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公元前506年生于越国诸暨。公元前494年,她的祖国在吴越争霸中遭到灭国之灾。为了越国的复国,她被“贡”入敌国吴国。她以她的美丽成为吴王妃,构筑了越国复国灭吴的另一条战线。她以她的美丽和忧郁作为武器,在成功实现复国灭吴之后,随即不知所终。
1.1
若耶溪边浣纱女
西施在中国历史文化传说中的第一次露面,是一个劳动的场景,少女西施在一条河边“浣纱”,就是洗涤一种被称为“苎萝”的纤维布料,或者是洗涤用苎萝做成的衣服。
西施浣纱的这条河流,河水是清澈的,河里有很多的鱼。有人说这条河流是“若耶溪”,有人说是“浦阳江”,实际上若耶溪是浦阳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会稽山的若耶溪,在苎萝山附近汇入浦阳江的中游。
若耶溪流域内,有一个古村,叫做“若耶村”,村里的居民都姓“施”。若耶溪从若耶村中穿过,把这个村庄一分为二,西施就出生在这个古代村庄的西半部分。
西施的出生日,传说是一个中秋节。
传说中的这个中秋节,有一个以打柴为生的男子,在卖柴归来后,来到若耶溪边,因为他的妻子正在溪边浣纱。他看见天上突然落下一颗发光的明珠,击倒了他已经十月怀胎却仍在劳作的妻子。他把妻子抱回家,妻子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后来被称为“西施”。
历代的文人史家,根据史料对西施的出生年份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公元前506年。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处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春秋后期,诸侯还在争霸,但这种争霸已经由以“立威”为目的的“耀武扬威”,变成了以“吞并”为目的的“掠地灭国”,其时,吴国在吴王阖闾及其大臣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之下,进入了吴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就在西施出生的这一年,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另两个小诸侯国蔡国和唐国,起三国之军,在阖闾、伍子胥、孙武的指挥之下,奔袭当时人口最多、地域最大的诸侯国楚国,居然五战五胜,攻陷楚国都城郢都。吴军在楚国郢都,一是“以班处宫”,就是“以尊卑班次,处楚王宫室”,享用他们的器具,包括强奸他们的女人;二是“鞭楚王尸”,其时,因听信谗言而杀死了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已经死了,吴军掘墓鞭打平王尸体。如此种种胡作非为,使楚国王族受到了空前的侮辱,当然也给楚国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吴国与越国,是当时长江下游地区两个最重要的诸侯国。越国历来与楚国亲善,在此后楚对吴的复仇过程中,越国始终与楚国站在一起。所以,当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正想着称霸中原之际,越王允常乘吴王阖闾远征,本土兵力空虚,一举占领了吴国国都姑苏。
对此,吴王阖闾视为奇耻大辱,令太子夫差继续攻楚,自己率军伐越。
公元前496年,吴越之战爆发。吴越对垒于榫李(在今浙江嘉兴),这时,勾践刚刚继承了其父允常的王位,在吴国实力大大超过越国的情况下,勾践想出怪诞之计,他组织了一个“敢死队”,让队员们手持利剑,冲向吴营时高喊:“冒犯上国兴师讨伐,愿以一死为越王赎罪!”随后,所有的敢死队员一个个自刎身亡。这一血腥场面,把吴军惊憾得不知所措。就在这一刹那间,金鼓齐鸣,越军排山倒海冲杀而来,杀得吴军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中毒箭而伤了手指,回到姑苏不久就死了。其子夫差继位吴王。这一年,西施10岁。
此后,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发誓要报杀父之仇。他在国都姑苏城为父亲修建了一座大陵墓,就是现在的苏州市郊的一大旅游景观——虎丘。据说,在修建好陵墓后几天,有人见到一只大白虎盘踞于墓冢之上,“虎丘”由此得名。夫差为了给父王“报仇雪恨”,拜伍子胥为相国,在太湖操练水兵,在姑苏灵岩山设立“射棚”练骑射之术。夫差还指定专人提醒自己不忘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在夫越(今浙江绍兴北)打败越军,越军退守会稽山。越王勾践求和,夫差准和,并把越王勾践与越国大臣范蠡作为人质留在吴国为奴。
传说西施的父亲就是死于这次战争的。这一年,西施12岁。
此次战后的越国,社稷倾覆,宗庙荒败。男子应征入伍者,大都有去无归;赋税、徭役沉重,百姓饥寒交迫。 熊文祥在他的著作《西施》中,引译了一首越国民谣,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越国人民作为“亡国奴”的生活情状:
鸱鸮,鸱鸮!
你已经抓去了我的小鸟啊,
就别再毁我的窝巢!
搭起这窝巢啊,用了多少辛劳,
叼来芦苇啊,又垫上了茅草。
我们一家啊,是多么恩爱和好!
生下一堆孩子啊,都在这窝巢。
你已经抓去我的小鸟啊,
就别再毁我的窝巢!(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