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秀数衡山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1,008 发布人: 长江文化
衡山,为我国五岳中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之畔,北起长沙市湘东岳麓山阳回雁峰。南岳衡山,巍峨壮丽,气势磅礴。在五岳之中,有“恒山如行,岱山如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之说。若将衡山比作一只偌大的朱鸟,它的主岳,它的翅膀则是向南北舒展。(图24)
图24 衡山春色
南岳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方圆400公里,沿着湘江的走向逶迤,横跨8个市县胜水佳,计有72峰、10洞、15岩、38泉、25溪、9池、9潭、9井、8绝等胜景。又因、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成为一座多姿多彩的生物宝库。据调查,森林面积达3000有树种600个,草木植物800多种。“行尽千山与万山,衡山更在碧云间”,故南岳岳独秀”之誉。
衡山历史久远、传说炎帝、祝融、黄帝和虞舜、夏禹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后王的封禅、佛道千年的香火、文人名士的登临,更在它的山山水水间留下无数人文景观。(图25)
图25 衡山藏经阁殿梳妆台
10.1
南岳独秀
10.1.1
雄踞南天
南岳独秀,秀在何处?秀在无山不树,无山不绿。那连绵起伏、俊美飘逸的竞秀、层峦叠翠的景色,以及梵宇绀宫、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和文人墨客留下乃至流泉的琮琮和飞瀑的轰鸣,构成南岳的立体图画和交响乐。
徐灵期在《南岳日记》里写道:“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名朱陵太虚之天,赤帝馆其巅,祝融宅其阳。……”登巅眺望,东有湘江九曲如练,南有五岭有雪峰矗立如屏,北有洞庭浩淼似海。明人邱麟游罢南岳,激情赞叹:“一观观止矣!”同旅行家徐霞客发出的“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叹何其相似!
南岳,山峰错落,寺院棋布,岩壑深幽,林木茂密,烟雾云海,历来是旅游胜地。人们把南岳风光概括为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如果加上磨镜台之幽,试心石之险,大禹碑之古,南岳庙之雄,则堪称为衡山八绝。
南岳,历史悠久,神话和自然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相传,在我国古代长个很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在炎帝的身边,有一位很有才干的大臣祝融氏以火施化”,炎帝命他为“火正”官,主管火务,又因他熟悉南方情况,炎帝重任,派他主管南方事务。他在主事期间,曾以衡山为“栖息之所”,并祭死后,人们把他葬于衡山最高峰,峰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祝融峰。以它为拱的72峰,统称南岳衡山。
72座山峰散布在衡阳、衡山、衡东、长沙、湘潭诸县,方圆800里。分布于祝6峰,峰后者有13峰,峰左者有12峰,峰右者有19峰,峰东者有6峰,峰北者有有1峰。其中高峰有5座(祝融峰、紫盖峰、芙蓉峰、石廪峰、天柱峰)。
10.1.2
峰名由来
南岳72峰,峰名由来如下:
一是由古迹而名——祝融峰、赤亲峰是因纪念为政以德的“火正官”祝融氏峰是因为黄帝的妻子嫘祖的坟墓在这里。白马、金简峰是因大禹治水来过这里地以求金简玉书而名。
二是由传说而名——灵禽峰是传说唐薛幽居这里,一天,忽然有群鸟飞过上相间,鸣声象琴声优美,尔后栖于峰上,故此而名。文殊峰是传说唐宣宗太子望见峰上五色阳光里有个弥陀和尚,以为是文殊现身,故此而名。惠日峰传说帝赐一高僧道号叫惠日而得名。采霞峰是齐朝一隐士栖居衡山,不食五谷,专而得名。驾鹤峰是因为有尹真人驾鹤升仙的传说,取驾鹤名。
