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下)
时间:2023-08-21 作者:长江文化 点击量:9,401 发布人: 长江文化
6.1
皖苏沿江平原
6.1.1
大江流皖中
皖苏沿江平原在安徽省中南部的长江沿岸和巢湖附近地区,以及江苏省一部,因以安徽省为主,故又有“皖中平原”之称。它的北界为扬州、滁州、合肥、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县一线,南界为句容、广德、青阳、东至一线。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30米左右,有一些残存的低缓的丘岗和孤山散布在平原之上,如巢湖以南的丘陵等。平原的北面为淮阳山地,海拔约200米,多已成为侵蚀残余的准平原。平原上散布很多湖泊,主要有巢湖、石臼湖、南漪湖、莱子湖、黄湓湖、泊湖等。
皖苏平原呈东北向,两侧有山地夹持,山前又有广大阶地发育,使河岸平原不易扩展。阶地即古长江河道所在,因为阶地由河床卵石层组成,说明更新世时,古长江河岸平原比今天要宽广。入全新世,地壳上升,长江下切,这时古河岸平原即上升成为阶地,但是昔日的河床卵石层却保留下来,成为古长江河谷所在的证明。这层厚达几十米的砾石层在江汉平原称为“白沙井层”,在南京称为“雨花台层”,都是更新世古长江的沉积物。
雨花台地如果紧紧夹着长江,那就成为“矶”头了,如燕子矶(南京)、马当矶、白石矶、黄石矶(在皖境)等。矶头束水,流速可达3米/秒,一过矶头,江流变缓,河道扩宽,立成沙洲。如马鞍山市的东、西梁山有节点矶头存在,上游即成缓流区,沉积了陈家洲,下游缓水区即沉积了江心洲。
今天长江滚滚洪流还不断地冲蚀阶地,扩大平原面积。被冲开的阶地部分即孤立江中,形成江中孤岛,如大、小孤山都是例子。小孤山的顶部正好和南岸台地面同高,表示这孤山是台地面(即阶地面)被冲开的部分。地形学上叫“证据岗”,即说明阶地曾经分布到此处。今天,长江有向南移的趋势,不止切开台地成孤山,还表现为矶头多在南岸,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时,产生奥氏力所致(奥氏力即地球自转偏转力,在北半球为向右偏折的定则)。长江由西向东流,而奥氏力是向右偏的(故又名“右偏力”),所以大量江水便冲向南岸。
在阶地夹着的平原上,汊道是长江河道特色。即长江正干在平原上时分时合,有时分成多汊,如古代在九江、湖口一带分为中、北、南三江,又有一时期分为九条汊道,故今有“九江”之名(一说九字是指多之意)。“三江”之说即指今长江为南江,因沿南岸阶地前缘而行,再无可退了。北江即今天江北的湖区,古道可查出是由盘塘入口经武穴武山湖、连城、太白、杨柳、龙湖、大官等湖;中江是介于南、北江之间,与北江时分时合,因中有阶地分开之故。宋代以后,才有堤垸分开,北江因人为淤塞,积水成湖了。这带“九江”之地,古沙洲纵横,宽可达20公里。
河道分汊,一般是与矶头约束河道,使上、下流由于流速减慢,沙泥沉积,形成沙洲,迫使江流分汊所致。由于南汊迫近阶地,不易侵蚀,使河道变直。北汊则多为平原地区,沿岸沙泥,易被洪水冲蚀,汊道变弯。这样,形成了南汊直,北汊弯的“鹅头”形汊道。北汊的弯曲向下游发展,形成鹅髻状弯道。这时,弯道坡降变小,河道伸长,流水变慢;而南汊道平直,河道短,比降大,流水较急,于是成为长江主流。北弯道渐淤,有利于人工围垦。这种情况类似于曲流地形中的“截弯取直”现象。南汊道由于不易改变,所以初期汊道多向北汊道发展,即主流冲向易被侵蚀的北汊。北汊成鹅头后,主流又转向直道南汊。这是河道地形变化的辨证逻辑。
江心洲在有支流流入,沙水增加,水流顶托的情况下,也可发生。沙洲在沙源突增情况下,每易摆动,如贵池池口处的凤凰洲和崇文洲等,就是由于两岸都有沙水进入而得到广泛发育的。“五百年前富裕洲,五百年后满江游”的民谣,就说明了沙洲善变。沙洲间的河道就叫“夹江”。现代崇文和凤凰洲间仍有夹江。
夹江地形与潮汐顶托有关。沙洲即在潮汐顶托处形成,并且受潮流顶托的影响而常变,故夹江地形在这段长江中突出。沙洲即由夹江淤塞而合并,如南京八封洲本是沙洲群所在,夹江地形发1842~1880年为沙洲纷立的局面,到1923~1931年即成夹江,1958年后淤平,八封洲成一大沙洲。
流经皖中大地的长江干流,长约400公里。安徽省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分属于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个流域,其中长江干支流流域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的一半。南岸主要支流有青弋江、水阳江和秋浦河;北岸主要支流有华阳河、皖河、滁河与巢湖。大江两岸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南岸多山溪性河流,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北岸则多湖泊和洼地,以巢湖为最大,面积达783平方公里。
皖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安徽省的重要农耕区和工业区。本区处于亚热带区域内,水、热资源相当丰富。热量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栽培一年三熟之需,对于油菜、油桐等经济林木均可安全过冬。北岸平原上,大雨容易渍涝,江水暴涨时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岸滩又不断崩坍。为了保护江北平原,沿江修筑了几百公里的江堤,最重要的就是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同马大堤长175公里,跨宿松、望江、怀宁三县之地,有100多万人口和140多万亩农田需要它的保护。无为大堤长125公里,它的保护范围内,有巢湖平原的八县一市、500万人口和400万亩农田,地位尤为重要。
安徽江北平原的防洪问题有所改善之后,又在长江干流和一些支流港汊上,兴建了一批电力排灌涵闸,用来排除渍涝和引江水灌溉干旱农田。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规模最大,前景最为可观。另外还有一批引江灌溉工程,其中以无为大堤江段的凤凰颈最为重要。这一引江灌溉工程,更大的计划是利用凤凰颈引水线,引江入巢,转济淮河,调水淮北。这条引水线不仅可以灌溉江淮和淮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对于合肥、淮南、蚌埠等城市的工业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沿江区工业发展水平高,重轻工业都相当发达,是安徽省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其发展方向是:以冶金(钢铁和铜工业为主)、化工(硫磷化工、焦化与石油化工为主)、机械(造船、机床等)、水泥、纺织、食品加工等工业为主导;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尽快把本区建设成为全省最主要的水产、家禽以及重要的林、茶、蚕和多种农林土特产品生产基地;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建立具有特色的工农业生产体系。
安徽沿江航运便利,物产丰饶,又蕴藏着长江中下游区所稀有的铜矿和铁矿。但是,这一带过去基本上是工业的空白区。五六十年代以来,矿产的大量开采和冶炼,使沿江一些港口码头成为安徽省的重要工业区。像铜陵、马鞍山等城镇,过去只有一些简陋的手工冶炼作坊和装卸量极其有限的小码头,现在都拥有现代化的铜铁采炼设备,港口吞吐量也非常可观。在这些新兴工业的带动下,安庆、芜湖等老城市的面貌也为之一新。沿江两岸和城市还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长江进入安徽后的第一个重要港口就是安庆。安庆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期有一位姓偃的大夫被封为皖伯,他的封地称为皖国,安庆即属皖国管辖。战国时,这里为楚国属地。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在此筑城,并派重兵把守,这里便成为东吴称雄的江北要塞。晋代诗人郭璞曾在安庆登上盛唐山,说过“此地宜城”的话,所以安庆又称“宜城”。
安庆,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自古即是重要渡口,清乾隆二十五年(1217年),安徽布政使司迁治安庆,始设省会于此。此后,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省会才改移他处。安庆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很多,有名闻全国的明代大观亭遗址,有盛产菱藕、风景如画的游览场所菱湖等。有名的“菱湖夜月”,别有情趣。每当皓月当空,渔歌唱晚,此地渔火点点,波光粼粼。人们常说,这里的湖水与岸柳相映衬,春宜晨,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简直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美景。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要算枞阳门外、长江之滨的迎江寺和振风塔。据《法门龙象传》记载,迎江寺建于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寺分三进,气势宏伟。后来几经焚毁,宋代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在人们看到的寺门、大雄宝殿、振风塔、藏经阁等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在原来的基础上复原的。迎江寺临江而建,振风塔矗立寺中,庙宇紧凑,寺塔和谐。
相传,安庆的风水好,地形宛如一艘航船,振风塔是船的桅杆,“船”前边有个大铁锚,伸得远远的,拉住这艘大船。如果不加铁锚,安庆的好风水会被江水冲走的。又说安庆地势如同“青龙昂首”,是“人文蔚起之兆”,必须“镇以浮图”,好风水才不至于跑掉。这也许就是筑庙建塔的最初目的。
迎江寺寺前有楷书寺名,字体刚健雄浑,正殿两侧悬有一副对联:
佳景荡涤胸襟,寄语墨客骚人,莫辜负新秋风月;
壮怀放宽眼界,收缆练湖潜岳,依然是旧日山河。
振风塔(图86),
图86 振风塔
又名万佛塔,建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当时安庆知府王鹅泉,发起建塔,“以明孝廉”。塔分七层八角,全系砖石结构,高70余米,挺拔秀丽,气势宏伟。一至六层设有石栏环卫,檐角飞翘,并悬有铜铃,江风吹拂,铜铃微荡,清音悦耳,悠扬远送。塔身嵌空,玲珑剔透。塔门变化多端,门门相似,有通有塞,游人往往碰壁而返,喜笑自乐。塔内有砖雕佛像600多座,明清碑刻51块,对研究古代雕刻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塔的底层有王鹅泉的线雕石刻像,清同治九年《重修振风塔记》碑,记载了建塔修塔始末。
