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文化大系 >佛国灵山开九华

佛国灵山开九华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1,034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安徽九华山,名震四方,既以风景瑰丽吸引游人,又以佛教圣地而闻名中外。九华山与浙江的普陀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它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属黄山支脉,主峰天台峰海拔1342米,周围环绕着99座形态各异的山峰,如群星拱月。九华山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据《九华山录》记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九华山志》却云: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是以一岩之名名全山。今全山名改,而本岩名不改。”
        传说很久以前,九华山满目荒凉,闵老汉带着九个儿子日夜辛劳,终于把它变成丰产的宝地。有一个绿色水妖妄想水淹宝地,北斗星君施展神力,击毙水妖,把宝地变成九座山峦,环绕如盛开的莲花。此后,闵氏九兄弟分住在九个最高的山头上,人们习称其为九子山。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他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说:“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他还在《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中赞美此山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古时的“花”与“华”通用,所以“九华”之名,更含溢美之意。自此,九子山改称九华山。
        九华山北距长江不远,与著名的黄山同出一脉。境内群峰竞秀,怪石峭拔,群峰之间,飞瀑流泉,古洞怪石,岭影云光,烟雾缭绕,景色清幽,而且寺庙佛塔众多,晨钟暮鼓,历代慕名前来的文人名士、达官显贵不计其数,有唐代李白、刘禹锡、杜牧,宋代苏轼、苏辙、王安石、文天祥,明代王明阳、汤显祖,清代袁枚等300多人,共留下歌颂九华山的诗文达500余首之多。
        “天下名山僧占多”。九华山的迷人景色,宜人气候,成了教徒们向往之地。最早占居九华山的是道教,据记载,汉代、晋代、唐代的道士都在九华山进行过道教活动。晋代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佛教传入九华山,传经布道,兴建寺庙。佛教与道教在这里由对立、争斗,到妥协、合流。合流后的佛教得到朝廷推崇,进而了取代了这里的道教。到清代时,全山僧尼达四、五千人,寺庙有300多座,“香火之盛甲于天下”,成为“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中”的佛教圣地。(图66)

