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清明:天地清明 慎终追远
时间:2023-08-01 作者:北师大民俗学 点击量:1,974 发布人: 长江文化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四,在公历4月4-6日之间交节,既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浸种平田备蚕月,“蚕花廿四”轧庙会
农谚云“清明浸种,谷雨落秧”,江南水稻区一般说来清明时节可以浸种,谷雨就可以播种了。不过根据各地季节的差异,具体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浸种要选择吉日,得找个大缸或者直接用农船的船舱充当容器,倒入稻种,加清水反复搅拌,筛选出谷粒饱满稻种以作种谷。种谷浸上两三天后捞出晒干,用稻草盖垫其上下,或装入蒲包,保持一定的湿度。大约过上半个月,这些种子便能被播种到秧田中去。
随着天气渐暖,去年保存下来的蚕种也进入了孵化期,蚕农们为即将到来的蚕月做着各种准备。养蚕伊始,各家都要请蚕神。蚕神,是旧时蚕农观念中能够护佑蚕事生产顺利的神灵。江南各地旧时多有蚕神庙,通常供奉马头娘为蚕神。马头娘,也叫蚕花娘娘,马鸣王、蚕姑等等。神像是一女子骑在马背上,后者女子端坐、身边站着一匹马。清乾隆《湖州府志》记载,养蚕伊始,蚕农们就在家中设神龛供奉马头娘,每到蚕入眠、上山、采茧以至缫丝等环节都得祭拜一番,以求福顺。
蚕神
清明养蚕前,蚕农们会前往各地赶蚕花庙会,其中地处桐乡、吴兴和德清三县交界处的含山“轧蚕花”庙会名声最大。“轧”在这一带方言中是“挤”的意思。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所以在这座山上留下蚕花喜气。谁能脚踏含山地,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获得丰收。为此每年清明节,远近蚕农,特别是蚕娘们都争相上含山,走一转,轧轧闹猛。
桐乡洲泉镇双庙渚水上蚕花会也别具特色。赶会的人们聚集在河两岸,河面上的蚕神娘娘船、缫丝船、蚕凳龙船、拜香船、高杆船表演等让人大开眼界。水上蚕花会上多竞渡比赛,但是各地具体的叫法又不尽相同,平湖称为“摇快船”、海盐叫“出跳船”、桐乡濮院为“闹清明”、嘉兴市郊是“踏白船”。虽然名称不同,形式大抵都是众人围观划船比赛,极是热闹。
桐乡洲泉镇双庙渚水上蚕花会
此时进行划船比赛与当地蚕桑养殖有着直接的关系。清明后,蚕事即将开始,这几日有经验的蚕农们正忙着对桑园进行估产,并估摸着这一季养蚕的规模与数量,桑叶估产不足,就得预设调剂的方法,快船即是到外地买桑叶的重要交通工具。这种船俗称“买叶船”,轻舟飞棹、日夜兼程、救蚕如救火,往往一两天之内就得打个来回。
上坟祭祖传家统,清明夜饭吃团螺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里的头等大事,自古如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之语,勾勒了一幅乌啼旷野、人悲墓前的图景。
清明祭拜先祖的重要内容是清扫墓地。传统的土坟,人们趁春汛尚未来临,赶紧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保全先人已尽孝心。现代公墓,多用石板砌成,自然不用担心雨水的冲刷,不过人们还是要清理一下杂草、掸掸石碑上的尘埃,告慰先人。
江南称此俗为“上坟”。坟,有新坟、老坟之分,新丧未满三年的称为“新坟”,三年后便是“老坟”。上新坟,必得在清明当天,人们叫“正清明”,老坟则不一定了。在台州,清明上坟可得持续一段时间,当地人常常讲“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祭祖扫墓最早可以从春分开始,陆陆续续地持续到立夏前后,可不快到端午了!