振风塔之所以名扬四海,是因为它的设计者吸取了历代佛塔的优点,融汇了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特征,匠心独运,独树一帜,使人叹为观止。振风塔是长江沿岸现存最雄伟壮观的古塔,江船驶近安庆远在十里之外,即可遥见塔顶,气象雄伟。许多人慕名而来,登高远望,把酒临风,抒发思古之幽情,歌颂祖国江山之美,民间因此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誉。
安庆在解放前作为安徽省省会,只是一个消费性城市。解放后,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工业由开始的三个作坊,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个大中小型工厂企业。这里的鲥鱼、大闸蟹、豆瓣酱等土特产,更是名闻遐迩。这里还是黄梅戏的摇篮,富有民间风情的黄梅戏深受安徽、湖北等省人民的喜爱,在全国也有很多的听众和爱好者。著名演员严凤英等表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成为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
安庆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的故乡。陈独秀187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广圩(现属安庆市于圩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提出反对旧传统,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提倡“科学”与“民主”,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发起组织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于他在筹建党的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他在五四时期的影响,当选为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担任中央的领导工作,领导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革命形势的严峻,由于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由于党在幼年时期的不成熟,也由于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思想的消极影响,大革命遭到了重大失败。陈独秀离开了党的领导岗位,进行托派小组织活动,被国民党逮捕,遭受5年监禁。抗日战争时期,陈独秀颠沛流离入川,贫病交加。但是,生活的困顿,并没有使他停止思考。他关于民主问题的最后思考,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启示。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于四川江津。后其子迁其棺木回乡,安葬于安庆市郊北关。1979年以后,随着国内外重新评价陈独秀工作的进展,陈氏的历史功绩和高风亮节,受到人们越来越深的尊敬,为了适应国内外游客的仰慕之情,安庆市政府拨款重修陈独秀墓地,之后又两次扩建,并立“无字碑”,千秋功过,待后人评说。
顺流东下,便来到了安徽省著名的铜矿产区——铜陵市。铜陵位于安徽中部长江南岸,整个市区坐落在高低起伏的小丘陵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矿藏丰富。很早,这里就流传着一首民谣:“富饶铜陵,八宝俱全,金银铜铁锡,生姜老蒜麻”。其实,铜陵何止八宝,地下还蕴藏着钨、锌、硫、石英等矿藏,并盛产一种珍贵药材丹皮。此外,交通也十分便利。城西有宽阔的长江,城东有通往芜湖市的铁路,公路也四通八达。丰富的矿藏,便利的交通,为铜陵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市区的东面,屹立着远近闻名的大小铜官山,海拔都不很高,但它突起在一群低矮的小山丘和开阔的平原之上,显得巍峨挺拔,给铜陵市增添了瑰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铜官山铜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矿区。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在这里开采铜矿。唐朝政府在这里成立了“铜官场”,专门管理采铜,据说“铜官山”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解放后,在铜陵的有些矿井中,发现了不少古人采矿的老洞,洞里有唐宋两代的铜钱、斧和木盆,还在一个坑道里发现了古代的水车。看来,当时的矿工就是用这种水车抽去坑道内的地下水的。
古老的矿山,在解放前的近百年时间里,成为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的对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曾一度把魔爪伸向铜陵。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铜陵,更劫走了大批的铜矿石。他们掠夺性的开采,给矿区带来极大的损失。矿洞狭窄,设备陈旧,工人们工作条件十分艰苦。1950年初,全国解放后不久,一批优秀的工人从全国各地来到铜陵,着手整顿和恢复矿山,从此矿山的建设就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新兴的铜陵已发展成为长江沿岸有色金属的主要基地之一。
芜湖位于长江、青弋江的交会处。从安庆、铜陵顺着长江一路下来,两岸青山遥遥相对,沿江平原范围狭窄,到了芜湖附近,平原的面积就大得多了。南面的青弋江流域和北面巢湖流域的平原连成一片,是安徽省的主要稻米产区。芜湖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又有长江、青弋江和裕溪河(沟通巢湖与长江)等河流进行水运联系,所以早在明代,就成为一个以稻米为主的农产品集散市场。1876年后,芜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逐渐形成为旧中国的所谓四大“米市”之一。
芜湖山水秀美,环境优雅,“诗中长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这是宋代诗人林通游完芜湖后对它的高度赞美。长江从城北滚滚东流,青弋江水四边环绕,荆山、神山、白马山棋布于市郊,赭山、四合山、弋矶山起伏于市内,市中心有美丽无比的镜湖,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素有“江城如画”的美誉。
镜湖(图87),
图87 镜湖
在赭山脚下。据记载,镜湖成湖于宋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湖水平滑如镜,故名镜湖。“镜湖细柳”是芜湖的名胜之一。每逢春暖花开,人们信步湖畔,那婆娑的垂柳,漫舞的柳丝,碧波涟漪,清风拂面,令人珍惜这美好的春光。赭山不高,海拔只有36米,石呈殷红色,有的红如玛瑙,因而得名。相传战国时,楚国干将在距离赭山一华里许的赤铸山上炼制宝剑,炼剑的炉火烧红了赭山上的石头,因此成了赭山。山南有一古塔, 建于宋代,塔周常有白云缭绕,古有“赭塔晴岚”之赞。登赭山,望长江,轮船去岸,烟波浩淼;看芜湖,古城内外,气象万千。
芜湖对岸江边的蛟矶,属芜湖八景之一。这里四面环水,环境幽静,矶上有宁渊观,俗称蛟矶庙,内祀灵泽夫人,即刘备夫人、东吴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相传,孙夫人回东吴娘家,听说刘备病死,于是投水殉节,尸体顺长江逆流而上,直到芜湖,后世人为了纪念她,在此建庙立祀供奉。现在古庙已毁,遗址尚存。
市郊白马山有“白马洞天”古迹。相传东晋时,有个和尚骑着白马,驮着经书,由西方而来,马走到这里,忽然变成了一座山,这就是白马山。山上怪石纵横,别具情趣。山中原有两个石洞,一个叫观音洞,一个叫神仙洞。在观音洞的石壁上,刻有“白马驮经”四个大字。洞内泉流如线,滴石有声;洞口刻有“洞中天”三字,想必“白马洞天”即指此境。
芜湖铁画,是驰名中外的手工艺品,是我国民族工艺美术中一枝风貌独特、别具一格的花朵。铁画是用铁制作的画。它的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普通的铁匠,名叫汤天池。他以打铁为生,手艺精巧,爱好美术,经常到隔壁画铺看画家作画。画家讨厌地说:“我画我的画,你打你的铁,打铁还能打出画来吗?”汤天池听了这些话,发奋图强,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制成了铁画。铁画,从它诞生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铁画艺术家们制作的很多精湛作品,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型铁画“迎客松”,就是芜湖工艺美术厂的艺术家们精心制作的。郭沫若同志曾为芜湖铁画题词:“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
轮船离开芜湖,继续顺流东下,下一座港口是马鞍山。楚汉相争时,垓下一战,项羽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传说项羽只剩数骑,退至乌江,只有一条小船,人马不能同渡。项羽请船夫先将他乘骑多年、屡建战功的宝马渡过对岸。不料宝马刚渡,刘邦追兵已至,项羽只得短兵相接,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马见主人身亡,长啸一声,跳江而死。船夫感慨不已,遂将马鞍埋在山下。从此这里就叫“马鞍山”了。可巧的是,山形酷似马鞍。
马鞍山方圆数百里,丘陵起伏,矿产丰富,黄铁和硫铁的蕴藏量最多。矿层一般较厚,矿体埋藏较浅,大部分可以露天开采,具有发展钢铁工业的良好条件。马鞍山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就是因为有较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钢铁公司而闻名全国。
