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斥巨资编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的举措,是本书得以形成的
契机。书稿即将付梓时,我想就几个问题略作说明。
第一、本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撰写,其中论的分量要轻一些,史的色彩要重一些
,这主要是为适应一般读者增加美术知识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
长江流域的美术流变与中国美术史的进程并不能完全套合,我们只能基本按照而
不能完全按照中国美术史的线索,来探讨区域美术的发展变化。所谓基本按照,
是因为长江流域的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有机部分,它的发展不可能逸出中国
美术发展的主流;所谓不能完全按照,是因为长江流域的美术有自身的特点,它
的发展受诸多地域因素的影响。所以,秦作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本书中没有
专门的章节,西晋也未辟专门章节,而盛世隋唐、乱世五代又并为一章并侧重于
五代等等,均是根据区域美术发展的实际状况所安排的。
第二、中国美术有漫长的发展历程,起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民族就有了自
觉的美术创造,经过数千年的演进,至魏晋,现代人熟悉的一些美术样式和科目
才开始出现。对其追根溯源,过去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无实物证据。至20世纪
下半叶,由于考古学提供了大量资料,中国美术的流变呈现出基本完整的发展连
环。可见,汉代以前的美术是中国美术,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美术的重要部分。所
以,本书不仅将这些资料纳入,而且占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
先秦美术中,本书又用了较多的篇幅阐释楚国的美术,即东周长江中游的美术。
这不仅仅因为楚国是东周时期第一大国,其文化以强大的辐射力,形成较广的覆
盖范围,在文化发展趋势上起着主导的作用。重要的是,这时期是中华文明初步
成型的阶段,长江流域在这时的美术创造体现了何种文化意义,是需要特别提出
并加以重视的。
第三、这里的长江流域是一个文化的区域,它的范围不等于地理上的水系。所以
,文化的区域只能大体对应而不能拘泥于地理的范围。基于这一认识,本书确定
描述、讨论的美术事像。需要具体说明的是:1、中华民族的主流美术,主要在金
沙江以下流域展开,鲜少扩展到金沙江水系以上。由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本
书所叙述的美术事迹,不涉及金沙江以上地区;2、政治与军事的扩张与收缩,势
必影响文化的辐射与内敛。故而,有些美术作品并不一定在长江水系以内,却属
于长江文化的范畴。
近十几年来,区域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以长江流域为对象,研究超大
区域文化现象的工作还刚刚开始,虽有经验可资借鉴,但并不多。另外,长江文
化的发展与周边文化,尤其中原文化的交融分不开。所以,长江文化研究实际上
是中华文化研究的深化与细化。如果不能胸罗中华文化这个全局,长江文化乃至
于长江流域的美术研究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由此可见其工作难度。
笔者学力有限,承担这个任务显然力不从心,虽然在长航集团这一了不起的举措
之激励下,书稿得以完成,但错误一定不少,故真诚地希望方家指出和帮助。
陈木保先生审阅了全书,不仅对书稿提出一般性修改意见,而且对全书结构的调
整,也给予了有益的帮助,甚至协助笔者核查史料,使本书避免了不应有的错误
,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动。
金陵先生、叶俊青先生为本书提供了部分图版,金陵先生还帮助制作了部分图版
,在此,笔者一并敬表谢忱。
作 者
2003年3月3日于武昌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