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陵园紫金山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1,069 发布人: 长江文化
紫金山,即钟山,位于江苏南京市区东侧。紫金山又称金陵山、蒋山,南齐称圣游山,明代又称神烈山。山势蜿蜓,形如巨龙。主峰北高峰海拔448米。东西长6.15公里,南北宽3.3公里。周围名胜古迹很多,山南边有紫金洞,旁有一人泉。山前正中为中山陵,是国父孙中山陵墓。
23.1
中山国魂
中山陵座落在明孝陵东侧、紫金山(钟山)中部的茅山南坡,该陵墓由吕彦直设计,全部轮廊形似一只巨大的自由钟镶嵌在蓊蓊绿海中,显得庄严肃穆、宏伟壮丽。(图103)
图103 紫金山下中山陵
中山陵西面是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陵东是灵谷公园、邓演达墓、谭延闿墓。山北有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墓。钟闿西峰上有紫金山天文台及天堡城。钟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六朝末年隋军平陈;太平军的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时南京光复等,都取决于钟山之争夺。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爱紫金山。国民元年(公元1912年)元旦,孙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谒明孝陵时说,明祖“驱逐元鞑,恢复汉族,诚民族革命之先进”,“他年诸事摒档清楚,即在明孝陵左近结一茅庐,以明祖为邻,以终天年。”91天后,孙中山为了南北和平统一,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位于袁世凯。第二天一早,孙先生邀胡汉民等人去紫金山打猎,在茅山南坡休息。他远眺方山,近顾秦水,前有平川,背依青山,山水相依,气象万千,他感慨万分地说:“候他日去世,当向国民乞一扌不土。以安置躯壳耳!”14年后的1925年,孙先生在北京弥留之际,忆及从前猎时之语,仍以归紫金山为嘱。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孙夫人宋庆龄亲自勘踏此地,选择墓址。1925年3月12日是个悲痛的日子,孙先生告别了这个他为之献出毕生心血的世界。停灵于西山碧云寺。4月,国民党在上海成立“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登报向海内外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四个月内共收到应征图案40余种,评定吕彦直所设计的图案获一等奖。并将所有得奖图案公开展览五天,采纳众议,最终决定采用吕彦直设计的图案为陵墓图案,并请吕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筑详图及监工事务”。当年吕彦直仅32岁。1929年5月吕彦直不幸逝世。后改聘二等奖获得者范文照继任,于1929年春落成。
墓前是一个半月形的广场,高台上矗立着孙中山的铜像,气宇轩昂。从广场拾级而上,穿过高大的博爱坊,便是一条长达数百米的墓道。陵墓的正门上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碑亭中的石碑上镌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鎏金大字,光耀夺目。从进口处的花岗岩牌坊上达墓室,要经过392级台阶、8个平台,距离700米,落差70米。祭堂正中有高4.6米的孙先生汉白玉雕塑全身坐像,此像为世界著名雕塑家保罗兰窦斯基的作品;石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祭堂后为墓室,中央是长方形墓穴,墓穴上面卧放着日本著名雕塑家高崎雕塑的孙中山先生全身像,下面安放着先生遗体。
陵墓工程奠基仪式是在孙先生逝世一周年后的1926年3月12日举行的,陵墓全部造价为白银400万两,但全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侨共捐赠460万两,主体工程历时3年多建成。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孙中山灵梓由北平用专车护送来南京,棺木四周围着白色帷幔,饰以花环,从浦口渡江,直向陵园。仪仗队一式白祭服白手套,伴哀乐缓步前行。沿途人山人海,含泪目送,到达目的地后,灵梓由孙夫人宋庆龄、其子孙科及党政要人、各界代表、各国驻华使节等护送,进入墓室。
祭堂高耸在平台之上,小在平台上回首遥望,远山近水一览无遗,四周苍山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望之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为表示对孙先生的敬仰与哀悼,中外人士纷纷馈赠礼物。孙先生的英国老师康德黎特地从伦敦送来金属花环,其中花蕊和梅花是开金,其它花朵和枝叶是银质。印度政府送来一对红木玻璃匣装的银质小象。日本政府送来一只直径一米、全用白银制成的大花圈。一时陵园后的万福寿被改辟成为“奉安纪念馆”供中外人士瞻仰、缅怀。(图104)