在马鞍山市的西南郊长江东岸,有一个小镇,叫采石。在采石江边,有一巨崖伸入江中,人们习惯上叫它采石矶。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三矶”中,采石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居首位,人称千古一秀,是江南地区一大名胜。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因为它山形似螺,又称翠螺峰。由于此地盛产五色彩石,人们常来挖掘,故又名“采石矶”。采石矶高约50米,直伸江中,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代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役。隋唐两代的帝王,从这里重兵出征,完成了统一江南的大业。南宋大将虞允文镇守这大江要隘,挫败了金人渡江灭宋的野心,保卫了江南半壁江山。元末,朱元璋进军南京,也是手下猛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终于建都南京称帝。据说,当年常遇春纵身登岸时,留下的大脚印,至今还在一块巨石之上。
采石矶更因风景幽雅,很早就是游览胜地。太白楼是采石矶最负盛名的古迹,它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是为纪念大诗人李白而建的。李白自称“青莲居士”,因此,太白楼也叫“唐李公青莲祠”。现有的太白楼,建于清光绪年间,三层两进,琉璃飞檐。雕棂画栋,周设回廊和耳房,布局精巧。楼内有李白雕像两座,一立,一卧,举杯邀月,引吭高歌,神态潇洒,栩栩如生,表现了诗人放荡不羁、疾俗傲世的性格。这两座雕像,用黄杨木雕成,工艺精细,为国内少有。
李白由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离开长安,开始了云游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所有名山大川。晚年,由于政治上失意,生活处境极度困难,只得寄居在好友、当涂县令李阳冰处,游历于采石、龙山一带,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就是这一时期生活的写照。公元762年,李白病死于当涂,时年62岁。相传,李白在采石矶时,夜晚醉酒,泛舟江上,见江底有月,遂投江捉月而死。死后浮尸青山。人们将他留于采石矶的衣冠就地收葬,所以采石矶有李白的衣冠冢。墓前有当代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唐大诗人李白衣冠冢”题刻。
此后,采石矶因李白的来踪去迹而更加名扬天下,文人学士接踵而至。吟诗作赋,怀古抒情,各显才华。刘禹锡的“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等,是写景咏物的名句。白居易凭吊李白的诗,动人情怀:“采石江边李白墓,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也有人写了一首诗,讥讽一些文人没有自知之明,在李白墓前作诗,不啻班门弄斧。其诗曰:“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马鞍山市对岸的和县,以发现古人类化石而著称。198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队、和县文化局文物组的考古工作者,在和县城北15公里的汪家山北坡进行联合考察和发掘,发现我国现存唯一完好的旧石器时代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具。在同一水平层的同一层位还发现有一段左下颌骨及几颗牙齿,并发现骨器、角器和烧骨、灰烬等遗物和30多种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6.1.2
巢湖平原
大江流皖中,长江以北沿巢湖一带为滨湖冲积平原区,包括合肥以南、庐江以北、舒城以东地区,南北较窄,东西较宽,四周为低山丘陵所包围,地势起伏甚小,灌溉水源丰富,沿湖除东部外,地势低洼为圩田分布地区。这里垦殖历史较为悠久,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公元214年,曹操就在无为、庐江一带,屯田养兵,发展农业,当时就有“皖田肥美”之誉。本地区与沿江平原一起,同为安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和水产区。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绵亘180里,环湖400余里,据巢湖、庐江、肥东、肥西和合肥5县市境地,面积820平方公里。巢湖与纵横交错的江河沟渠相吐纳,湖水东经裕溪河下泄长江。(图88)
图88 巢湖
巢湖之名,据考始于后汉。《巢县志》记载:“巢湖名巨浸久矣,即《淮南子》所云:‘历阳之郡,一夕反而为湖’是也。汉无巢湖名,后汉明帝纪云巢湖出。”有关“历阳之郡一夕反而为湖”的传说,各种志书记载大同小异。说的是巢湖水域本是陆地,一夕之间陷为湖。湖呈鸟巢状,巢湖之名远播四方。
据地质学家考证,巢湖是在构造盆地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构造湖,是由于地层局部陷落潴水而形成的。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末期,地壳构造运动使陆地上升,海水退出,只有在内陆凹陷部分残留着海水,发育着湖盆沉积,巢湖就是当时内陆凹陷中的一个。到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球又发生了剧烈的燕山运动,强烈的断裂和频繁的岩浆活动,使巢湖凹陷更显著,湖水加深,湖面扩大。到距今3千万年前时,发生了震动全球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湖面进一步扩大,湖水横溢,成为巢湖的全盛时期。那时的巢湖要比现在的大3、4倍,湖水也深得多。近百万年来,湖盆仍在缓缓下降,但由于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沉积量大于下降量,使巢湖面积日益缩小,成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巢湖一般水深2~3米,湖底底质多系沙质壤土、粘土和石砾。每逢春夏季节,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湖面形成蓝绿色的薄层称为“湖靛”,是农业的天然肥料。巢湖盛产鱼虾,尤以银鱼、白虾著称。
巢湖名胜古迹甚多。据县志记载,有“五牛三龟,八大景致”。那形如牛状的山峰,有的卧在湖滨俯首饮水,有的立在崖边扬起两角。三个石龟静伏水面,从三个方向凝望着湖中心的姥山。
姥山,一名圣女山,是个孤立的湖心小岛,为巢湖水上的天然避风港和古代巢湖水战的停泊处。(图89)
图89 姥山
它质朴、自然,没有一点人工斧凿的痕迹,远远望去,极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女凝神西望。山上有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望儿塔,塔高七层,巍峨壮观。登塔环视巢湖,万顷波涛,水天一色。姥山脚下不远处,有一双形似鞋状的山丘浮于水面,时隐时现,欲沉不沉,谓之“鞋山”。姥山的身边还有一座亭亭玉立的玉姑山。相传古时候,巢湖是一个一望无垠的干旱平原,巢州百姓年年祈雨,感动了东海小白龙,降雨陷州而成湖。陷巢州时,一位善良的老妇人和她的女儿玉姑,为呼救全城老百姓逃命,自己跑在最后,结果被水冲散,便在湖中心变成了姥山、玉姑山;跑掉的那双鞋便长成鞋山。后人为纪念她们,在山顶建了这座望儿塔。姥山,水险、山绝、塔奇,秀丽多姿,犹如蓝天吊在湖心里的一个花篮。
巢湖北岸、距离姥山十里处有古迹中庙。姥山与中庙之间有扁舟可渡。中庙又名巢湖中庙、忠庙、圣妃庙、圣姥庙。它矗立在凤凰台矶石上,三面临水,凌空欲飞,建筑宏伟。据《巢湖志》记载,庙始建于唐代,为三路大殿,后殿为藏经殿。其后屡有修建,现有楼阁为晚清所建。登阁远眺,烟波浩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巢湖之美,不仅在水,也在于山。群峰四周,参差相映,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似雄狮昂首,有的形似银瓶,有的状如香炉。这湖光山色,自古以来吸引着文人雅士前往寻幽探胜,李白、苏轼、姜夔等,都为巢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赞之曰:“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
巢湖之南,群峰相峙,峭壁嵯峨的银屏山绵延于巢湖之滨。因山上有一大石,色白如银,形似花瓶,因此又有“银瓶”之名。银瓶为群峰之冠,登山可俯瞰全湖。但见碧波远涵,极目水天无际。围绕银瓶山的九座山峰,名曰九狮山,古人称之为“九狮抱银瓶”。银瓶山麓有仙人洞,传说吕洞宾等曾居此修炼,故名。这个地下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溶洞,可容千人,洞顶洞壁上垂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口绝壁石逢中,长着一株亭亭玉立的白牡丹,枝叶扶疏,盘旋而出。每逢谷雨时节牡丹花开,洁白如银,艳丽芬芳,慕名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四顶山是巢湖北岸的又一胜景,因山有四峰突起而得名。相传此山是东汉魏伯阳炼丹修道之处,留有“古仙不复见灵迹,近吾庐丹顶千年”的诗句,故此山又称四鼎山。四顶山环境清幽,好似仙山琼阁。其景色又以旖旎的霞光为最,故又名朝霞山。每当旭日东升或落日熔金,满山光彩夺目,一湖闪闪金鳞,景色极为壮观。“四顶朝阳”为“庐阳八景”之一。
位于巢湖汤山之麓的半汤温泉,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巢湖志》称:“山有二泉,一冷一暖合流”,因有半汤之名。半汤温泉的历史十分悠久,远至秦汉,就为人们发现和利用。据史书记载,汤泉味甘,抱疴来饮者多愈,主治肝胃虚寒、咳嗽、心腹冷痛及皮肤病等,被誉为九福之地。唐代诗人罗隐游览半汤温泉后,留下了“饮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的诗句。温泉终年喷涌不断,水温保持在60℃以上,最高可达80℃。泉水清冽,无色透明,水中含有30多种活性元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省会城市中,基本上都是地处长江干支流之滨的水滨城市,巢湖之北的合肥市,是唯一的例外。俗话说:“两个胖子结婚成合肥”,其实不然。合肥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南北潮”是指今合肥市南面的巢湖和和北面的瓦埠湖;“输”,运输;“会”,汇合,意即合肥是当时江淮之间的商业和水运中心。合肥,就是因为东淝河与南淝河于此合流而得名。
合肥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工业城、科技城、园林城。