三是因地形而名——天柱峰是形状象天柱撑起碧空。芙蓉峰是取其姿如俏丽因其状如廪库。莲花峰形似莲花绽放。香炉峰、掷钵峰貌似香炉、蒸钵。耆闍峰形似老人。
四是因景色而名——碧云峰因山顶经常升腾蓝色云气。吐雾峰因为它经常有山谷回升,象吐雾状。晓霞峰因其凌晨就有红霞缭绕。
五是因地名而名——朱明峰、白云峰是从朱明洞、白云洞派生而来。
六是因地域而名——喜阳峰是因为在祝融峰之阳,最早迎接太阳。岳麓峰是的足部。回雁峰是因为北雁南飞至此不再南翔。
七是由物产而名——白石峰因其出产白石。灵芝峰(即紫盖峰)出灵芝草。巾色杜鹃花,远看象姑娘的头巾。
八是由谐音而名——狮子峰形状象柿子,山里人叫柿子峰,被呼为狮子峰。一墩埠,山云至此不再东行,故名止云峰,而易名紫云峰。峋嵝峰俗名钩头峰。
10.1.3
佛教圣地
据《南岳志》载:三皇五帝,炎帝居南方。衡山是五岳中最南边的一岳,故记·王制》疏:“岳者,何岳之,为言诵也,诵功德也,必先于此。”实际上帝王巡狩疆土、封禅祭天、显示武功的产物。又据研究考证:五岳制度始于汉是历史上最热衷于封禅的皇帝,他不辞劳苦一一涉足五岳名山,创制汉朝封禅封安徽霍山县天柱山为南岳。隋文帝时改湖南衡山为南岳。自唐代起,五岳地宝五年(公元746年),唐玄宗封南岳为司天王。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封南岳为帝。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尊南岳为神。此后,不仅在南岳大,塑神像,拜岳神,还出现南岳名山僧占多的局面,特别是随着佛都在我国的是遍布寺、庙、庵、观,是我国佛教丛林和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在南岳镇就有供奉岳神。镇东南方有祝圣寺。半山密林深处有号称“六朝古刹,七祖道场”有日本佛教曹洞宗的祖庭南台寺,有晋代被封为“南岳夫人”的道姑魏华存诵观,有被道家称为第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有山高、石奇、泉清、树古的高台深山幽谷,月明风清的方广寺,有因明太祖所赐大藏经而得名、风景清雅的藏松、枫、柏交相掩映的广济寺,有虬枝巨干、玉兰芳香数里的铁福寺等。
10.2
南岳四绝
10.2.1
祝融峰高
祝融峰,为南岳最高峰,海拔1290米,是南岳“四绝”之首。“鸡鸣夜起,见海门,云水皆赤,倏忽异彩。日轮荡漾,若浮若沉,稍之奋涌而起,光辉夺人对观日出景象的生动描写,有待于游者亲临鉴赏。历代诗人,吟哦不已,宋融峰》诗曰:
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驾仙桥。
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
螺簇山低青霭霭,线拖水远绿迢迢。
当门老桧枝已长,绝顶寒松叶不凋。
……
祝融峰,是因纪念上古祝融氏而得名的。祝融峰是以德育人,以乐感人,以,人们尊之为火神!黎光对祝融之高,作了形象的描写。诗云:“撑起天南壁。岩边飞鸟断,衣上白云生。江海一痕壁,乾坤双眼明。人来霄外汉,都觉俗采用比拟的手法赞扬了祝融峰的雄姿。
祝融峰有祝融殿,原名老生殿,仅有一小石龛。明万历年间建祠,清乾隆十六1年),改祠为殿。光绪七年重修。殿上有“圣德重华”的楣额。因地势高、风花岗岩砌墙,铁瓦盖顶,殿宇凌风傲雪,巍然屹立在绝顶的巨石上。殿后有望高耸的危岩,上有“天根月窟”、“乾坤胜览”、“山矗天止、云起峰流”,尊峙寰中”等石刻,字迹清晰可辨。
祝融峰四天遮栏,视野开阔,登上峰顶极目眺望,北面洞庭,水天一色,若群峰罗列,如障如屏;西面雪峰山顶,云雾缭绕;东面湘江蜿蜓,有如银链玉,则目空一切,惟我独尊。俯瞰众山,则“尽皆小我”,千万种描绘不尽的形。唐韩愈的诗句:“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山翁爱山不肯归,底……”更是祝融峰的生动写照。
10.2.2
方广寺深
方广寺在唐镜台西13公里的莲花峰下。这里古木森森,银泉淙淙。莲花峰有莲花瓣瓣,方广寺处于莲蕊平旷之地,巍然屹立,昔人有“寺在莲花里,群峰韵。此寺不但深入南岳之腹地,且又居于深壑之中,其深邃幽静可以想见。
