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一峰擎日月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922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天柱山在安徽潜山县境的西北,临浩浩长江,连大别山脉,成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它以集雄、奇、灵、秀于一体,而与黄山齐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地,景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现已辟为天柱山森林公园。
天柱山兼有北山之雄伟,南岭之秀丽,素有“南国第一”之称。据《古今图书集成·潜岳》中称其“为长淮之扦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仰摩云霄,俯瞰广野,瑰奇秀丽,不可名状。”天柱山峰峦横空,怪嶙罗列,飞瀑倾泻,曲幽洞天。主峰海拔1490米,因其突入云霄,峭拔如柱而得名。据《太平御览》载曰“其山三峰鼎峙,叠嶂重峦,拒云慨日,登陟无由。”当代乌以风著的《天柱山志》亦称誉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其自然奇景有42峰、16岩、53怪石、17崖、25洞等,还有三祖寺、佛光寺、觉寂塔、炼丹台、摩崖石刻等著名景点,“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也。
山下周边地区还有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中国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所述故事发生地焦家畈,还有三国时期的“乔公故址”等。天柱山以其奇秀山水,孕育出历代名人,如三国时期天文学家王蕃、宋朝丞相王圭、近代著名作家张恨水等。(图101)
图101 天柱山
21.1
天柱扬名
21.1.1
一山冠四名
天柱山历史悠久,其主峰因一柱凌厉,耸立云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叫霍山、潜山、皖山、万岁山。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云:“盖以形言之,则曰潜山,谓远近山势皆潜伏也;以地言之,则曰皖山,谓皖伯所封之国也;以峰言之,则曰天柱,其峰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也。”
霍山之名,最早见之于《尚书·大传》。《尔雅·释山篇》云:“大山宫小山,霍。”晋代郭璞注:“大山绕小山为霍”;清代郝懿行解释道:“今潜之天柱山,中峰小而四周有大山绕之,与此合矣。”明光甫先生在《释潜》一文中说:“所谓大山,谓其围绕连亘广大,非高大之义。小山谓其在中特立纤锐,非低小之义。因天柱山的主峰耸立于万山丛中,千岩万壑拱拜回环,故曰“霍山”。
潜山之名,在唐宋时期已较流行。也有说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析怀宁县置潜山县,因而命名为潜山。《吴录》则说:于县西有山,盖因山立名。潜山的“潜”字,古为“替”字,无水旁,为尖的意思,天柱山山峰皆作尖形,潜山亦即尖山。至隋朝字才加水旁作“潜”。也有说潜山是由潜水而起,水由山发源而冠名“潜山”。
皖山一名来源于“皖国”。皖,古书载与“睆”通用,是明亮、美好的意思。《诗经》中有“睆彼牵牛”句,意为“牵牛星儿闪亮”。天柱山地区山清丽,水秀美,故称皖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将天柱山周围地区划为皖国,封大夫治理皖地,史称这位大夫为皖伯。据《名山记》载:“周大夫皖伯封国,亦以此山名。”宋罗泌《路史·国名记》载:“皖,伯爵,汉为侯。”相传皖伯大夫施行仁政,体察民情,治皖有德政,后世崇其人,纪念他的功德,将其境内之山曰“皖山”,水曰“皖水”,后又把皖山称为“皖公山”。怀宁地区有皖故城、皖公山、皖公庙,今安徽简称皖也源于此。