图104 紫金山
23.2
历史古迹
23.2.1
王安石隐居半山园
半山园地处中山门内北清溪路附近,从这里出城去钟山之半途,故名半山园。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安罢相后隐居的半山园即在此,此处有一清同治年间所建的小亭,名半山亭。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年时随父亲定居江宁(今南京)。宋仁宗庆历年间中进士,曾三任汇宁府尹,参州积压政事,宰相。他主张创立新法,改旧政,忧国忧民,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遭保守派反对,实施新法一再受阻。后辞退,次年再相,变法失败,熙宁九年再辞。回到江宁,于钟山西麓修几间房舍,自植树木花草,隐居于此,取名半山园。这里清静幽雅,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王安石以山为伴,视花草为邻,并常骑驴出游,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波,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知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读罢这篇情景并茂,景远情长,浑然一体的佳作,那份深沉悲痛、哀婉动人之情,实乃千古名篇,相传苏东坡读了此词,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王安石与苏东坡同为欧阳修的门生,是古文运动的中坚,但因对立新法的见解不同而严重对立。苏东坡也是一生坎坷,久谪在外。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奉诏离开谪居5年的黄州取道江西、江宁北归,于7月至江宁。此时王安石正住在半山园中,在好友王胜之等人的安排下,两人终于在江宁的半山园相聚且尽释前嫌。故半山园留下了王安石与苏东坡化政敌为文友的千古佳话。他们在一起盘桓了一个多月,日日出游,品评文学,观赏山水风光,谈佛论禅。王安石赞苏东坡:“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苏东坡离开后,给好友王安石写过两封信,其中一封云:“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幸之极。已别经宿,怅仰不可陪。”可见真情非同一般。
“报宁禅寺”,是王安石将半山园和附近的田庐所改而成。寺名为神宗皇帝所赐。公元1086年4月,王安石与世长辞,一代文坛巨星从此从世间消失,但他的美名与文章却千古动人,流芳百世。相传王安石的墓就是半山园后面。
23.2.2
十里苍松应灵谷
自中山陵往东行,丛林深处有灵谷寺。“灵谷”一名,清人吴云认为有两重含义。一层为“灵”即生灵之灵,“欲诸佛慈祐于民,如呼谷谷应,若右灵台之义耳云”;另一层为“北倚钟山,每有云起,山露石纹,象生存一灵字之象,东西陵阜,两相交对,二水合谋有口字仪状,又生成谷字之容,是山自命为灵谷也。”
灵谷寺前身为南朝梁时所建“开善精舍”。其时,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故与高僧宝志和尚交往颇深,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宝志和尚圆寂,梁武帝与其女永定公主出资葬其于独龙阜,并建开善精舍与宝公塔。落成后,梁昭明太子、梁元帝、陈后主都曾前往游览,《游钟山开善寺》诗云:“栋里归白云,窗外落晖红。古石何年卧,古枝几春空。”开善精舍在唐代改为宝公院;北宋又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建明孝陵,将寺与塔迁此。由朱元璋赐名“灵谷禅寺”,并亲书“第一禅林”于门上。灵谷寺在明代是鼎盛时期,寺院规范宏大,气势雄伟。后毁于兵火与战乱,现保存有无量殿。这座建于600年前的殿全部用砖砌成,因没有梁柱故又称“无梁殿”,殿前有5个拱形厅,殿内有一巨大的拱形殿顶,东西长53.8米,南北宽37.8米,其规模之宏大,结构之独特坚固,年代之悠久,均堪称全国同类古建筑之首。
灵谷寺掩于松林之中。进山门行于苍松下,绿云间,风起松涛阵阵,琅琅成韵,五里之遥,才见梵刹。顾起元有诗赞云:“山门才入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绿天,佛刹起扉皆垒障,僧寮汲水尽飞泉。”可容千人的殿宇,敞阔宏亮。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修只恢复了一小部分,现存龙王殿、无梁殿、三绝碑等。无量殿的内墙上,刻有北伐战争时阵亡战士的名录,阵亡将士们借这古刹之一壁作了自己的祭堂。
依山而建的松风阁就在无量展后面,是一座骑马楼式的古建筑。登楼眺望,眼前是一片开阔的空间,微风过处,松涛云卷如浪,有种“南窗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汨汨来”之感。曲径通幽处,林木茂密,地势平坦,环境非常幽静,好一幅花香鸟语、山水园林之画卷!
