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文化大系 >石钟遥看小孤山

石钟遥看小孤山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1,167       发布人: 长江文化

 江湖锁钥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侧,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处,湖口较窄,只有800米。清碧的湖水与浑浊的江水之间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清波浊流辗转25公里后,才渐渐混为一色。
        石钟山包括南面的上石钟和北面的下石钟两山,两山对峙合称双石钟。两山相距不足1公里,高不过70米,面积也不大。但石钟山玲珑剔透,甚为壮观,风景美妙,又屹立于江湖会合之处,十分引人注目,享有盛名。这一是因为地势优越,有“江湖锁钥”之称;二是这里发生过重大事件和众多文人来此处题咏;三是关于石钟山的得名之急,使得石钟山名扬四海。

17.1.1
    命名之争    

        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石钟山西彭蠡,连峰叠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苏轼对此提出疑问,在《石钟山记》中曰:“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异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唐朝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来此,写《辨石钟山记》,说他发现南面山根处有二块巨石,一石击之声音清脆,一石击之声音浑厚,于是认为石钟山之名源于这双钟石。但苏轼亲自携子实地考察,发现并非如此。他乘小舟夜游绝壁之下,见大石侧立千尺,时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西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在**〓**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自己断其有无,可乎?”他以此事生动说明了亲自调查的必要,说明靠想当然或传闻是不可靠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之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道无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说明实践调查之重要。此文由苏氏父子乘小舟夜泊冒险得来,又有深刻哲理,故为世人所重,石钟山也因此名声大振,人们探索的兴趣则更浓。蔡御《石钟山》诗曰:“石体临湖汉,钟名亘古今。往来谛听者,谁是最知音。”清朝江西官员彭玉麟曾在冬季水枯石出之际,多次视察石钟山,发现水下有洞,“内山全空,如钟覆地”,“且山势上锐下宽”,其形如钟,故以为石钟山的得名“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这场争论持续了上千年,竟使石钟山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陶渊明、李白、颜真卿、白居易、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元璋等均在此赋诗题词。其实,山形如钟,水声如钟,都有一定道理,二者结合则更为全面。

17.1.2
    风景名胜    

        石钟山上名胜甚多。从石钟山麓拾级而上,经半山亭至顶巅的花厅,再前行数步,就可抵达构筑在削壁百仞的悬崖之上的“江天一览亭”。
        在此极目千里,只见浩浩长江一泻千里,淼淼鄱阳湖碧波万顷,江湖之水在此会合,浊浪清波水色分明。巍巍庐山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倘若云开日出,还可以眺望庐山上的飞瀑,如条条银丝悬挂山壁……郭沫若在此写下《登湖口石钟山》一诗:“偶至石钟山,江天一望宽。水文黄赤界,峰影有无间。”生动地描绘了石钟山一带的山水之美。明初礼部尚书王英登山见庐山高峻入云,九江浩渺无边,而作《登钟山观音阁》,诗云:“晨登观音阁,南望独徘徊,五老云中山,九江天际来。惊涛撼岩石,万壑鼓风雷,俯仰一长啸,山川何壮哉。”山上还有“锁江亭”、“怀苏亭”、“半山亭”、“听涛眺雨轩”、“船厅”、“绀园”、“芸勺斋”、“浣香别墅”、“太平遗垒”、“太平楼”、“钟石”、“石钟洞”、“报慈禅寺”等建筑依山而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
        石钟山为一石灰岩质山体,久经流水雕镂,临江山壁之处多见大小溶洞裂缝。沿江的崖壁悬立,虽不见高,但乘坐小船仰望绝壁耸立的石钟山,顿觉气势非凡。当皓月当空,湖光千里,观赏江湖夜色,更加韵味无穷。此时若登舟环山一游,只见洒满清辉的石钟山,恰似一只倒扣的银钟,水石相激之声震荡夜空。在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之中,石钟山究竟是以声命名,还是以形命名呢?
石钟山不仅以风景取胜,而且地势险要,退可守,进可攻,素有“江湖锁钥”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周瑜在这里操练水军,并由此出发进军赤壁取得大胜。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在石钟山下游的氵圣江口射杀陈友谅,奠定了他胜利的基础。太平军首领石达开驻此五年,曾以铁索横江,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水师。1913年民主革命先驱李烈钧在此举行“湖口起义”,讨伐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图61)

图61  石钟山

17.2

    砥柱中流小孤山    

        坐船过九江约80余公里,即安徽省宿松县东南65公里,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可见江中突立一孤峰,高达百米,山上覆盖了郁郁葱葱的林木,掩映着不少飞檐拱雕的建筑,这便是被称为“长江绝岛”的小孤山。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宽阔的江面上,“一任风涛撼四面,绝无倚傍峙中流。”这是对它的真实写照。