图66  九华山

19.1

    九华十景    

        九华山素有“有名之峰九十九,无名之峰九十九”之说。其实玩山不只看峰,还要看水,看石、看洞。古人言:“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态在树,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九华山不仅具有这些特点,而且还以多名胜古迹著称于世。这两者合在一起,就更加美丽诱人了。 
        九华山最著名的风景共有10处,故称为九华十景。
        天台晓日
        九华山的主峰——天台,位于大岭头之东的花岗岩石山上,海拔1300余米,面积约20平方米台上建有捧日亭,亭旁有观日台。
        白天,站在天台上,俯视群峰如儿孙绕膝。而在天台上观日出,必须在晴朗的五更天才能看到瞬息变化的旭日。因此,看日出的游人必须前一天点燃松枝,互相携着手来到天台绝顶之上。此时,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东方的启明星在眨着眼睛。一会儿,东方尽处游动着一线微明,呈暗红色,慢慢地扩大,铺出一块红云,山峰由黑变青、变黄、变红。
        突然,一只火球从东方跳出来,越变越大,闪耀着金光,一下冒出了地平线,染红了茫茫云海,染红了天际碧空,染红了重叠山峦。此刻,生命和光明一起来到人间。
        桃岩瀑布
        碧桃岩,因唐人赵知微种桃岩下,花呈绿色而各名。岩下有一大而长的飞瀑,是九华山第一大瀑布。
        赵知微在唐朝乾宁年间,来到桃岩附近的凤凰岭,建延华观修道炼凡,屡召不出。他带领道徒在这岩下栽下桃树千棵,第二年桃花盛开,颜色碧绿晶亮,把整个山坡映照得更加绚丽多彩。桃花随风飘落在山涧流水之上,把涧水也染绿了。人们便把这涧水叫浮桃涧。
        春夏之交,可以看到数十丈长的瀑布从岩头直泻而下。水势凶猛,喷珠溅玉,阳光照射,五光十色。远远望去似一条悬水从天河落下。唐人王季文诗:“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哲人王阳明第二次来九华山游此处时,曾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岩下云万里,
        洞口桃千树,
        终岁无人来,
        唯许山僧住。
        舒潭印月
        在翠盖峰下,有一泉三潭吸引着游人。传说此泉为舒姑化鲤之处,故名舒姑泉。
        相传一位美丽的少女,名叫舒姑,从小爱好音乐,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她总要对着翠盖峰下的清泉引吭高歌。婉转动听的歌声,引得群鸟停飞,百花盛开,游鱼昂首。一天,她坐在桌边一块石头上唱了起来,歌儿换了一支又一支,唱得起劲了,便化作了一条鲤鱼。从此,每当泉边有弦歌之声,舒姑即化作鲤鱼出听。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还仿佛听到舒姑的歌声。
        那一股股清泉从岩缝中流了出来,由小至大进入溪涧,溪涧显出三潭,深而碧透。在上游的叫上习潭,中游的叫下习潭,再下游的叫璎珞潭。三潭各具特色。特别是晴朗的月夜,一月印水,三潭皆明。那种变幻无穷的景色,仿佛神仙境地,面对这美好的月夜,怎不令人陶醉呢?
        古人用《离骚》的格调写下这样的诗句:
        朝登山兮,
        折薪夕不归兮,
        杳冥灵精降兮,
        美人化鲤鱼……
        九子泉声
        九华山的小天柱山东边,立有九块巨石,远望如同九子,回环向背,有团聚嬉戏之感。下有一泉,冰裂七条,雪飞千尺,声震山谷。两景合一,故称九子泉声。古人留有《九子泉声》一首:
        泉,
        泉滴沥澄解透沙石涤云烟。
        一瓢饮处,
        九子岩前雪飞千尺练,
        冰裂千条弦。
        夜静远闻莲漏雨,
        余怒作涛,
        喧鹤露松,
        风声许和,
        高山流水调相连。
        辟世枕之,
        为吾洗身。
        大旱用汝,
        代龙行天。
        万古源头活水来不竭,
        银河一泻到海茫无边。
        这里景点风光绮丽,景色迷人,如青猿峰、滴翠峰、碧云峰等。特别是九子岩旁的芙蓉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瞬息之间变化万端的景致,更令人神往。在春夏之交时节,远远就可以听到哗哗的流水声,看到七瀑飞流的壮丽景色。据地质工作者介绍,九子岩在几千年以前是锥形山峰,后来经过无数次的风雨侵蚀,成为奇形怪状的顽石,这就是大自然威力给人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由于山顶平凹,春夏雨水积存不住,就顺着一条条石缝往下流,如同7条银色的匹练散落在岩谷之中,溅起迷雾般水珠,然后缓缓地流入濂溪。是九华有声、有色,可以耳闻目睹的名景。
        莲峰云海
        九华多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约有三分之一时间处于云雾之中。棉絮般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随风飘荡,顷刻之间,弥漫了整个山林,使人呼吸到一股芬芳清新的气息。变化无穷的云海,如同诗文中所述:“不识九华真面目,只觉身在云雾中。”可当云雾连成一片云海不久,一阵清风吹过,霎时间,云消雾散,阳光又从云雾中露了出来,碧空如洗,万木葱绿,到处是红花绿叶,山青水秀的宜人景色。
        在九华山看云海最好的地方是在莲华峰下,东边的一座叫上莲峰,中间的叫中莲峰,西边的叫下莲峰。从下朝上望去,莲峰俊峭,抽蕊折瓣,如天工琢成莲花。晚唐诗人杜牧诗云:
        凌空瘦骨寒如削,
        照水清光翠且重。
