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文化大系 >死也非死

死也非死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368       发布人: 长江文化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为人类。先有个人的生死,才有人类的长存。
        个人是人类进程接力赛中的一个步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极其短暂的时段。子有父,孙有祖,今日是子,明日是父,此时为孙,彼时为祖。人之贵,就在于活着有事功于社会,死后留血缘于人间。舍此奚是!



1.1

    生来死去总关情    

        植物圈内,花开花落,叶绿叶黄,随着季节的转变演绎一年一度的枯荣。动物群中,鸟哺雏,牛舐犊,似乎表现出爱护新生命的本能;当其面临死亡时,其鸣也哀,其容也戚,好像也流露出某些死前的悲伤。但是,它们毕竟是没有灵性(或曰少有灵性)的,徒此已矣。
        人,则不然。
        人,为万物之灵,打从自我意识苏醒那天起便是人中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须要在生活、学习、工作诸多实践活动中锻炼体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在求生存求发展的人生旅途上,也必然会经受许多风霜雨雪,遇到许多关隘险阻。然而,人们往往能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取得突破与成功;惟独在死亡面前难以遂愿。俗话有言:“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渴望长生是人们极其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则嫦娥奔月的上古神话说:大英雄羿,上射十日,下除六害。住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赐他不死之药,其妻嫦娥偷吃后,得以飞奔月宫。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反映了人们长生的幻想和追求。秦始皇令徐福率500童男和500童女,到海外仙山寻访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起章台,铸造高达70余米的铜人,捧铜盘玉杯,收集灵霄之露。对秦皇汉武的长生追求,过去往往多有贬词。但如真正评估这些人事的话,则有其是,也有其非。追求的努力应予肯定,只是从一己之私出发。
        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了,医疗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增加了。往昔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推进到“人活七十不为奇”,“七十小弟弟,六十不要提”,不过八十不敢言老的时代了。人们长生的努力已有重大进展。然而,“万岁,万万岁”,何其缈茫!
        人的生命是何等奇妙的现象啊。
        不管人们怎么不愿意或不敢相信,现代科学早已明白地确证: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从出生之日起,每个人就不可避免地一步步向生命的终点走去。来日可数,去者不可留。一世人生,“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南宋诗人范成大一语说绝: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生命是短暂的,死亡却意味着消失。短暂的生命最终敌不过消失的死亡。于是,人们意识到了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局限性也永远无法突破。
        人生历程对大多数人来说,总是这样:既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恐惧。惟有那看到生死真谛,对“死”大彻大悟、乐天达观之人,才能做到视死如归,泰然处之。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的老庄思想。《庄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在庄子看来,生,是从“无”来;死, 是向“无”去。就像四季交替一样,活着的人何必为此哀伤呢?迨至东晋,又有大诗人陶渊明死前自作挽歌三首,令亲友在其出殡时歌唱,其中一首写道: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者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