合肥有2000多年的历史,战国属楚,秦置合肥县。它南临巢湖,北通淮河,位于江淮之间,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来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合肥名胜即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市内有逍遥津公园、教弩台、包公祠、明教寺等古迹。安徽是三国英雄们纵横驰骋的主战场之一。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实行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统一了北中国,并为全国统一打下了基础。他对文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还凭借其政治地位,广罗人才,将一大批文学学士团结在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周围,共同从事文学活动,开创了文学的一代新风。他们的创作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吴国名将周瑜、鲁肃也都是安徽人。他们在故乡安徽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历史的壮剧。
逍遥津(图90)
图90 逍遥津
位于合肥市东北隅,三国时代魏将张辽曾在此勇战孙权十万大军。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即由此而来。解放前,这古战场荆棘丛生、满目疮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逍遥津辟为花木繁茂、绿水涟漪的美丽公园。园中有逍遥湖、湖心亭、张辽亭、园中园、动物园等游览点。逍遥湖的湖心里有三座高冢,其中一座相传为张辽衣冠冢,如今这座古墓保存完好。当年两军对垒的古战场,而今变得秀丽而宁静。
教弩台在逍遥津公园南边。《合肥县志》载:“三国时,地属魏,张辽守之。武帝常教射于此,因名曰教弩台。”曹操筑此台,旨在“教强弩以御吴师(孙权的军队)”。台中佛寺,始建于公元6世纪初的梁武帝时期,名“铁佛寺”,后颓坏。唐代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得铁佛一尊,高一丈八尺,唐代宗下诏建寺,定名“明教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现存的大雄宝殿,为太平天国遗民袁宏谟于1885年募缘所建。殿内大钟,高2米,直径1.52米,四周满铸佛名和钟偈花纹,上面铸有“明教寺”三字。古时教弩台广植松树,台上有听松亭,“教弩松荫”,为古庐州八景之一。
包公祠,在合肥市包河公园香花墩。包拯是北宋庐州(今合肥)人,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是人们群众心目中“清官”的典型代表和化身,人称“包青天”。据碑文记载,包河小州上原有一古庙,明朝知府宋鉴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州名为香花墩。大约于明末清初书院易名“包公祠”,现有的祠堂建筑是清代光绪年间兴建的。进入祠内,正面是包公享堂,大堂正中,端坐着包拯塑像。两侧摆着两盆高大的铁树,暗喻包拯高风岳立,色正芒寒。享堂右侧墙壁上,镶嵌着清朝刻的“宋包孝肃公遗像”,石头是黑色的,表现了脸黑心正的包青天形象。祠堂的东边有一井亭,名曰“廉井亭”,翘角飞檐,精巧别致。亭内的顶端有云龙浮雕,影子映入井内,井水波动,龙影欲飞,故有“龙井”之称。相传贪官污吏饮此井水,必定头痛,故又名“廉泉”。
合肥在过去发展十分缓慢,城区仅有5平方公里,5万人口,街道狭窄,经济萧条,教育落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合肥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解放前的消费性小城市变成一个新兴工业城,从无到有地建设起钢铁、机械、化学、电子、建筑材料、轻纺、印染、食品等工业体系。文化教育事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一样迅速发展。以前合肥没有一所大学,现在是国务院规划的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理工科综合重点大学,创办于1958年,1970年迁至合肥。“科技大”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有数学、物理学、力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基础数学等19个国家重点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以及高新技术应用的优秀人才,许多人成为学科领域中的骨干力量,不少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学者。
皖中平原的江北名胜还有滁州琅琊山风景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自从北宋文豪欧阳修写了《醉翁亭记》,琅琊山便名扬天下了。
琅琊山山势东西逶迤,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密林秀石,景色宜人,很早就是游览胜地。从山腰到山顶,没有公路,只可沿迂回小径攀登。山上有琅琊寺、醉翁亭、南天门等胜迹。
琅琊寺建于唐代,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更名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因该寺坐落在琅琊山中,故一般称为“琅琊寺”。琅琊山顶,有一朱红大宫门,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这便是琅琊寺。寺由低到高,依山而建,四周林木幽深,令人有高深莫测之感。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楼、藏经阁等,附近有明月桥、三友亭、放生池、濯缨泉等古迹。寺院建筑较之其他古刹并无特殊之处,但值得一提的是,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曾在此地读经念佛,并把其中一部分佛经藏在这里,因而得名念佛、藏经二楼。
醉翁亭为山上主要建筑,系北宋欧阳修来滁州任州官后,山僧智仙和尚为他游山歇脚、饮酒而建。欧阳修为感谢他,亲自作记,写下了传世佳作《醉翁亭记》。欧阳修时常和朋友一起到亭中饮酒作乐,动辄醉酒,自号醉翁,“醉翁亭”因此得名。
醉翁亭名谓亭,实际上是一座包括轩亭在内的庭园,占地约2.5亩左右。亭周围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怡亭、意在亭、九曲流觞、醒园等古迹、建筑。整个布局参差有致,严谨精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旁有一巨石横卧,刻圆底篆书“醉翁亭”。右边为“宝宋斋”,《醉翁亭记》石碑立于斋内。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树后有观梅亭。登醉翁亭后的“玄帝宫”旧址可俯瞰全景,层峦叠嶂、高树浓荫尽收眼底。
6.1.3
宁镇丘陵
人们习惯于把江苏西南部南京、镇江等地视作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当然组成部分,从严格的地理学意义上来讲,这一带属于从西南延伸入境的低山丘陵区,包括宁镇、茅山、宜溧等低山、丘陵。
宁镇丘陵区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东面是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邻苏杭太湖鱼米之乡,西临巢湖平原,基本上以10米等高线作为与上述各区的分界线,地貌类型比较复杂,包括低山、丘陵、黄土岗地及河湖平原等。低山丘陵标高在50米以上的,主要有宁镇山地、茅山及宜溧山地(界岭)等,另外还有一些岛状分布的孤山和玄武岩方山。宁镇、茅山主要由古生代灰岩、页岩及中生代侵入岩等组成,除个别山头外,大部分为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由于长期强烈的侵蚀切割,次生河谷广泛发育,宁镇、茅山山地间有全省最大的秦淮河谷地。宜溧山地高度较大,一般在300~500米,最高峰可达611米。组成物质主要为石英岩。由于长期强烈抬升、断裂构造与岩浆活动及其伴随的强烈侵蚀切割,谷地深切可达200~300米,山体破碎,形成为山间盆地与断块山地组合的形态特征。山间盆地错杂分布,水源充足,第四纪堆积物较厚。
岗地是一种地势呈波状起伏、而顶部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宁镇丘陵黄土岗地所占面积最大,标高在10~50米间,地面大多经侵蚀切割成岗、冲地形,在山麓及山间盆地内均有分布。由下蜀黄土组成,堆积深厚,一般达10米以上。原来平坦而完整的地面,由于不断受后期坡面流水的分割,形成纵横交错的冲沟,宽度自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河湖堆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区内长江、秦淮河、滁河及石臼湖滨,真高在5~10米间,大多辟作圩田,江边和江心有少数洲地。
江苏省省会南京,坐落在宁镇丘陵之上。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名城和名胜古迹众多的江南游览胜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奔腾澎湃的长江,浩浩荡荡从城西北流过,秦淮河在城边缓缓流淌;市区内有平原、丘陵、湖泊,和谐的组成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玄武湖、莫愁湖就像两颗明珠镶嵌在古城东北和西南。南京近郊多山地,古城东有钟山,西有清凉山(石头山),北有峭壁如屏的莫府山,南有牛首山和雨花台。相传汉末诸葛亮论金陵(今南京)形势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人就用“龙盘虎踞”来形容南京地势的险要和王者之气。南京与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并称为我国六大古都,从公元3世纪起到14世纪止,先后有8个王朝在此建都,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8个朝代。