万岁山一名,要追随到汉武帝祭岳一事。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率百官南巡,从九江一带顺江而下,到盛唐即(安庆)附近的盛塘湾,进入皖口,再溯潜水而行至谷口,就是现在的野人寨。汉武帝登临野人寨后山的一个高岭上,远远看见天柱山置入群山之上,高峙险拔,直插九霄,云蒸霞霭,如仙境一般。因当时道路不通,难以攀登,便在附近的一块平坦如镜的大石(白鹿台)上设坛,祭封天柱山,称为南岳。它与西华、东岱、北恒、中嵩并列为五岳,成为天下名山。
汉武帝这次祭祀活动,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作了记载:“其明年(元封五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川。”班固的《汉书·武帝纪》中也记录了此举。“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礼潜之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玡,并海,所过礼祀其名山大川。”《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图》之《潜山图》中,绘有汉武帝驻辇处、旌驾桥、封禅台等古迹。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开拓南疆,下诏废除天柱山南岳之尊号,封湖南衡山为南岳,故今人称天柱山为古南岳。
当年汉武帝设坛封号南岳时,锣鼓齐鸣,香烟缭绕,祭台上空升起了五朵不同颜色的彩云,谓“五岳云中出现”为吉祥之兆,刹那间,随从和山民们齐呼“万岁”。在这祭台附近还建造了一座五岳祠,以示纪念。所以,天柱山亦称“万岁山”。
周秦以来,天柱山名震四方,盛极一时,赢得周武王封国,汉武帝祭岳,而且道教也把此山列为三十六名山洞府之一,称第十四洞天,司命真君所居。这种盛况一直沿袭至隋朝被废止南岳称号之后,它才逐渐被冷落了。(图102)
图102 天柱山
21.1.2
兵家古战场
天柱山雄峻奇秀,山势险要,关隘较多,有四十八寨之称,是大别山之门户,江淮之屏障,这里地势进可攻,退可守,成为古往今来兵家争斗的战场。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如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李广攻破皖城,杀死皖侯刘闵,自封为“南岳太师”,朝廷派张宗率兵数千人去讨伐,反而被李广所败。后来光武帝刘秀派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率兵万人集中攻打,最终皖城失守,李广被俘斩首。
还有一段因争斗而流传的千古佳话。三国时,潜山为魏国和吴国相争的交界地,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东吴孙策、周瑜攻克了皖城,得知乔玄避难迁徙在此,乔公有二女,称为大乔和小乔,都是天姿国色。有一次,孙策到潜山打猎,巧遇二乔,他与大乔一见倾心,梦寐以求,便托人说媒,喜结连理。后来,孙策又替周瑜做媒,迎娶小乔为妻。《三国志·吴书》载:“(孙)策欲起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以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古人有诗赞许这桩美事:“国色当年重二乔,犹传旧井说丰标。伯符公瑾皆英妙,消得春风两阿娇。”
还相传三国时,江淮陈兰、梅成于不接受曹操招抚,曹操盛怒之下派大将张辽追剿叛将至天柱山。后张辽率兵攻破山寨,陈、梅失守,将士被虏。曹操大喜,褒奖其战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