方广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正殿内原悬宋徽宗题写的“个大字,南岳十八高僧之一慧海曾以此为道场。方广寺中为正殿,殿后石蹬陡祖师堂。寺前,小溪不远处,遗迹甚多,有飞来钟,有慧海和尚的补衲台、洗存,石刻尚清晰。张博读书处的“啸台”和谭元春书写的“恋响”,刻于路旁识。寺上约一里许为狮子山,山麓有枫林、杉树,其它林木间杂,显得十分茂,枫叶火红、杉枝墨绿、松针苍翠,绿荫覆被,不见天日,置身密林,分外清涧,涪中石长逾十丈,宽约二、三丈,泉从上面流淌,摺叠成瀑布,注入深不声若钟声般悦耳。水从潭口溢出,迂回曲折,触小石,又若寺磬频敲。涧溪流,中间隔一涧石,为游人题刻提供处所,历代文人,题咏甚多。
顺溪而下,有许多珍奇稀有树木如横石杉、银雀、香果树,其中有一株娑罗上石罅中,粗约五、六尺,高三丈左右,已有数百年树龄。岩下有娑罗泉,以入僧厨,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带泉水清洁,味甘可口。有悦耳赏心之美的湘江水源头,也出于这里。此外,附近的石涧潭下有黄沙、白沙、黑沙三个瀑布。著名,人称为黑龙潭。潭瀑不见底,水呈苍黑色,然后形成高达二丈、宽一丈壁上折叠飞流直下,声震如雷。潭上有听花鹿及龙王庙,深潭石壁上有宋徽宗“海南龙湫”四个大字。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曾避兵祸在方广寺隐居二、三十年,著有《莲花峰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曾捐助修寺宇,后又将其父葬于附近的潜圣峰,题为”。
寺外右侧,有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张栻的二贤祠,祠内有嘉会堂、雪霁堂朱熹等于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秋天,到此游览,曾与林用中3人在7天之中首,传为南岳佳话。
方广寺因风光秀丽、幽雅,来此游览者甚多。正如前人所云:“不到祝融,不入方广,不足以知其邃”。
10.2.3
藏经殿秀
藏经殿距南岳镇20华里,座落在赤帝峰下,北靠祥光峰,隐于密林深处,临貌。殿宇全部是金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覆盖,殷红色的丹墙,在阳光的照耀下富丽端庄,有如仙山的“琼楼玉宇”,故享有“藏经殿之秀”的盛名。(图26)
图26
相传藏经殿是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佛教天台宗三世慧思禅师所创“大般若禅林”,后因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大藏经存放于此而得名。藏经殿在明火烧毁,修复后改名普光寺,后因在祥光峰下,曾改名为祥光寺。现存殿宇系,仍袭用旧名——藏经殿。
藏经殿正殿宏敞,神座下面有汉白玉石雕图案——正面是“福禄寿”三星阳,逼真传神;神龛上雕刻着精致的双龙戏珠,侧面是透光的花雕;中间神龛端坐着毗卢那佛像,其中大的一尊高1.33米,重290公斤,全身鎏金,肃然、垂,此佛像乃是1980年泰国华裔彰任偕、欧阳愚夫妇所赠。
藏经殿四周有云舒霞卷的苍翠奇峰,有古木葱茏的林海碧波,有淙淙不绝的万紫千红的奇花异木。据植物学家考察,在这1平方公里的花园内,竟有500多殿后一株500年前的白玉兰,花开之时,隔山闻香。殿右有摇钱树、连理枝和树,枝干蟠曲。千百年来,这一片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增添了藏经殿的秀色。
10.2.4
水帘洞奇
衡山多泉、溪、潭、瀑等水景,其中最令人叹绝的是位于紫盖峰下的水帘洞,相传为道教朱陵大帝所居住,故又称为仙人洞。因此被道教封为三十六洞之地。
据《南岳志》载,“南岳七十二峰无弗泉者,惟水帘瀑,为南中绝胜处。庐,天台之瀑高而寒,雁岩之瀑逋而峭,而水帘之瀑兼而有之。