传说这个特殊的规矩是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定下的。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当地的青壮年男子纷纷应征入伍。到了清明节,戚继光体恤将士们回家祭祖的心情,可又担心倭寇趁此机会入侵,最后让将士们在清明前后轮流回家祭祖。于是“清明长长节”便一代代传了下来。
《荡寇风云》剧照
海宁一带讲究正清明扫墓,这个规矩却与朱元璋有关。传说当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因战乱流落到海宁一带,在钱塘江边的一个破庙里生下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四处寻访母亲,经多方打听得知母亲早已不在人世。为了找到母亲的墓,他命令海宁民间祭扫祖坟一律定在正清明。清明日,他派人四处察看,凡是坟头没有压纸钱的孤坟,就细加勘查,最后终于找到了母亲的墓穴。从此,正清明扫墓的习俗就在海宁落地扎根了。
上坟的仪式可繁可简,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中曾提到,祭祀的仪式十分庄重而繁杂,祭祀祖先和后土(山神),各有一篇祭文。墓前供的菜十大碗,八荤两素,三色水果,百子小馒头,坟饼,门宵烛、酒、汤饭杯筷等等。“去的男女老小都要跪拜,跪拜完毕,要挑新土,烧楮钱”等。上坟菜肴丰简随意,不过不可少了家里人亲手做的几个小菜。
清明日,大家族还会开祠祭祖。如有“两浙巨宗”之誉的杭州萧山来氏家族的 “做清明”,仪式隆重,三牲福礼、果品糕点摆满供桌,司仪宣读祭文,讲述家族兴衰、歌颂先辈功德、勉励晚辈上进。祭毕,点人头分馒头,全族人其乐融融。
上坟祭祖,既为慎终追远、共同回忆家族历史与传统,也是一次难得的全家聚会。浙北桐乡、德清一带,清明前一日的夜饭俗称“清明饭”,隆重程度堪比“年夜饭”。除各种佳肴以外,餐桌上必有一大盆螺蛳。旧时有一种蚕病叫“青娘”,俗信以为青娘就躲在螺蛳壳里,吃螺蛳时用针“挑青”,青娘就被挑了出去,于是吃过螺蛳蚕宝宝也就不会得病了。
吃完的空螺蛳壳要抛上房顶,至于其中的缘由,有人说屋顶上撒了吃过的螺蛳壳可以引诱瓦刺虫爬进壳内,从而避免蚕宝宝遭到伤害。也有人说清明夜大家一起把螺蛳壳撒上屋顶可驱除鼠患,从而达到保护蚕宝宝的目的。如今蚕农大都建起了楼房,清明夜虽然仍要吃螺蛳,但抛螺蛳壳只是象征性地做个样子罢了。
吃清明团子也是必备的。江南一带都有做青团子的习俗,在米粉中掺入艾草汁,使团子变成青绿色,做成之后,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入口满是艾草清香。青团咸甜皆宜,甜的有豆沙馅儿、枣泥馅儿,咸的有萝卜丝馅儿、豆腐干笋丁馅儿等等。
还有一种食品叫“清明狗”。《江乡节物诗·粉犬》 题注说:“和五色粉为犬,清明戏具也。至立夏则烹之,以食小儿,欲其健壮相似耳。”人们在做清明团子时有意识捏几只小狗形状的团子,不放馅,蒸熟,挂在风口吹干,一直要等到立夏节,才取来煮了,给自家小孩吃。老人们嘀咕着这样可以让孩子像狗那样结实,吃了可以不疰夏。
踏青插柳鹞儿飞,修禊流觞雅春集
扫墓上坟结束后便是在附近踏青游玩的愉悦时光。尤其是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漫山遍野地跑着,采映山红、挖春笋、放风筝。风筝,在当地俗称“鹞子”或者“纸鹞”。《清嘉录》记载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意思是待到风筝高高飞起,就要折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走。风筝飘走意味着疾病和晦气等不详也随之飘散。宋人李石也认可这项娱乐活动有益身心康健,他在《续博物志》中说,春天放纸鸢,小孩子们抬头引线,大口呼气、大声叫喊,可以泄内火。
出游的妇女们则爱在发际鬓边缀柳叶儿,孩子们头戴柳条圈、插上几朵野花,将那一抹春色定格在身心上。在古人的观念中,柳树可不是普通的林木,而有着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神奇功效。
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宋代清明“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以为可以明辨鬼邪,看住家门。近代以来绍兴人爱在此日将柳条儿插在门上、床边,以为这样可以避凶;金华人让小孩子戴柳,说有个好娘舅;衢州,未婚女子戴柳和竹箬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夫婿。
这个习俗延伸开去,又有了清明戴葱变聪明,戴豆花可以明目等等,十分有趣。“柳”又与“留”谐音,戴柳,便是留住了春天,俗谚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清明勿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语。青柳留春,留下的是青春;清明断鹞,飞走的是病垢。一“留”一“放”之间,时序流转的轮盘中,承载着对生命真挚的希翼与企盼。
历史上文人雅士多喜好趁着春和花开,三五聚拢,饮酒赋诗,举行修褉雅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会稽郡山阴城(今绍兴越城区)的兰亭修禊了吧。
事实上此俗在江南颇盛,及至清代、近代所从者甚多。杭州半山即为一处修褉佳地,陈文述有《庚申上已云台师偕同诸人于皋亭山修禊作图记事》诗,赞誉半山修褉“不让兰亭”。孙韶唱和道“兰亭禊后皋亭禊,修竹桃花万古情”,一觞一咏,和着春风十里,吹散了竹影婆娑。
这种传统相当古老,可以追溯至周代水滨“祓禊”之俗,通过洗涤身体,驱除疫病。《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官民于上巳日前往水边洗濯去垢、祛除旧病。刘昭做注说,当时人们还学着古代女巫的样子,用香薰花草沐浴,除鬼魅病害,祈福吉祥。魏以后,祓褉的时间逐渐固定在了三月三,不过人们来到水边不再举行沐浴祓除的仪式,反倒把它当成了一次宴饮春游的大好机会,“祓褉”也渐渐变为文人雅士的“修褉”集会了。
文章选自袁瑾、萧放著《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
版权所有 © 武汉大河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武汉安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