南宋以后,在潜山地区曾发生过3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长时间的战争:第一次是南宋末年,潜山义民领袖源与南宋鼎建统制宁宗达,率10万军民在天柱山结寨抗元,长达18年之久,其大营名为“西关寨”,谷口建有野人寨,今为天柱山的南大门。最后抗元斗争失败,刘源牺牲在天柱峰下,寨民把他葬在百花岩,并立墓碑,刻有“刘大王之墓”。
第二次是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与官军多次以天柱山为主战场,进行惨烈的搏斗。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明室后裔朱统锜以天柱山为据点,扯起抗清复明大旗,占据昆仑、横山等寨为石城王,接着有明兵部尚书周损据西关寨、傅廷弼和义堂和尚据皖涧寨、义民余公亮据英窠寨,共同反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副总兵梁大用率兵攻寨失败,后采用分化义军内部的赎买政策,攻破了各寨,朱统锜逃亡,其余人战死。
第三次是在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此与清军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厮杀战,从而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21.1.3
名人寻幽处
古往今来幽奇灵秀的天柱山,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名人学士为之陶醉,他们在登山游览之时,或吟诗作赋;或纪事刻石;写天柱之神韵,发怀古之幽思,留下许多佳作名篇,以寄托对天柱山的仰慕之情。
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天柱山,题诗咏怀,石刻之多,为他山不多见。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到天柱山访道,泛舟在碧波涟涟的皖江上,信笔写下了《江上望皖公山》一诗: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青冥皖公山,
巉绝称人意。
诗人还抒发了心中的眷恋,默默许下将来在此隐居的心愿: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我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李白在《避地司空原言怀》一诗的序中,也提到他“白久在庐、霍”,可惜缺少史料记载。很可能他在游览了天柱山后,去凭吊谷口岗峦上汉武帝的祭岳台,在涧边的石崖旁题诗留字。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到天柱山一带隐居避难。
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时,游览了天柱山和司空山,有诗《题天柱山》: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从诗中了解唐代天柱山的道教曾显赫一时,规模宏大的真源宫和天祚宫建筑,以及三国时期神医左慈(天柱山道教之鼻祖)曾在此隐居炼丹,驾鹤去朝拜天柱峰的逸事。晚唐诗人皮日休游天柱山后,写下《霍山赋》,他豪气大笔抒写了天柱山的宏伟博大气势,从“大、高、尊、气、灵、德、形”多个方面,去赞美古岳的非凡气质,文风雄浑豪迈,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到任舒州(唐代时皖城改为舒州)通判后,就迫不及待地与其弟举着火把夜游石牛古洞,还在洞壁上刻石记之:“皇祐三年九月十六日,自州之太湖过寺宿,与道人文铣弟安国拥火游,见李翱习之书,坐听泉久之,明日复游乃刻习之后,临川王安石。”