南京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春秋时代南京就开始筑城,相传吴王夫差曾在南京朝天宫附近设城冶炼铜铁,制造兵器,后人称之为“冶城”。越王勾践灭吴后,又在这里修筑土城,史称“越城”或“越蠡城”,车工内址即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长街里,如今仍称越台。战国时,楚王灭越,在今钟山埋金以镇“王气”,在清凉山上筑城,设置了金陵邑。南京又名金陵,来源于此。秦统一中国后,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会稽郡,治所迁往今日江宁县秣陵关。三国时,东吴孙权出于军事战略目的,曾将吴国都城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改名建业,意思是据此以建立帝王之大业;并在原金陵邑旧址上修筑城垣,取名“石头城”。后来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向西扩展势力,将都城迁往武昌,开始称帝,但一年后又迁回建业,大兴土木扩建都城,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首都。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诗吟石头城:“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晋灭亡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将建康(为避西晋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将建业改名建康)定为国都。东晋后的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连同先前的东吴,计有6个朝代以南京为都,前后达322年之久,这就是南京历史上有名的六朝时代。这时期统治者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不断扩建城垣,人称这里是“六朝金粉”之地。
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将经营了300多年的“六朝故都”夷为平地,改为耕地,因为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扬州最终取代了南京的历史地位。到了五代十国的南唐,又重新在此建都,但规模不大。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统一的国都,现在的南京就是明初修建的。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1366年下令修建南京城,从1370年开始正式动工,花了19年时间才营建起南京高大坚固的城垣。城高12~18米,厚达7.62米,周长34公里,有24座城门,规模宏大,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保存着的最大一座古城,比当时的巴黎城和后来的北京城还大。中华门是南京城南门,规模极为宏伟,由四道墙垣构成三道瓮城,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城上城下有20多个藏兵洞,能藏兵三千,实际上是一个可层层设防的军事要塞。由于它面对着聚宝山(今雨花台),因此又称聚宝门。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于1853年3月攻占南京,在此建都,并改名为天京,成为当时全国农民革命的中心。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蒋介石迁都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1937年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30万无辜平民,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座历史古城,几经摧残,气息奄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了南京。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南京是这样描绘的:“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先生预言:“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了建设。现在南京已成为一个以机械、电子仪表、石油化工和建筑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新时期以来,南京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引进外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有了迅速增长,保持了发展的强劲势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南京的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座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正在崛起。1992年,南京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评比中,仅次于当时的3个直辖市和广州市,位居第五。
南京市的性质属著名古都,有山,有水,山峦起伏,水系天成;六朝古迹,园林名胜,遍布全城,风景绚丽,景色迷人,南京真不愧是游览的好地方。作为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南京市政府注意城市绿化,保护环境,做到规划、建筑风格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发展与保护、现代与传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力争把南京建成一个经济繁荣、文教科技事业发达、环境优美、有古都特色的现代化都市。
游南京,大多从参观六朝古迹开始。六朝时期的陵墓、碑刻和其他文物遍布南京城内外。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六朝时的帝王陵11处,王公贵族墓20处。中山门外麒麟门北麒麟铺有宋武帝刘裕(公元362——422年)的陵墓,现存两个石兽,一为天禄,一为麒麟。这些六朝陵墓的石柱、石兽和墓碑,均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文字,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钟山,是游人必到的地方,是领略南京风光的极佳处。钟山,又名紫金山,由于山体紫红色页岩在阳光下呈紫金色,东晋时称紫金山。钟山三峰并立,中峰最高,海拔448米。登峰远眺,可以鸟瞰大江南北、金陵内外。峰顶有举世闻名的紫金山天文台。这是我国综合性的天文观察和研究机构,拥有观测太阳、恒星、行星、人造卫星以及射电天文、历算、时间等各种现代化的科学设备,保存着许多极为珍贵的古代天文仪器,其中有浑天仪、地动仪、经纬仪、圭表、漏壶等。(图91)
图91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有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陵墓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平面呈一警钟形,意在唤醒天下民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整个墓基由392级石阶托起,陵墓大道长375米,宽40米,道前耸立石牌坊,阙门上书“自由、平等、博爱”六个大字,墓道尽处陵墓正门门额镌刻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墓室耸立在钟山半腰,为宫殿式建筑,三座拱门,额上分镌“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大门上方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正中有孙中山的石雕坐像,四壁刻有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和他从事革命生平事迹的浮雕。堂后为圆形墓室,直径17米,高11米,室内有孙中山大理石卧像,下边安放着孙先生的遗体。解放后,对中山陵进行了全面修缮,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陵区松柏掩映,朴素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图92)
图92 中山陵
中山陵右有明孝陵,左接灵谷寺。明孝陵建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据说,陵内埋葬着朱元璋和马皇后。陵墓规模很大,原周长达45里,大部建筑毁于战祸。现在,人们来到明孝陵,信步孝陵神道,可以看到两边的石兽、石柱以及文臣武将等石刻。石刻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奔放有力,是明初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沿宝城隧道拾阶而上,在石墙上有一长形条石,上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从中山陵往东行几百米,就到灵谷寺。这里“万松参天,一径幽深”,是钟山风景最佳处,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48景之一。灵谷寺原名开善寺,是为了纪念高僧宝志而建立的。寺址原在独龙阜,朱元璋为营建陵墓,把蒋山寺内的宝公塔迁移至此,才兴建了此寺,取名“灵谷禅寺”,并在山门上书“第一禅林”四字。通过幽静的松径,便来到三座古色古香的拱门前。进山门是宽广的甬道,这里万松苍翠。再后便是累甓空构的无梁殿。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高22米,宽53.8米,纵深37.85米。从基到顶,全用砖砌,没有用一寸木料,也没有梁柱,所以俗称“无梁殿”。几百年来,无梁殿历经沧桑,仍完好无损。
寺内有松风阁,登阁四望,满目林海,凭栏静坐,松涛动听,有“南窗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汩汩来”的意境。在松风阁西的林荫深处,有一石塔,叫宝公塔。塔的正面有“三绝碑”,碑上刻有梁代高僧宝志像。据说,像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画,像赞是李白所撰,字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写,故称“三绝”。但现碑已非唐代原物,而是清代的复制品。