水帘洞的水,由紫盖峰分支而来,经山涧汇入石洞,洞宽二、三丈,深不可下,水满溢出,形成20余丈飞瀑奇观。由于石壁间有一“横石塞其间”,因而,瀑泉洒落如数叠垂帘,飞瀑而下,远望若凤舞银纱;瀑泉喷上石磴,水被磴,喷珠跳玉,银花夺目,寒光刺眼。
人们赞美水帘奇观,更在于它的内涵精神。水帘洞的源头一出山洞,便有向大海的意愿,一任折成瀑布或摔成粒粒银珠,或破或碎,其志不改。宋真宗时曾有水帘洞歌吟——
“洞门千尽挂飞流,玉碎珠帘冷喷秋。
今古不知谁卷得,经萝为带月为钩。”
这首诗形象地写出水帘洞之奇。洞壁上保存了大量唐宋以来的石刻题词:如”,“朱陵洞天”,“飞琼溅雪”,“天下第一泉”,“夏雪晴雷”,“高山为水帘洞壮色不少;还有明朝的“冲退醉石”题刻,相传四川成都有位著名的神宗朱翊钧屡次召见,他都辞召不应,最后皇上赐号“冲退居士”。章誉来游水帘洞的奇光、异色和怪响所陶醉,流连忘返,遂携来琼酒打开,坐在石上一即镌刻“冲退醉石”于石上,以记此行,自封“冲退隐士”。后人有绝句赞曰:
水帘洞前一片石,留与他人醉后眠。
珍重向人书四字,风云重护鬼人怜。
斯人胸次阔如何,石上留书便出尘。
只凭春风明月夜,此间真有醉仙人。(图27)
图27 衡山南岳大庙
10.3
南岳名人
10.3.1
诗人情寄南岳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赞美过“峨眉邈难匹”,醉过皖南山水,咏歌庐山瀑布,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兴味。人称“诗仙”。他没有驻足南岳,但对往。他多次赠诗南岳,诚如范仲淹虽没有到过岳阳楼,但仍写下了名篇《岳阳李白借《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的机会,欣然命笔写下了掷地有声的千古绝来被镌刻在南岳庙内三大洞门之一的东川门壁上,诗题为李白《衡山诗》: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诗人站在远处,眺望南岳,首句则是写远望,但见衡山隐隐约约,也就是说夕阳无限好”的黄昏里;次句则是写俯视,作者把自己置于南岳祝融之绝顶,极老人星就象拜倒在他的脚下似的。这四句诗因想象和联想获得较大的生命力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既气势磅礴悠远,又形象具体生动。
此外,他又写了“圣寺闲栖睡眼醒,此寺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净,玉”的清婉幽远的诗赠方广寺,极尽极致。还留下《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溺南岳诗中还提到南岳著名道家表率人物紫虚之君——魏夫人。这些诗和他的寻仙求息相通的。
诗圣杜甫与李白一样,也寄兴南岳,写下了《望岳诗》,诗云:
“南岳配朱鸟。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望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这首诗可以同杜甫在黄河以北写的《望岳》(泰山)诗媲美,诗题相同,句法似,内容则迥异。
据《新唐书》记载:“大历年(杜甫)出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因祠。”可见杜甫登过衡山。据史载唐大历四、五年(公元769至770年)间,他曾(今衡阳)。他从潭州(今长沙)坐船逆湘水而上,路过衡山时,还瞻拜了县城文子,遥望过南岳,也许《望岳》在此写就。它内容翔实,史实丰富,感慨良多。
唐代诗人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有“诗佛”之称。他对佛教圣地南岳衡山无疑的。他曾经在《送方尊师归嵩山》一诗中写道:
仙官欲住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耿。
作者不仅对南岳的山水风貌了如指掌,而且借来郴州苏侧岭苏耿“跨鹤”羽比喻方尊师和寄托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图28)
图28 南岳大庙正殿
10.3.2
名士情系南岳