23.2.3
三绝碑与八功德水
松风阁后有一条长长的石道,直通灵谷塔。此塔是1929年为纪念在北伐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所建。塔高66米,为九层八面,中心有螺旋扶梯可通顶层,站在塔顶凭栏眺望,整个紫金山风光尽收眼底,苍柏拥翠,松涛阵阵,使人如入“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的诗情画意中。塔前一碑,为宝志禅师画像碑。梁代开善精舍曾存有名画家张僧繇所画的宝志像。唐时,吴道子又重新作画,李白撰文,颜真卿书写。李白文中赞道:“水中之月了不可取,灵空其心寥廓无主,刀齐尺量扇迷陈语,锦幪乌爪独到绝侣,丹青圣容何住何所。”因三位大家作品同刻一碑,故世人称其为“三绝碑”。现存碑为清乾隆时按拓片仿刻。
“八功德水”距灵谷寺不远,“僧寮汲水尽飞泉”就是形容此泉的。八功德水原在紫霞洞东北的悟真庵内,庵迁来此地,僧用竹管将水引来饮用。所谓八功德,人们为此总结出八条功德,即: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饣壹、八蠲屙,故名八功德水。此水还有段传说,当年高僧昙隐云游钟山,忽然听到有金石丝竹之声,他沿岸依音寻找,只见粒粒水珠顺石缝滴落石板,清脆如琵琶声,他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人间的清泉,是对世间的施舍,称此泉为“功德泉”。梁时,寺院僧人用泉水为人治病。北宋天圣年间,史馆学士兰陵肖公在泉眼四周立石板竖井,并建其上。清咸丰年间战乱,仅剩一壁井栏。后人经过化验,八功德水实为很好的矿泉水。
23.2.4
紫金风云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这是三国时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来江东准备与东吴孙权结盟,共同低抗曹操的80万大军时所发的感慨。诸葛亮路经秣陵(今南京)时,见紫金山山峦巍峨,似蛟龙盘曲,石头山地势险固,北依长江天险,如虎踞江边,不胜感叹而言。并力劝孙权在此建都。赤壁大战后,孙权迁都南京,改秣陵为建业。南京相继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之说由此而来。后在南京称帝的朱元境建立了明朝。太平天国农民军也在此建立了革命政权,改称为天京。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在此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又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功不可没,风云迭起。被称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留下了历代的盛衰荣辱,写下了历史最璀璨的一页。
紫金山为南京地区群山之首,最高峰448米,平地拔起,屹立了南京城东,显得格外雄伟峻秀,如巨龙盘卧,绵延7公里。数千年的历史巨变在山上山下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名山,是南京风起云涌、沧海桑田的见证。紫金山因多紫红色的砂页岩、石英岩,阳光照耀,远望呈现紫金色。相传晋元帝渡江时见有紫气东来而得名。
传说,紫金山内有棵紫金树,紫金树长一寸,紫金山就长一丈。山越长越高,快要将天顶破,玉皇大帝为了他的天庭安危,忙派一山神去看管紫金树,为了不使紫金树再长高,就在树上挂满了铁坠子。可不久,铁坠子变成了紫色的,连山神的看守房都变成了紫色。
23.3
孝陵神道