钟山西麓,在诸山和古城环抱中,有水平如镜的玄武湖。玄武湖是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湖,古名桑泊,刘宋时传说有黑龙见于湖上,这种黑龙可能就是现在的扬子鳄,玄为黑色之意,遂改名玄武湖,沿用至今。六朝时,湖面约万亩,水域既深且广,先后被利用作溪渠水源,训练水师、游乐和读书的场所。解放后,对玄武湖进行了多次疏浚,维修古建筑,铺路砌桥,兴建了儿童乐园、展览馆、动物园、温室花房、花卉园、盆景馆,并增设了长廊等设施,成为风景优美,富有特色的公园。
玄武湖略呈菱形,现在周长约10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湖的水源主要来自钟山北麓,湖水一支通过金川河经下关泄入长江;另一支由武庙闸入城,经秦淮河入江。平时,湖水富灌溉之利,在雨季,它可接受大量地面径流,因此又具有蓄洪防涝的功能。湖中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鱼类、菱藕等。
玄武湖以其明媚风光吸引着大批游客。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湖面上分布着五块绿洲,形成五个风景点,因而有“五洲公园”之称。五洲为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五洲各具其胜,表现为环洲烟雨、樱洲花海、菱洲山岚、梁洲秋菊、翠洲云树五个风景点的不同特色。
被誉为“金陵第一名湖”的莫愁湖在南京水西门外,湖光波影,四季飘香,幽雅清静。相传,南齐时洛阳少女莫愁远嫁江东的卢家,卢家就住在此湖湖滨,婚后丈夫应征戍边。莫愁女勤劳温厚,但遭到卢员外诬陷,被迫投河而死。后人对莫愁女十分同情,为了纪念她,将此湖改名莫愁湖。梁武帝萧衍曾经写过一首诗:“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就是歌咏莫愁女的。古代诗人画家为莫愁湖吟诗作画的很多,留传下来的诗词,就有200多首。
“石头城下莫愁湖,四面山水入画图。春水涨时双翠去,夕阳垂去一峰孤。”莫愁湖内楼台亭榭,小巧玲珑,主要建筑有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湖心亭等,以胜棋楼最为著名。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元勋徐达在此楼上下棋,徐达巧妙的利用双方的棋子组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大为赞赏,当即把整个莫愁湖赠给徐达,并把下棋的楼命名为“胜棋楼”。楼上有徐达的画像。郁金堂,相传是莫愁女的住所,为清代所建,以香草“郁金”为堂名。墙壁上,刻有一幅莫愁女的线雕像;院内设一小池,池中有莫愁女的雕塑像,神态轻盈,栩栩如生。
游览南京,游客不会忘记秦淮河。秦淮河古名淮水,旧传秦淮河是秦始皇开凿的,自唐代就称淮水为秦淮。它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长110公里。秦淮河沿岸,特别是青桥至镇淮桥一带的“十里秦淮”,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高门大族、达官显贵寻欢作乐的热闹场所。两岸市肆相连,秦楼相望,画船箫管,彻夜不绝,秦淮灯火甲天下,真不知迷醉了多少风流才子,留住了几多骚人墨客。唐代诗人杜牧游览秦淮河后,感触至深,写下了《泊秦淮》一诗: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23年8月的一个夜晚,两位著名的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相约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写一篇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秦淮河在明朝后期已开始衰落。现在已整治河道,修建楼阁,成为新旅游区。
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部雨花路,以出产色泽艳丽、晶莹圆浑的细玛瑙石而著名,人们又称它为聚宝山。(图93)
图93 雨花台
相传南朝梁时,高僧云光法师在山顶讲经,忽然天上落花如雨,后人便称这里为雨花台。1927年后,雨花台变成了残杀革命志士的刑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即在这里遇难。解放后,在这里修建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建立了烈士纪念馆、纪念碑,以纪念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们。
从南京市内太平门出城,行约20公里即可抵达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称的栖霞山。栖霞山四面重岭似伞,故有伞山之称。因山中盛产当归、甘草、茯苓等可以摄生(养生)的药草,故又称摄山。到了南朝刘宋时,有一位隐士明僧绍将自己的住宅捐出来作为佛寺,称为“栖霞精舍”,从此,人们便把此山称为栖霞山。
栖霞山有三峰,中峰凤翔岭海拔286米,卓立天外,雄镇诸峰。东峰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状如伏虎,名虎山。这里自然景色优美,特别是秋天霜降以后,经霜枫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所以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它告诉人们,春天应该游牛首山,秋天应游栖霞山。
栖霞山上的栖霞古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寺四周绿树环绕,龙墙围护,寺内红阁高耸,金匾耀目,飞檐凌空,庄严而又肃穆。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为明僧绍捐建。在隋唐时,它与山东的灵岩寺、湖北荆州的玉泉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杜牧的《江南春》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栖霞寺就是这四百八十寺之一。多少楼台庙宇毁于一旦,化为废墟,栖霞寺至今保存完好,以其千年古刹、秋日丹霞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善男信女。
镇江古名朱方、京口,是长江下游著名的古城,曾作为三国时东吴的首都。镇江山川壮丽,景色优美,有名的风景区是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即所谓的镇江三山,穿插其间的还有各有千秋的古塔。
金山并不高,只有60米,绕山一周,也不过500多米。金山这个名字,起于唐代。传说丞相裴休将儿子裴头陀(名法海)送到金山出家,因开山得金而取名金山,法海就成为金山的开山祖师。金山寺始建于晋朝,唐代以后逐渐闻名。金山寺依山而建,和山石混为一体,宝塔矗立于山巅之上,古洞隐没于山寺之中。殿阁楼台,重重叠叠,从山脚下,一直建到山顶。远看金山,没有一点山的感觉,金碧辉煌的庙宇,把金山包得严严实实,故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民间流传更广的是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两条蛇精,一条是白蛇,叫白娘子;一条是青蛇,叫小青儿。经过多年修炼,遂成正果,化作人形,来到人间。白娘子十分美貌,与少年许仙结为夫妻,非常恩爱。金山寺和尚法海发现后,极力破坏他们的夫妻关系。最后用花言巧语,将许仙骗上金山,不让夫妻俩见面。白娘子多方交涉无效,便和小青儿一起,请求龙王出动虾兵蟹将,掀起四海之水,一股脑向金山漫来,和法海展开了激战。法海施展佛法,将白娘子收在金钵之中,镇压在雷锋塔下。这个神话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山上现在还有“白龙洞”和“法海洞”呢。
金山西北峰顶有慈寿塔,名塔与名山、名寺巧妙配合,浑然一体,格外引人入胜。特别是江风徐徐吹来,塔铃叮当作响的时候,赏景听铃,更有情趣。慈寿塔始建于宋代,原为双塔,南北相向。明代改双塔为一塔,现在的木塔是清代光绪年间所修建。塔八面七级,砖木结构,中有塔心,四周有栏杆,登高远眺,可以观赏江天一览胜景。
金山上还有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妙高台,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七峰亭,苏东坡抄写经书的楞枷台和纪念他送给金山寺住持佛印玉带的玉带桥。东坡玉带珍藏于金山寺内,大约是今人所能见到的苏东坡唯一遗物,它与文征明的《金山图》真迹、诸葛铜鼓和2700年前的周鼎,合为镇江四宝。
“扬子江头风浪平,焦山寺里晚钟鸣。”焦山,宛如一块晶莹碧绿的玉石,漂浮在大江之上,所以焦山又名浮玉山。传说东汉名士焦光曾在这里“结草为庐,三诏不起”,遂名此山为焦山。焦山有许多寺庙建筑,山南有创建于东汉的定慧寺,其他大大小小的寺庙和庵堂有十几处之多。这里曲径通幽,古柏参天,寺庙相对分散,掩映在绿树丛中,远看只见山不见寺,因此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北固山,原名土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角长江边,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山眺望江亭,更名“北顾”,后来以讹传讹,演变为“北固”。由于它在金山、焦山之间,凸出长江,三面临水,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势如虎踞,梁武帝曾题曰:“天下第一江山”。
