气候成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湿季分明为其气候的基本特征。夏季,中、低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使长江流域温高、湿润、多雨。冬季节性则盛行偏北风,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控制全流域,天气寒冷、干燥、少雨。
        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理地势环境复杂,各地区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长江干流从江源至湖北宜昌为上游地区,今长4 500公里,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河道经过高原山区和盆地。
        长江上游为高原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气压低、日照长、辐射强和多大风;金沙江、雅砻江所流经的横断山脉地区,地势高差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四川盆地因北部有秦岭,南部有云贵高原,北风和南风侵入都不如中下游地区强烈,季风气候不如中下游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为其气候的主要特征;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向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区,湿而不涝,干而不旱,雨稠风轻,温和湿润。
长江冲出了三峡,“其流奔放肆大”,从宜昌南津关到安徽湖口,是为中游,今长938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以下至长江口为下游,今长835公里,流域面积13万公里。长江中游与长江下游都有冲积平原,逶迤相接,合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河道蜿蜒,土地肥沃,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较低,冷暖空气北下南上,一路畅行无阻,东亚季风活动非常明显,气候四季分明。
        得天独厚且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加上丰沃的土壤、地质条件,使长江流域也是一个植被物种十分丰富的地区。长江流域处于暖温带到热带的过渡地区,除具有亚热带本身所特有的植物种类以外,还汇集了暖温带、亚热带以及青藏高原高寒区相当的成份,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在中国植物3 980个属近3万种种子植物中,约占属的2/3和种的1/2。
        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除了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外,也非常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是从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逐渐向长江下游和黄河流域扩散、迁徙的。特别是1965年5月,在元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的褐色粘土层中出土的元谋猿人化石,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年代为距今170+±10万年,是迄今所知我国境内最古老的直立猿人。元谋猿人的发现,表明早在100多万年以前长江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相继发现了发展序列清晰、遗物丰富、文化面貌清楚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汉口文化等等,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949年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寥若晨星。除20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杭州湾地区的良渚镇发现了几处类似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址及遗物、南京附近发现了含几何印纹陶的遗址外,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可以说是一片处女地。
        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学家加强了对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掘与探索,相继发现了一些特色分明的考古遗址,并由此分别命名了青莲岗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等考古学文化。相对而言,这一阶段,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仍不如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发达、丰富,所以,当时有的学者指出:
“(长江流域)从猿发展到人,石器工具的出现,可能并不比黄河流域为晚。但是,进一步战胜了自然,从渔猎采集经济进到有农业和家畜的新石器文化,长江流域可能较晚”。(引文)
        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广袤区域内相继发现了上海青浦崧泽、湖北郧县青龙泉、江西修水山背、江西修水万年洞、湖南澧县彭头山及河姆渡、草鞋山、圩墩、寺墩、张陂山、罗家山、马桥、薛家岗、青墩、福泉山、反山、瑶山、红花套、关庙山、桂花树、王家岗、季家湘、七里河、毛家山、三元宫、划家岗、度家岗、丁家岗、汤家岗、车轱山、岱子坪、献冲等一大批重要的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使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文化内涵丰富、特色分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耳目一新。
长江流域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证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文明是与黄河文明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区域文明。较之黄河文明,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文明在稻作、蚕丝、麻纺、髹漆、治玉及干栏式居所等6个方面更是独擅风骚,领先同侪。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