明孝陵——即朱元璋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长长的神道两侧排列着12对石兽、4对石人,此神道整体成弯弓形,迥然不同于所有帝王陵墓笔直的神道。据说,孙权和夫人的墓地就建在明孝陵前面的梅花山上。在朱元璋建墓时,有人建议使神道笔直穿过梅花山,朱元璋不同意,说:“孙权也算个英雄,留着他给我看门吧!”所以神道就转了个弯,别具特色。如今的梅花山遍植梅树,大雪纷飞,百花凋零之时,唯见此山梅花顶风傲雪争奇斗艳,一片香雪之海洋,成为春节期间人们向往的胜地。而明孝陵则被苍松翠柏所环抱,现还有孝陵殿、宝城、明楼等一些古建筑。朱元璋与马皇后就葬于宝城后的土岗之中。孙权将世代地为他把守门户。
23.3.1
无头石人
无头石人位于明孝陵神道之上,自明孝陵建成后,方圆几十里内为皇陵禁区,一般人等休想入内。一天,朱元璋的小女儿宝庆公主偷偷地带着几个宫女到神道上游玩,她见神道两侧的石雕武士威武雄壮,英姿勃勃,心生爱慕,竟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抚摸。一宫女笑道,既然公主喜欢这位将军,就嫁给他算了。公主反唇相向,她们的玩笑最终还是被那位在一旁编柳条筐的宫女听到了,建议用她编的柳条筐去套武士的头,宫女们纷纷赞同,谁扔的筐将武士的头套住,谁就嫁给武士。宫女们嘻闹着一次次将柳条筐抛出去,如抛绣球一般,可都没一个能套住武将军。轮到公主了,她只轻轻一抛,那柳条筐儿像长了眼睛似的就停在了将军的头上。大家都给公主道喜,公主说:“如果他真的来迎亲,我就嫁给他。”
晚上,朱元璋就做了个梦,梦见神道上的武将军进宫来要做驸马,醒来的朱元璋大怒,命身旁武将去处置那个石武将,可武将没听清就奉旨前往,一剑下去,把石武将身旁手捧朝衔笏的石文臣的脑袋削了去。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3.3.2
天堡山与天文台
地处紫金山天文台南侧,号称钟山第三峰的天堡山,山巅之上有全部用巨石堆砌而成的太平天国天堡城故垒。上架火炮和滚木礌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与山下城墙根(龙脖子处)的地堡城,同为太平天国保卫天京(今南京)的要塞。太平天国军占领这块要地后,依借山势,长期与驻扎在孝陵卫、明孝陵处的清军江南大营对垒,曾先后两次取得巨大胜利。1864年2月28日,太平军在今中山门一带袭击挖地道的清军不幸失利后,部分太平军向山上撤退。清总兵朱洪章部,乘太平军立足未稳。部署未就之时,乘虚而入,率部猛攻,占领了天堡城。地堡城守军因失去了天堡城的呼应,孤军作战,无依无托,迅即失陷。清军得胜后,即在天堡城架炮,掩护部队挖掘地道,炸毁太平门右侧城墙20余丈,天京自此失守。太平天国将士为守卫南京而献出了热血与生命。后人为纪念天堡城守军业绩,改称钟山第三峰为天堡山。如今天堡城遗址尚存。南京城内尚有太平天国遗址多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述志诗》写道:“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余青松创建的,距今已有50年的历史。因紫金山被覆盖在一片浓郁葱翠的树木之中,眺望山顶,有一个个银白色的拱形屋顶,挺拔于绿树丛中,阳光之下,熠熠生辉,这就是紫金山天文台建筑物的特殊标志。天文台内有许多先进的仪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透过那些珍贵的仪器,雄伟壮丽的南京城就在你的视线之内,看日新月异的变迁,真有天翻地覆之感。现在的天文台内,设有太阳、恒星、行星、天体测量、历算等研究室,揽宇宙于有限的空间,真是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