        却忆谪仙才格俊, 
        解吟秀出九芙蓉。
        因此,莲峰云海亦九华十景之一。但是,夏季一过,这种变幻的云海,只见青峰不见山的奇特景象就不见了。只是时而看到青烟似的迷雾随风飘荡,上空却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整个九华山区都变成一个“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秋天景色。
        平冈积雪
        九华山的雪景与众不同,风雪是慢慢降临的,微微的寒风带来层层白霜,直到元旦前后方有雪片,万树枝头才凝结成晶莹灿烂的银花,经过雾水冻结成的晶亮的松条,配上奇特的山峰和红墙古刹,呈现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九华山看雪景是容易的,出九华街,顺着砌好的石板小道,登上海拔1000米高的平冈便可观雪景了。游人置身其中,南观群山,一片琼山玉峰;回眺化城、祗园禅寺,但见红梅盛开,炊烟缭绕,使人想起古人曾留下四言诗一首:
        九华绝险,平冈独平。
        四时美景,雪天最清。
        天台重璧,莲花坼琼。
        幽人寻梅,踏碎瑶芙。
        纸帐微醺,罗浮梦醒。
        素娥不出,昆冈夜明。
        东岩宴坐
        东岩位于九华山东峰的北面,呈黑色状。相传金地藏来九华修身时,常在岩上打坐,故称东岩宴坐。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两次来九华也在此打坐,有《岩头闲坐漫成》诗文为证:
        尽日岩头坐落花,
        不知何处是吾家?
        静听谷鸟迁乔木,
        闲看林峰散午街;
        翠壁泉声穿乱石,
        碧潭云影透晴纱;
        痴儿公事真难了,
        风信吾生自有涯。
        这首诗反映了王阳明内心的苦闷和彷徨。据说王阳明在平宁藩宸濠之乱时,受奸党谗言,诬他有谋反之意,使他深感仕途险恶。游人到此,可看到王阳明当年亲笔题字:“云深处”、“船舫”的石刻,以及他和周经和尚下棋的石桌、石凳。站在峰上,推窗西望,人间城廓九华街历历在目;东眺群峰,苍翠之中一条盘绕而上的石级道路直达天台,好一幅天然图画,尽收眼底。峰下有一清泉,名为龙女泉。传说金地藏初来岩居,苦于无水饮用,忽有一龙女告知泉处,泉水果真清澈甜美。清人张皎诗云:
        栖托先依水,
        泉从龙女开。
        空明飞镜下,
        皎洁弄珠来。
        洗茗寒香出,
        烧铛话火催。
        素磁方外话,
        斟酌胜香醅。
        天柱仙迹
        我国叫天柱峰的山很多,九华山天柱峰在净居寺右边,层冈突兀,峰巅陡绝,直入云霄。旁有五老峰。在细雨迷雾中望去,如同五个仙人踏着云波漫游天柱。因此,人称天柱仙迹。李白为这天然美景写下了瑰丽的诗篇: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余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
        拥兵五陵下,长策驭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山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推手,遗形入无穷。
        诗人以诚挚的感情,浪漫的手法,写出了天柱仙迹的动人神采。
        在天柱仙迹可以看到奇峰怪石,也可以游玩落帽峰、常将军庙、百丈瀑和双峰下的三游洞、十丈洞,观赏花窗石、加冠石等处风景。
        化城晚钟
        化城寺中原有大钟一口,重万余年,早已毁于战乱。清光绪年间又铸造了一口洪钟,约2000余斤,高1丈有余。每当红日西下,白云归岫,蒲牢一击,九华百寺之钟皆纷纷击发,其声响彻山谷,千名僧尼随着钟声开始了晚课。
        化城寺是全山百寺之首,它的钟声更是全山佛课的号令。该钟不仅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也特别洪亮,用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地在山谷中消逝。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钟声尤为清悠,使人有超脱尘世的感觉。古往今来曾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现抄摘一首:
        卤岭夕阳红艳,
        东岩算霭翠浓。
        化城蒲牢戊杵,
        声满九十九峰。
        五溪山色
        俗语说:“游山不如观景”。九华山观景最好的地方要算五溪桥旁的望华亭。
        五溪即龙溪、澜溪、漂溪、双溪、曹溪之总称。它以九华诸峰为源,汇于山北之六泉口,经九华河、梅埂河流入长江。古人云:“五溪出山五谷,合为一流,妙当山峡,宛若地肺。九华山罗绽芙蓉,六泉旁涌于金碧。于是南引群翠,北入大江。相传江南之山莫秀于九华,九华之胜实行于五溪。”古往今来,许多达官显贵、名人雅士都为五溪山色所迷,作诗吟赋以颂其胜。现抄摘一首:
        二华峙河曲,莲峰亦仅有。
        九华秀江南,芙蓉攒九九。
        望之如瀛洲,仰之如北斗。
        几人到天台,尤物忍相负。
        荡荡五溪桥,窗窗六泉口。
        钿车驻红颜,蒲轮息黄耇。
        云布遮山幕,风举扫云帚。
        众仙排云出,天际远招手。
        空翠袭衣袖,人立虹腰久。 
        目共烟霞游,足兔猿猱走。
        不见长山美,焉知众山丑。
        凝睇不忍去,已去重回首。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