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文化大系 >道教源起

道教源起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357       发布人: 长江文化

1.1.1
    历史勾沉    

        道教初创于东汉中后期,有它深厚的历史背景。
1.1.1.1
矛盾尖锐的东汉社会
        东汉初期,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和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生产萎缩,人口锐减,社会凋蔽。光武帝、明帝、章帝将恢复生产、稳定秩序放在首位,社会渐见安定。然而豪强依恃其政治特权,兼并土地,肆无忌惮。章帝舅窦宪恃宫掖声势,以贱直夺沁水公主园田。公主园田尚被侵夺,一般投告无门的农民当然更无保障。据荀悦《除田租论》载,东汉“豪民占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疯狂的土地兼并,不断地促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史称“黎民流离,困于道路”。连光武帝也承认百姓怨气满腹,明帝也承认百姓怨结。当时社会矛盾在激化,人民群众的怨愤在增长。
        从和帝开始,在豪强地主势力几乎不受限制地迅速发展的同时,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寄生在皇权肌体上的一对毒瘤——外戚和宦官两种势力。他们时而相互勾结,立帝废帝,为非作歹;时而互相争斗,交替专政。总之,政治极度腐败。外戚、宦官在争权夺利的同时,都穷奢极侈,大肆搜刮财富,掠夺农民土地。桓帝的外戚、大将军梁冀竟然霸占洛阳周围上千里的地区,充作自己的园苑。他还掠夺人民作奴隶,多到数千人。梁冀一家的残恶贪暴,引起了公愤。梁冀的两个妹妹——皇太后和皇后死后,他失去了靠山。在一群宦官的策划下,桓帝消灭了梁氏势力,没收梁冀的家财,拍卖后所得等于当时全国半年的租税收入。
        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东汉中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广大农民在赋税、徭役的层层重压下,一部分沦为依附于豪强地主的佃农或雇工,受着更为残酷的剥削,一部分沦为农奴或流离失所,处境极为悲惨。加上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更是无法生活。如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郡县遭受水灾、蝗灾,有几十 户倾家荡产,流浪在外,饿殍遍地,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于路,甚而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马克思说过:“有苦难的地方就有宗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页,人民出版社,1972。        

正是造成人民深重苦难的那个社会,给宗教提供了生存的气候和土壤。一方面,倍受压榨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局限,生产力水平低,科学知识十分缺乏,他们无法理解苦难的根源,他们渴望摆脱苦难,但又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就常常幻想有一种超人间的力量来伸张正义,于是就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神秘而邈远的神灵身上,企图借助一种宗教超越自身的苦难。另一方面,在深重的社会危机面前,统治阶级对自身政权的前途感到忧虑,极力希望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扬君权神授,消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人民反抗,维系摇摇欲坠的统治。同时,统治阶级也希望求得延年益寿之方,以期长生不死,永远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在这几方面的条件下,宗教的产生,就成了客观的社会需要,也就是说,汉代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宗教需求。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