17.2.1
    美妙的传说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传这小孤山为天妃林小姑的化身,又传为啸天龙的化身。据说长江在这一带水流湍急,经常船覆人亡,是因为有两个凶恶的水神兴风作浪。此事被天妃小姑所知,就派遣灵官收伏了这两个水神,并亲自移居小孤山上,令水神改恶从善,护法佑民。小姑自来人间之后,逐渐与对岸的彭郎产生了感情,不久便结为夫妻。小孤山对岸的澎浪矶就是彭郎的化身。后因渔霸张三爷破坏,他们不满封建礼教的束缚,最后双双投江殉情,女的在江中化作小姑山,男的在江南化澎朗矶。有东坡词为证:“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直到清代,袁枚仍在吟唱:“不敢问彭郎,嫁事何时了。只乞少女风,一送东风鸟。”可见这一传说在民间已是根深蒂固了。其实,据地质考证,小孤山原是大江中的一座石屿,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有孤石介立大江中,周回一时,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瑰异。”初立江之北岸,明成化年间,江水北犯,河床下切,才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江中的独山。(图62)

图62  小孤山

17.2.2
    绮丽的风光    

        小孤山风光绮丽,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以奇、秀、独、险闻名于世。虽然周不过里许,高不过百米,但四壁如削,景点星罗,古迹棋布,神貌奇特,好一幅江山多娇图画。环山远眺,细辨小孤山,面目迥异:南望一支笔,西看悬天钟,东卧太师椅,北仰啸天龙。满山上下,名胜古迹依山而筑。若遇冬夏晴烟雨雾天气,山在锦账中,姿态万变,扑朔迷离,其中妙处,非亲历不能言。陆游在《入蜀记》中称赞道:“凡江中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旨不可与小孤比。”
        登临小孤山要渡江而至。近代以来江中泥沙已把小孤山和北岸连成一体。山麓西北的“一天门”成为登山揽胜的唯一门户。一天门筑在绝壁之上,原来有一个山洞,险不可攀。清代开凿了97级石道。穿过洞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地。山门后端塑有两个凶神恶煞的水神,已被小姑降伏,故两旁有副对联:“到此何须害怕,回头不必耽心。”山上石级多依山势而筑,盘旋曲折。在陡峭的山崖上有一龙耳洞,洞内苔藓满壁,清泉滴答,凉气袭人。洞下直通江中,能听到怒涛跌荡有声。因为深不可测,已置一佛像封挡洞口。沿山道两侧还有关圣殿、先月楼、临江轩、半边塔、弥陀阁、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诸名胜,真是峭拔秀丽,各领风骚,美不胜收。其中半边塔是佛塔建筑中的奇特之作,塔身依壁而立,仅露出临江的半座塔,另半座则隐入岩中。塔身小巧玲珑,为三方五层,檐拱雕塑精美。离塔不远之处,绝壁直落江底,俯视可见江中漩涡翻滚,声震如雷,真是“峡束千雷怒击撞,危峰屹立压惊泷。”
        小孤山也是佛教名山之一。山上启秀寺,传为唐高僧马祖道一创立。北宋初改为惠济庙,祀海神妈祖林默娘。相传妈祖救助过不少海上航船,为此,曾先后被敕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庙改名“天妃庙”,现又称为“小姑庙”,乃清朝咸丰七年兵部尚书彭玉麟等重建,曾一度香火繁盛,名声鹊噪。
        从天妃庙拾级而上有一界潮祠,楹联下有注:“海潮止小孤为界,舆志皆云,故立界潮祠以襄山川灵气。”原来长江连大海,每逢海潮涨落会影响长江水位。古代的长江口尚在扬州、镇江一带,受海潮影响一直可抵小孤山。界潮祠以上山路狭窄,只容一人通行,还须手扶铁索小心行走,方可到达小孤山顶的梳妆亭。亭为六角三层,琉璃瓦顶,石柱撑檐,翘角飘铃。站在亭上,眺望大江上下,顿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群山田畴,山光水色,秀丽动人。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之处,明代诗人解缙有诗云:“小姑昨夜巧梳妆,秋月半帘玉梳水。”从而把这亭台和庙内的女妃传说,融为一体了。
        游罢山上,还可以乘舟绕山麓一行,观赏浪石相激的水景。山麓的龙角石是一块高7米的巨石,上尖下粗,似龙角状,传说系啸天龙的龙角。龙角石旁石壁上有“海门第一关”五个大字。元代曾在此立一铁柱于石上,成为登山游客乘舟之处。山麓东北江中还有一块拦江石,跑小孤山约数米,石上有一古树,迎风而立,傲骨多姿。附近江水激荡,漩涡翻滚,被称为“海眼”。在此观江涛,也是小孤山胜景之一,时而江浪飞花,时而银涛拍岸,颇有排山倒海之势。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自古以来,小孤山凭借险要的地理位置,东控安庆,西扼楚、蜀、豫、赣诸水咽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表功。秦始皇东巡,亦敕字扬威。三国东吴屯兵小孤山,并增设雷池监,以御蜀魏入侵。东晋刺史温峤,统兵九江,“毋越雷池一步”,从而稳住了长江中游。南宋苟图偏安,亦在此添建炮台,设烽火矶。1275年,安庆知府范文虎降元,通判夏椅兵败孤山,饮毒而死。明太祖追剿陈友谅,夜宿小孤山,“千林红叶片时扫,万里江山一夜枯”,可见当时的气势。近代,面对数倍湘军的猛攻,太平军血染孤山,誓死如归。1937年“七·七”事变后,新四军在小孤山南北神出鬼没地歼灭日军,军威大震,小孤山的石壁上有十六个字为证::“中华多难,遍地烽烟,我军如斯,中流砥柱。”这正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象征。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