他在此为官三年,写下了很多赞美天柱山的诗作,如《和曾子翊授舒椽之作》一诗: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椽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还有“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他曾在诗中寄托了对天柱山山川秀美的向往,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四月,东坡居士来舒州与老朋友会面,一起游览了天柱山的灵仙观(即真源宫),观光明泉,登五云亭,谒司命天尊塑像,由此他写下了《灵仙观》等诗篇。他在给友人李惟熙的帖中说:“倘得生还,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实现平生夙愿。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诗文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元封三年(公元1080年),他从开封赴江西任职,路过舒州,与舅舅相见于皖口后,游览了山谷寺、石牛古洞,被山麓林泉之景的神采风韵所倾倒,自号山谷道人,称“余家潜山,实为名山福地”。写下五言诗《题潜山》,长达92句,创天柱山诗长之最。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曾为黄庭坚坐在山谷石牛上画像,黄庭坚亦赋诗于石壁,此诗因年久而剥落无存,仅留有他书的《青牛篇》题石刻。
南宋诗人范成大、陆游等以及明清时期一些著名诗人都有不少吟咏天柱山的诗词篇章传世。如“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鸾鹤随,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这是明代诗人李庚笔下描绘的天柱山风貌。
自唐宋以来,慕名来游天柱山者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名人或石壁题名,或刻字纪事,或镌诗抒怀,从而留下宝贵的石刻艺术珍品,成为研究历史人物的珍贵史料。据《安庆府志》、《潜山县志》记载:“清溪(指山谷流泉)两旁,环壁刻唐人诗,使之无隙石。”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石刻已被风雨剥蚀或人为损毁而永远消失了,现仅存有224幅石刻,绝大部分出自名家之手,书法精美,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较集中地分布在山谷流泉石壁、虎头岩、马祖庵和西关寨等处。
21.2
奇峰佳境
天柱风光,雄秀兼备,山势层峦叠嶂,气象万千,贵在天然,42峰峰峰有灵气,“天柱吐白云,仙宫隔真霭”,降丹峰、金仙峰、剑仙洞、仙人台、仙女崖等景观无不与仙话有关,“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据《环宇记》载:山中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雾潮云海,苍茫无际,旭日落霞,瑰丽壮观。洞以仙人洞最奇,瀑布以崖陡、面宽、水急、流长为特色。天柱山的8大景区梅城、野寨、玉境、马祖、良药、东关、飞来、主峰,为游览观赏和避暑的佳境。
21.2.1
石牛野寨
在天柱山麓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寨子,名叫野人寨,又称谷口。野人寨地处山谷之口,是天柱山的门户,形势险要。这里山水清秀,也是天柱山麓风景名胜集中地。寨前,有潜水河碧波荡漾轻盈而过,其后有丛峦叠翠,千岭突兀为屏幕,水色山光无限好,宛如一幅淡雅悠长的山水画。