半山亭到南天门中间,有一个邺侯书院,是后人为了纪念唐朝宰相李泌而建十年至贞元五年(公元722年至789年)间,李泌曾数次隐居和读书此地。李泌故居室,后称邺侯书院。现在的建筑是1922年重修的,书院规模不大,却古香古学堂,左右两侧厢房是住室和藏书室。书院前门楹上有对联:“三万轴书卷无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由这幅对联便可知邺侯书院的影响。
李泌,字长源,陕西长安人,七岁能文,有奇童之称。宰相张九龄视为小友便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与皇帝的太子李亨(肃宗)以师友相称。因为写诗、安禄山等人,被朝廷斥逐。到了天宝年间,安禄山作乱,玄宗出逃成都,李泌及时赴命,戡平战乱。后任京兆尹,是当时京师最高行政长官,极受信于当时宦官李辅国专权,对李泌产生嫉妒和排斥。面临奸佞的挑战,李泌便来佯装求仙学佛,在衡岳寺旁辟了一个隐居室,广藏书卷,竟日不是读书收,便德宗当政之后,李辅国被诛,李泌再次被召回京,结束了山林隐居生活,连续。由于他博学多谋,长于分析辩论,辅佐君主能直言相陈,曾先后历任三朝高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图29)
图29 南岳大唐金星阁
南岳大庙西边莲花峰的山坳里,流传着王船山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深秋事的故事。
这天,日落海门,晚霞烛天,秋风飒飒,红叶飘飘。王船山步出续梦庵,向广寺走去,直奔演武场,只见炉火熊熊,铁锤叮当,锻矛铸剑,操练紧张,王。步入寺内,审视了旌旗、兵器之后与管嗣裘一起议论南北各地义师起兵图谋中大喜。告别嗣裘,径往续梦庵,此刻皓月当空,白云舒卷,泉水叮咚。进入柜里翻出家父留下的手札,只见字如雁行,遂情不自禁低吟起来:“楚塞横开风起柳花春,即将江北须回首,渺渺江南愁煞人。”船山深领先父遗训,效法精忠报国,心无更移。船山推窗望月,抚膺暗誓:“如今我与治中兄举兵聚义就是花落剑折,死无二心,当如史兵部,战八百里衡岳,抛肝脑洒热血,为臣节。”这时,山风勃起,方广寺的玉磬声声,悠然入耳,他彻夜未眠。清晨,光四射,刀枪如林,旌旗似海。旗心镶着一个斗大的“明”字,格外醒目。只嗣裘同时拔山腰间的长剑,指向蓝天,霎时间,铜钟轰鸣,锣号声和欢呼声交地惊,鬼神泣,义师兴,旗帜艳,兵发南岳,旌指衡州……(图30)
图30 衡山南岳神塑像
我国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是湖北巡抚谭继八岁便“西出玉门关”,在新疆巡抚刘锦堂麾下供职,后来又周游全国,足迹、大河上下,奔走通都闹市,游历名山大川,考察民情,博览世事。正当他血二十五岁时,即光绪十七年(公元1819年),又驻足南岳,留下了《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
(一)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溶。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二)
白帝高寻台,三年得此游。
芒娃能几两,踏破万山秋。
独立乾坤迥,坐观江海流。
朱陵有遗洞,怀古一搜求。
蔡尚思编的《谭嗣同全集》中,提到谭嗣同“十七秋,归湖南,抵长沙,游“冬返”说明他游历南岳的时间。同时,也寄托了他的远大抱负和因推行改种阻力。
他独立峰巅,望湘江蜿蜓,观洞庭奔涌,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阅尽人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出于义愤,聚会北京力图维新,激发了他的斗志,阳,同唐才常一道,追随康、梁从事戊戌变法运动。他们筹建时务学堂和创办《湘报》作为本会言论阵地,向爱国知识分子传播进步思想。后来,由于以慈保守派的坚决反对,戊戌政变失败,康、梁亡命海外,谭嗣同等6人被捕入狱年(公元1898年)时,惨遇杀害。(图31)
图31 衡山黄庭观飞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