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江文化音乐 >长江三峡——三峡任放歌

长江三峡——三峡任放歌

时间:2023-07-30       作者:       点击量:1,425       发布人: 长江文化

前言 

        曾经有许多次,外国朋友问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余教授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就是:“三峡!”(《文化苦旅·三峡》)

        三峡,是“长江三峡”的简称,是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长江三峡作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早已驰名中外,为世人所倾慕。显然,余秋雨教授把三峡看作是中国最有意思最值得去的地方,这或许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和游览过三峡的外国人的一致看法。
        古代中国,可能没有象今天一样举行过名胜、风景区的排序评比活动,但人们对三峡的赞美却真正称得上是好评如潮。在我们未进入三峡诗画长廊之前,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清楚古人眼中的三峡:
        830年前的南宋时代,一次,诗人陆游看到一幅三峡的图画,大惊:“这世间会有如此峻峭的山峰吗?非也!非也!此乃画师驰聘想象,笔上生花矣!”不久(乾道六年十月,即公元1170年),因赴任夔州通判,陆游入蜀走了一趟三峡。百闻不如一见,他折服了:“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
        然而三峡的美又岂止是山的峻峭?!再来看看当代外国友人对三峡的观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和友好人士前来中国访问、交流时,到长江三峡观光游览的则越来越多。他们惊叹三峡奇丽的自然风光,沉缅于优美的神话故事之中,离开三峡时又总是以火一般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三峡是“百里画廊”、“人间天堂”。
        曾在武汉测绘学院(今“武汉大学”)工作过的一位德国专家深情地说:“我原以为三峡风光是中国画家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如今一看,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比画家笔下的风景更美!”他的话简直与陆游的诗句惊人地相似!
        新加坡前总理、现任内阁资政李光耀,于1980年11月游览三峡,站在西陵峡胜景“仙人桥”升天台上,这位时任新加坡总理感慨道:“这里风光太美了!我宁愿作三峡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不愿作新加坡的总理!”
        三峡,实在是一个美丽、奇妙而又神秘的地方。秀峰连绵,重峦叠嶂,峭壁对峙,隐天蔽日,烟笼雾锁,峡雨蒙蒙,风韵多姿,气象万千,情趣无限。三峡,这一大自然的杰作,揽尽山、水、泉、洞之美,兼得雄、奇、险、幽之胜,人们誉之为“天然画廊”和“地质博物馆”。
        巍巍三峡,历史悠远,文物丰富,浓缩了中华五千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文明。巫山深处,隐藏着人类最早的身影;绝壁岩棺,长眠着巴人的祖先;大江两岸,布满了历史进步的足迹。这里,丰富的历史掌故和地理沿革,瑰丽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多彩的民间传说和峡中风情,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因此,三峡也称得上是“历史文化的长廊”和“人文艺术的宝库”。
        三峡,惟有三峡,堪当人类语言中一切美丽词汇对她的赞美。我们走进三峡,如同走进诗的海洋,所以,三峡也就被人们称为“诗的长廊”。“巴东三峡绝奇丽,一石一波天下无”;“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就让古往今来的三峡诗,引领我们步入三峡——
        “江劈巫山生奇峡。”“万峰磅礴峡江通”;“峡山峡水太奇绝,造物于兹技亦竭”——向你述说着三峡的成因。
        “三峡瞿塘据上游”。“夔府孤城落日斜”;“朝辞白帝彩云间”;“瞿塘险过百牢关”;“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向你讲述的是瞿塘峡的雄伟壮丽。
        “巴东三峡巫峡长”。“田野纵横千嶂里”;“三台八景壮巫山”;“宁河归来不看峡”;“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巫峡苍苍烟雨时”;“行到巫山必有诗“——向你诉说的是巫峡的幽深秀丽。
        “西陵山水天下佳”。“好奇须过古巴东”;“秭归胜迹溯源长”;“碧水香溪忆明妃”;“峡到西陵气混茫”;“滩如竹节稠”;“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西陵峡口大城浮”——向你倾诉的是西陵峡的险峻奇丽。
        治国必治水,千古之垂训。中国“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三峡再度成为人们旅游的热土。三峡是永恒的,不朽的,未来三峡更壮美;三峡是永远值得你留取诗情的地方。
        三峡任放歌。三峡,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座古老艺术的迷宫,是一座现代科学的殿堂。面对奥妙无穷的三峡,许多到三峡来乐山恋水、寻幽访胜的词人墨客、文才巨擘、画坛巨匠,用语言和色彩表达过他们的惊叹,同时也道出了他们的无奈:
        张问陶《瞿塘峡》诗曰:“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梁上泉《三峡放歌》高唱:“画笔乱扫巫山云,写不尽三峡奇景;画笔蘸干长江水,写不尽三峡豪情。”
        我曾多次去过三峡,去感受那山的雄浑诡秘、水的奇丽无常、云的扑朔迷离、洞的深幽玄奥、景的巧夺天工……只可惜纵有“马良神笔”、“李杜诗才”,也难以描绘三峡的神奇和美丽。
        面对生命和大自然的运动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种种奇迹中最惊心动魄、最雄奇壮观的三峡,尽管余秋雨教授主张“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但我却还是在许许多多的华丽词汇中找到了一个再恰当不过的词汇,以记录下我对三峡不变的印象,这就是:天造地设!

        你或许很想尽快奔向三峡。愿这本小书,能成为你了解三峡的向导,畅游三峡的旅伴,热爱三峡的知己!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