从野人寨出发,沿着360级的弯曲石阶通道上行,便到了掩映在绿荫之中的千年古庙山谷寺,又称三祖寺,亦称乾元禅寺。它背依青翠高山,面仰清澈流水,寺院四周古松蔽日,竹浪拂绕,觉寂塔高高耸立,高达七层,亦称三祖塔。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禅宗创始人达摩传下的衣钵,到三祖僧璨禅师继承,他从岭南云游至山谷寺后,在寺南的大树下为大众说法,合掌坐化,其弟子们在此处建“立化亭”、“立化塔”,奉以香火。该塔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乙酉年(公元758年),舒州别驾前河南少尹赵郡李常,访得三祖僧璨之墓,启真仪火化,得五色舍利300粒,以100粒捐奉建塔,并模塑三祖僧璨的像置于塔下层的南窦中,后扬州牧张延尝奏请朝廷册封,谥塔号曰觉寂。唐武宗会昌间灭佛法,三祖寺及塔被毁掉。宋宣宗大中初,塔重建。到了宋高宗时,佛道两家处于旺盛时期,在野人寨山上就有宫院殿宇达3600多间,后历代屡有兴废,现存三祖塔高9丈,塔顶相轮高1.5丈,以生铁铸成,造形雅逸精美,庄严肃穆,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临塔顶了望天柱西北群峰,尽收眼底。
在梁武帝时,高僧宝志禅师从金陵至此开山建刹,民间相传宝志禅师开山时曾与白鹤道人斗法,他将锡杖拄地,遂冒水为井泉,故井曰锡杖井,泉曰卓锡泉。泉水清冽,久干不旱,久雨不盈,烹茶尤佳。宝志禅师争到凤凰山建起山谷寺,白鹤道人只好在东山后建了真源宫。南北朝时,名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在此建书院隐居读书,官府累诏不入仕途,后将书院赠给宝志禅师作了道场。何家后代为其立石亭以纪之,亭名“三高亭”,与立化亭相对峙。
三祖寺西面的山下,是著名的“山谷流泉”。一条长长的山溪,缓缓绕过,四季潺流,溪边峡谷幽深,映照着两岸桃红柳绿,风光极其优美。若是夏日来溪边小坐,置身浓荫翠竹处,听那飞鸣的泉声,好不自在!
在溪谷内,有一奇洞,洞口前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形状如牛,横卧溪中,溪水流淌经牛颈而过,此名石牛。溯溪而上几十步远的洞畔巨石上,有天然的二蹄印痕,故称此溪为石牛溪,洞为石牛洞。溪底的一块大青石上,刻有苏东坡题写的一首诗: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石牛溪两岸,悬崖耸立,紫峰与白云相伴,绿竹与青松相依,泉涌如歌,时舒时急,古人曾用“靡靡谷”、“滚滚泉”、“泼泼岩”来称颂其景观。古时这里还建有涪翁亭、潺湲亭、天香台、丹霞馆等古建筑,有些建筑已毁,现存有摩崖石刻、诗文题记约300多处,涧壁上,仅一块块小小磐石上,就留下了历代文人雅士所作的很多题刻和诗作。早在唐宋时期就有许多名人来这里饮酒赋诗,如李德裕、黄庭坚、王安石、苏东坡等唐宋大文学家、政治家,都留下了真迹。据说黄庭坚非常喜欢石牛洞,他把洞前溪中的一个水潭称为“摩围”,自诩“摩围老人”,常在此处练字作文。元代诗人吴伋曾赞叹道:“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缥缈间。”又明代安庆郡守胡缵宗手书“山谷”、清代皖江郡守张楷刻写“香嵓”均苍劲有力,尤显功底。以石刻著称的“山谷流泉”,实为天柱山游览的重点景致之一。
21.2.2
马祖风光
沿山麓茶园上行,到马祖庵途中,经过三条大瀑布:一即飞流千尺倾天直下,落差达200米的激水瀑;二即悬流飞溅,如细雨飘洒的雪崖瀑;三即瀑面宽阔,奔涌澎湃的琼阳川。每值大雨过后,千岩万壑,幽涧深谷之中,无数小溪汇入响水槽,玉泉浩浩,流瀑奔泻,似喷雪吐玉,声若雷鸣,震撼数里之外,极为壮丽,明代王士昌曾写下天柱观瀑诗:
天劈苍崖九派通,从来此地驻游龙;
奔流悬沫三千尺,灌木连云几万重。
马祖庵在山半腰处,为天柱山的南大门,是登天柱峰之咽喉。它又名佛光寺,据传唐时江西高僧道一禅师,云游天下名山,见这里地势豁朗而幽深,环境僻静而清丽,置身在群山环抱、青峦翠谷之中,是一个修炼的好处所,便行脚在此结茅为庐,时常到茅庐边的石洞里参禅习静。后人在此旧址处建庵以纪之,称为马祖庵,石洞曰马祖洞。