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寺庙虽小,名气颇大,相传是刘备招亲的地方。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把这个故事写得很精彩,说刘备借了东吴荆州之后,没有归还的意思。东吴大将周瑜设下美人计,要孙权把妹妹许配给刘备,企图乘刘备过江招亲之机,把刘备杀掉,从而夺回荆州。结果弄假成真,吴国太甘露寺相婿,当即同意把女儿嫁给刘备。加上戏剧《甘露寺》、《龙凤呈祥》的渲染,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在历史上,刘备过江招亲,确有其事。《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四年,刘备牧荆州,婚吴如京”。但“甘露寺面相刘备”却是虚构的,因为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七年前早已去世(“建安七年,权母吴氏薨”),甘露寺也是建于600年后的唐代。不过,刘备当年赴京口与孙权共商抗拒曹操的方略,这倒是历史事实。北固山既是滨江的战略要地,他和孙权一道登山巡视,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于是乎,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便不胫而走了。现在山上试剑石、多景楼、祭江楼等,均为附会“甘露寺招亲”而设。多景楼原名梳妆楼,又名相婿楼,苏轼登此楼,见滔滔江水向东流去,无限风景尽收眼底,遂改名为多景楼。宋大书法家米芾又题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这就是镇江“第一江山第一楼”的来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游北固山后,满怀忧国之情写下的悲愤词句。辛弃疾晚年镇守镇江时,经常游玩三山,忧国怀古,写下了不少名句。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歌颂了孙权、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名寄奴)能够抵抗北方强敌,谴责了刘义隆(刘裕之子)北伐失败,表示了自己要做好一切准备,争取抗金的胜利。他写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甘露寺长廊入口处,有拔地穿云的北固铁塔。“甘露铁塔擎孤峰,巍巍永镇江之东。层垒直上千百仞,洪炉锻炼惊神工。风铃旋饶十一级,峥嵘八角飞玲珑。龙埂拥护势拿攫,盘旋天娇腾苍穹。”这首古诗,生动的描绘了铁塔的雄姿。铁塔建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直径约七、八尺,八面四门,每层都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巨大的莲座上镂着云水纹和龙凤戏珠纹,造型优美,姿态生动。解放后,铁塔整修一新。整修过程中,还发掘了唐宋两代文物2000多件,有金棺、银椁等,仅舍利子就有700多粒,弥足珍贵。
6.3
太湖平原与长江三角洲
6.3.1
太湖平原
长江镇江以下,有两个地理区域——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我们先说太湖平原。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长江下游,也是我国东部近海区最大的湖泊,全湖面积为22万顷,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湖面海拔3米左右,湖周长390多公里,平均水深1.3米,最深4.8米。太湖的水由东面出口,经黄浦江、吴淞江、浏河分泄入长江。(图94)
图94 太湖鱼港
太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湖区地势低平,海拔仅10米左右,湖河水网交织,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特点。湖的北面和东面有江南名城无锡和苏州市,西面紧临江南低山丘陵,南面连接钱塘江三角洲。太湖湖身呈椭圆形,西岸线弧形平滑,东岸则蜿蜒曲折,有港湾交错的特征。湖区地属北亚热带,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气候温热湿润,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近16℃,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左右,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多,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夏季最多雨,更体现出水乡泽国的特殊风貌。
太湖古称震泽,《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之说。它的范围远比今日太湖大,几乎包括现在的整个太湖平原。那时的太湖“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雄浑辽阔,蔚为壮观。后来,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太湖面积逐渐缩小,并在三四千年前,分裂成现在的太湖、淀山湖、阳澄湖等湖群。太湖就是长江三角洲平原上众多湖泊中最大的一个。由于淤积和千百年来人们与水争田,大量围垦,湖面急剧缩小。
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点缀着大小岛屿40多座。这些岛屿和沿岸的半岛、山峰合在一起,号称七十二峰。它们从浙江西天目山绵延而来,或止于太湖,或纷纷入湖,形成了山环水抱的形势。这些湖上岛屿与山峰,山势嵯峨,岩洞深幽,怪石玲珑,湖光山色,使太湖景色显得格外明媚秀丽。锦绣太湖,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保护区之一。(图95)
图95 太湖风光
“平湖万顷碧,峰影水面浮”。湖中最大也最美丽的岛是洞庭西山,位于湖的南部,与洞庭东山隔水遥对。西山山峦起伏,太湖72峰,西山占其41座。耸峙于岛中央的主峰飘渺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主要以自然美取胜,最有特色的如秋月、晚烟、积雪、梅雪之类的四时景物。西山系由石灰岩所构成,长期受侵蚀的结果,怪石嶙峋,颇多洞穴。岛上那些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全岛装点得颇为别致。
洞庭东山原来是湖中的大岛山,四周环水,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已与湖岸相连而成半岛了。它的东面称为东太湖,系太湖最大的湖湾;以西称西太湖。洞庭东山面积虽然不大,可它却拥有“万亩花果万亩粮,万亩鱼池万亩桑”。山上有几十种土特产,其中尤以“碧螺春茶叶”、“白沙枇杷”、“洞庭红菊”、“太湖莼菜”最富盛名。嫩绿如碧、蜷曲如螺的“碧螺春”,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驰名中外的绿茶珍品。它以清明前后的嫩叶制成,每支茶一芽一叶,行话叫“一旗一枪”。据说一斤“碧螺春”要五、六万个嫩芽才能制成。东洞庭山的茶树多散布在桔子、杨梅、枇杷等20多种果树之间,所以这里产的茶叶富有花果香味。据《太湖备考》记载,相传1300多年以前,洞庭东山有碧螺峰,石壁间有野茶数枝,山中人朱正元加以采制,其香异常,就称这种茶为“吓煞人香”。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到江南一带巡游,以其名不雅,改名为“碧螺春”。这只是一种传说,碧螺春实以碧螺峰所产的茶叶品质绝佳而得名。
注入太湖的水系,主要是苕溪和荆溪水系,其次是京杭大运河来水。苕溪水系发源于浙江天目山,在太湖西南经长兴、吴兴一带,分别经70多条河港入湖。荆溪水系发源于江苏茅山和苏皖界山地区,由西岸入湖。京杭大运河,贯穿于冀、鲁、苏、浙四省。它北起北京,南抵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其最南段即镇江到杭州的镇杭段,通称江南运河,凿于隋代。往事越千年,解放后,为适应南北水上运输和灌溉用水日益增长的需要,大运河经过疏浚,部分地段又经改线,古老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它像一根银线,由南到北,把众多的港汊河渠与太湖周围的湖群联结在一起,构成了滨湖地带相当完整而稠密的水网系统。
太湖流域的地形比较复杂。它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好象一个碟子。西南部与丘陵相接,一般海拔在10~30米;东、北、南部的平原,高程在3至8米;中部是洼地,最低处仅2米多。在坦荡的平原上,点缀着一些孤立的小山丘,这实际上是地质年代的海上小岛。吴县的穹窿山,常熟的虞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灵岩山等,高度只有二三百米左右,但因其拔地而起,显得格外峻秀。太湖流域面积达36500多平方公里,丘陵山区占16%,河网、湖泊占16%,平原圩区占68%。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
太湖流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太湖湖底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以上,最深处达5米左右。湖中鱼类赖以生存的天然饵料十分丰富,盛产青、草、鲤、鲢、鲫、鳙等几十种鱼类和各种水产经济动物。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特别是梅鲚鱼、银鱼和白虾,称为“太湖三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太湖流域历来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粮食和丝绸产地。五代时期的吴越在太湖地区立国,南宋靠太湖地区经济维持偏安的局面,在北方建都的明清王朝所需要的皇粮漕米,几乎全部出自太湖之滨。这里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达220~240天,又有季风调节气候,最宜农业和经济林木的经营。流域内耕地大部分都是水田,盛产稻谷、棉花、小麦、油菜、豆类、黄麻等作物,还出产茶叶、毛竹、油茶以及各种干鲜果品。太湖流域还盛产桑蚕,所养的蚕茧,茧层厚,出丝均匀、洁白,拉力强,丝绸生产居全国之冠。据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绢片、丝线、线带测定,这里种桑养蚕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改革开放以来,太湖流域的工业突飞猛进,以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壮观的“工业链”,西起常州市武进县,东至苏州市昆山市,绵亘上百公里。在这条狭长地带上,沿沪宁铁路、江南运河和公路,密布了几万家大、中、小型企业,正在建设中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轻型加工工业基地,也日益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外向型产业带。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是新时期以来太湖流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在,庞大的乡村工业队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半壁江山”。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也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这对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作用。