明万历丁酉年,达观和尚卓锡来此传扬佛法,释子甚众,名望愈传愈高。众僧有意拥留其在此永驻,得到当时翰林院编修、桐城进士吴应宾和潜山知县阮自华的支持,于是,他们上疏请敕在马祖庵处建寺,大兴土木,扩大规模,至已亥年(公元1599年),万历皇帝赐名“佛光寺”,封达观和尚为国师,一时显赫无比。达观死后被葬于寺东侧,并在墓地上修了一座国师和尚塔,塔高丈许,顶端刻有莲花,放置长明灯。明朝末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一把火烧毁了该寺及相关建筑,仅留存此塔。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副总兵梁大用重建该寺正殿,佛光寺再度振兴。到民国初年,几经兴废的佛光寺,仅存有三间茅舍,后来还是妙高和尚居此募捐重建,才得以延续香火。
以秀丽风光而吸引着无数游人的马祖庵一带,有不少历代石刻,如“义山流芳万古”、“千龙飞布”、“极乐大地”、“人世仙境”、“舒目徒观红日近,怅怀空望白云低”等,都描述了这里的秀丽风光。在寺的北面的狮子林中,有几块大石交叠成青莲状,石洞称之莲花洞,洞中连着若干小洞。相传东汉时神医左慈在洞内养生炼丹,游人登山至此,在洞内歇歇脚,观赏野草小花,顿感精神爽朗。
在石洞的右侧处,有一块巨石上刻有“南天一柱”。石洞的上方处,有一数丈之高的浑圆奇石,从中整齐裂为两半,称为霹雳石,它面朝小径的石面上刻有“混元霹雳”四个大字,是1861年清军都统李云麟所题。霹雳石向上不远处,建有一座望岳亭,从此亭四面观峰,真是妙不可言。东眺玉镜峰飞云涌雾;南望白鹤峰、卓锡峰翠滴秀色;西览石龙峰昂首山巅,香炉峰烟波飘绕;北仰天书峰平削如台,天蛙峰静中欲跃……真乃观瞻天柱胜景之佳处。
21.2.3
神秘谷洞
天柱山绵亘百里,峰峦起伏,怪石嶙峋,自然形成的大小洞穴不计其数,这些洞府统称司元洞府。南宋末年刘源领导的农民义军,就驻扎在山上西关寨的洞穴里,休养生息,以洞为家,坚持抗元斗争。这些山洞形状各异,千奇百怪。如有的洞口巨石遮拦,只容一人侧身爬入,而洞内则豁然开阔;有的洞深数十丈,洞中可容百人坐卧。尤以司玄洞称绝,曾有人悬绳下探,见乳峰奇特,烟云袅绕,石梯嵯嵯,石栏累累,空遂可容入万人。其实史书中记录有“司玄洞”,但并没说出洞口的具体位置,留下一个扑朔迷离的谜。1943年定居在天柱山麓的乌以风先生,为了寻找这一石洞,曾几次请山上的采药老农,从试心桥的南、北两处悬空而下寻觅,了无结果而遗憾终生。他在所著《天柱山志》一书中,把这一谜洞谓之“神秘谷”,把南观寨右侧的石印峰下那横卧巨石形成的“天窗”,叫“秘窗口”。直到1983年,10位爱山者,在天柱山上经历了艰险的探索寻找,才揭开了这一秘密。
从天柱山庄西侧的山道前行不远,就到达牛马城,此处曾经是刘源率义军抗元时喂牛养马之地。往西可看到飞来峰下的“五妹松”,即由五棵松树合抱而生,相依中各显其娇娜秀姿,尤如五个姐妹在一起亲热拥抱。再往东去是振衣岗,不远处是南关口,神秘谷就隐入其中。
南观寨尤以龙吟虎啸崖之位势险陡,奇峰排列,崖壁千仞,绵亘数里,横石如城,攀援通过极其困难。秘窗口是由一块巨石横搭在两峭壁上,象一天然门楣,10人可并排而入。这窗口是通向神秘谷洞穴之咽喉,从此处可进入一条400多米长的陡削幽谷,谷底是一个怪石垒起的天然洞穴,其内“楼台回廊”通往逍遥宫、迷宫、游艺宫三座主洞。入第一洞群即逍遥宫,里面昏暗难辨,凉气袭人,只能匍匐前行,七拐八弯,有惊无险。进入第二洞群,顿觉宽敞高大。主洞内有两个耳洞,曰东、西宫,向东的洞穴较明亮,能容下百来人,有滴水石穿而形成的天井,泉水叮咚,如磬悦耳。此洞没有出口,只好折回。向西的洞穴幽暗狭长,尽头处却显开阔。第三洞群由五个洞穴组成,左洞如居室,有石桌石椅;右洞有清泉渗出,……出了洞口有一不足盈尺宽的窄巷,游人过此,“三围”超标者即被卡住,故有“胖见愁”之称。
如此上下出入大大小小的洞府,可穿过54个洞穴,真可谓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上洞下皆有洞,洞内有天天外有洞,奇妙无穷。临近谷顶是一条“黄鳝背”,石埂陡峭倾斜,人行其上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将葬身谷底深渊。待到登上神秘谷顶,视野便豁然开朗。距天柱峰第二高峰的飞来峰近在咫尺,峰顶那浑圆如盖的飞来巨石呼之欲出,再看那谷底怪石巉岩,迷茫苍苍,那种出入洞天福地寻觅的快意,真难以言表。
21.2.4
中天一柱
巍巍天柱峰,峻拔插天表,它深藏入万壑之中,高耸于众山之巅,异峰突起,峭立如柱。它的别名叫朝阳峰,俗称笋子尖、单尖,《道书》称它为司命真人的发祥地,故称司命峰。此为天柱山的主峰,海拔1488.4米,方圆5华里。南面的石壁上镌刻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1米见方的8个苍劲雄浑的大字,横书于上;“顶天立地”4个大字直书其下,更显其雄伟气魄。绝顶景致更奇,闻有仙乐缭绕,珍禽飞来,平石如磐,古藤奇花,观音三井。据史料记载:天柱峰常有云鹤往来其上,每值仲春,率有鹤驾千百成群自庐山来朝。
每逢雨后初晴,雾起丹霞,云生碧岫,从深谷徐徐升起,一波波云浪在天柱峰之腰间荡漾,似洁白的腰带。百里天柱,置入烟波浩淼的云海,四周的座座山峰,如在浪涛中浮游,峰顶的青松巧石如立天外。若站在渡仙桥上,远望天柱峰极顶,凌空耸立,一柱擎天,石骨嶙峋,如叠耸层塔,如倚天长剑,高峙于群峰之上,云雾之间。壑外诸峰,簇拥密布,拱拜回环。若能有幸,你还会看到自己的身影四周罩上一轮很大的光环,酷似七色彩虹,这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天柱佛光”。
峰旁有一座十分秀气的花峰小天门,它与主峰相近而不相连,两壁对峙,中开夹缝,如鬼斧神刀劈下一般,了无痕迹,又称一线天。在这一线深谷的陡壁中间凌空高架起两座石桥,每座桥虽长不过两米,但看上去却异常险峻,好似在虚幻缥缈的仙界行走,这“三步两道”桥,亦叫渡仙桥。
桥北的天池峰,有一块平石,称为天池,宽3尺,深1尺,碧水终年如镜,清凉甘甜,久旱不涸,久雨不盈。白天,池底可见青松倒影;夜晚,水中映照满天星斗。远望天池吞云迷茫,近观水花如银。古人称这里是虎啸狼嗥之地,诸神聚集之所。游人至此,以掬水一饮为快事。居高临下,纵览天柱山的奇绝灵秀,辽阔壮观。隐约可见,百里之外,那匡庐如屏,长江似带,九华浮在云海之中。正如明代胡集宗的诗词所云:
不登凌绝顶,
难识皖山高;
身在层小霄上,
江湖一羽毛。
“天柱一峰擎日月”引来历代名人亲睐,为它赞美,为它歌唱。
21.2.5
九井西风
发源于天柱山麓良药坪的股股飞泉,汇入野人寨西处的九井河口,它穿山越谷,直注潜水。其间蜿蜒曲折数十里,波涛澎湃,冲击着千姿百态的岩石,形成许许多多的龙潭、蛟岩、碧池、绿涧,其中著名的有9处,形如井状,深不可测,而得名九井,河曰九井河。河畔沿途苍松翠柏,竹影泉声,山鸣谷应,飞瀑悬流,好一个如诗如画的景致。这九井实为九个大潭,称天井、地井、雷井、龙井、三牲井、珍珠井和云雨犬井等。
据说这九口井,每一口井都有一位井神守护,井底藏有无价之宝。它那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给人以极大的诱惑,多少年来,有多少人为了这个梦想,到井底去试探取宝,作出了无谓的牺牲。每一口井都有一个故事,其中要数云雨犬井比较有趣。此井处在深山老林之中,井旁有一硕大的石床,能容下百人睡觉。据说在很多年以前,天柱山遇到一场罕见的大旱,河水干涸,草木干枯,山下所有的村庄选派100名代表聚集在井旁,请石匠凿开石块为床,代表们在此宰杀牲口祭雨神,日夜驻守在井旁。一连三日,天空仍不见一丝阴云雾影,他们只好把村里所有的猪羊牲口全部杀尽祈雨。又过去了三天,依然晴空万里,大伙心里非常焦急,忽然有人发现在祈雨的人群中,一只白犬正找地方躲藏,就赶紧把它捉住杀死,刚投入井中,顷刻间,井底沸腾,乌云翻涌,大雨滂沱。只见白狗已浮出水面,向九井河漂游,一会儿便隐没在潜水之中,当地就称这口井为云雨犬井。
这九口井又因所处的地形、地势、岩石,以及阳光照射在水面的角度不同,而形成赤、橙、红、绿、青、蓝、紫、黑、白9种颜色。这里由于奇特的山势,错综复杂的地形,无论春夏秋冬或是阴、晴、雨、雪,每天半夜都有一股西风从天柱山顶沿着峰壑山麓吹来,直至次日卯时方止。每当这股独特的西风吹起,空谷回荡起松涛竹浪的音韵,如敲玉击磬,如万马奔腾,造就了风凉气爽的妙境。从而称为“九井西风”,这一奇迹乃是天柱山所独有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