出生于江苏吴江的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致力于“苏南模式”和小城镇研究,及时总结了太湖流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现代化尤其是乡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南模式”具有自己的特点:①以集体经营为主,而不同于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温州模式”和乡、村、联户和家庭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廊坊模式”;②乡镇企业规模大、实力强;③依靠城市,服务城市,联合城市;④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才,提高产品质量。但存在着分散、污染较重等问题,面临着一个发展和改造的形势。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丽丰饶的江南水乡,地灵人杰,锦绣天成,经济富庶,人文荟萃,自古即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位于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无锡,好比江南皇冠上两颗晶莹无比的钻石,代表了江南的富庶和美丽。
苏州是与杭州齐名的江南著名的历史古城,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都城,名称干隧。隋代,因其境内有姑苏山而改其名为苏州。唐时,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苏州已是“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的江南名都。宋代,城内河道七纵十四横,桥梁350余座,“遥望家家临水影,似隔垂柳无路通”,一派水乡风光。至明清,更成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历代诗人盛赞苏州的佳作,多如满天星斗。不过,苏州之被人称誉,更大程度上还在于她的城市环境之幽美。
苏州是个著名的水上城市。历史上,苏州古城内外,河道纵横,水巷交叉,前街后河,小桥林立,“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里的人家多临水而居,风光旖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苏州很多城门与桥结为一体,城门中还另有小门,城内水路相交,港汊纷歧,家家户户可利用船只运送粮食燃料等直达门前,舟楫往来处处可通,一派水乡情调。船只南来北往,酷似车辆驶过闹市一般,苏州不得不一度用红绿灯指挥水上交通。
苏州是江南的花园城市,“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市区内外园林多达170多处,加上私人花园,园林几乎遍布全城,被誉为“花园之城”。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市内的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和拙政园,合称苏州四大名园。设景幽雅,别出匠心,集中的反映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的园林艺术风格。
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是沧浪亭(图96),
图96 沧浪亭一景
沧浪亭位于城南三元坊,很早就享有盛名,是宋代诗人苏子美所建。元、明两代曾一度废为僧舍,至明嘉靖年间始恢复旧观。园内老树枯藤,林木参天,外有池溪萦绕。园中假山顶建有沧浪亭,现在看到的“沧浪亭”横额,为清代学者俞樾所书。亭名的来历,据说取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亭上刻有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文浅意深,耐人寻味。
狮子林位于城东北园林路,元代无如禅师修建,全园以假山洞壑争齐。园林全部由湖石构成,石石均像狮子,故名狮子林。也有人说取佛经里“狮子座”的意义,还有一说是,无如禅师原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修行。狮子林结构精巧,峰奇水秀,长廊环绕,曲径通幽。楼台亭阁,掩映万绿丛中;怪石洞穴,宛如天成。园内有燕誉堂、古五松园、暗香疏影楼、飞瀑亭和修竹阁等建筑。在荷花亭西,有真趣亭,悬有清乾隆皇帝手书的“真趣”二字亭额。
留园在城西阊门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占地50多亩。原有东、西两园,清嘉庆时,在东园旧址上建成了寒碧山庄,光绪初年为盛宣怀所得,改名留园。整个留园分为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取胜,临水设置山石,培植花木,建筑楼阁。荷花厅陈设雅致,气势轩昂。每逢秋日,丹桂飘香,令人留连。东部以厅、堂、轩、斋见长。重楼叠阁,曲院回廊。主要建筑有楠木厅、揖峰轩等,杂以奇峰怪石,建筑堂皇,布置华丽,酷似《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西部有一座假山,堆叠自然,饶以清溪,景物动人。北部培植花果,富有农村风味。整个留园,结构紧凑,步移景换,富于变化。(图97)
图97 留园冠云峰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坐落在北寺塔路北侧,到苏州游览的人,大都以游此园为快。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有个御史王献臣,因政治上失意,弃官还乡,以大宏寺遗址为基础,建造了此园。园名,系引用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的句意,取名“拙政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的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楼台亭榭,临池而建,势若水上浮宫,主要建筑处处可以见到涓涓流水。全园分东园、中园和西园三个部分。东园是全园大门,为明代“归田园居”旧址,历经沧桑,久已荒芜。现在看到的兰雪堂等建筑,都是解放后新建的,既沿袭传统园林艺术,又有所创新。中园是全园精华之所在,为明代建筑,以“远香堂”为主体。见山楼与远香堂一水相隔,三面临水,造型奇特,登楼可遍览园内佳景。西园以“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佗罗花馆”为中心,两个厅堂结合在一起,中间隔以银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风,馆内置有家具和字画,古色古香。
苏州城外还有不少游览胜地,其中有号称“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有梁代建造的古刹寒山寺,等等。这些游览胜地,均离城不远,交通非常方便。
民间有“不游虎丘,等于没到苏州”之说。(图98)
图98 虎丘春晨
虎丘,原名海涌山。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将其父埋葬此处,水银为灌,金银为坑,殉葬物品有3000把名剑和黄金珍宝。葬后3天,见白虎踞于墓上,故名虎丘。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时,挖墓盗剑,据说有虎踞墓相守,秦始皇用剑击之不及,误中旁石,那石裂陷成池,人称剑池。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特地写了“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刻于壁上,以作见证。池旁有白石,可坐千人,人称千人石。吴王夫差为了保住陵寝秘密,坟墓造成后,在这块大盘石上将千名工匠杀害。现在千人石断面还显出一些暗红的斑痕,像被血染过一样。这里风景之美,古迹之多,可谓“吴中第一”。
寒山寺在城西枫桥镇,原名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曾到此居住而改名寒山寺。开始并不甚有名,唐代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一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从此,寒山寺的名声便连同这首诗而传扬海内外。
无锡,枕西山,拥太湖,围以运河,饰以梁溪,风光秀丽,物产丰饶。无锡的名称大致出现于战国时代。相传战国末年,秦王派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攻克常州之后,曾驻兵锡山。士兵们在锡山之麓埋锅做饭,偶然发现一块古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问当地人,答曰:这座山是惠山的东峰,自周平王东迁洛阳以来,此山盛产铅锡,因此取名锡山。400年来,取用不尽,近来出产渐少,这块碑也不知是何人所刻。王翦道:“此碑出露,天下逐渐安宁了,这岂不是古人有意埋碑给后人看的!今后应当称这里为无锡。”这个传说见于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内容和无锡方志记载大致相同。无锡地方志载,周、秦间无锡的锡山盛产锡矿,附近居民竞相开采,至汉初锡矿采掘殆尽,“无锡锡山山无锡”,遂称为无锡。
无锡的别名又叫“梁溪”。梁溪是无锡西南的一条河流,是沟通京杭大运河与太湖的重要水系。《吴地记》载:“梁大同间重浚,故名,或言梁鸿曾居于此。”梁鸿是东汉的居士,与妻子孟光隐居在霸陵山中,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夫妇相敬如宾,梁鸿每天回家,孟光总是把做好的饭食装在托盘里,双手高举,和眉头齐平,表示对梁鸿的恭敬,“举案齐眉”就成了传世的美谈。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高士,把县城西南的一条溪流命名为梁溪。从此,“梁溪”也就成为无锡的别名了。
无锡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名胜古迹很多的锡惠公园,有山水萦绕、风景旖旎的太湖,有传说动人、为纪念范蠡而命名的蠡园,有名闻遐迩的赏梅胜地梅园等。
锡惠公园包括惠山山麓与锡山,二山形若游龙戏珠。惠山据说有九龙十三泉,其中的二泉早在唐宋时代就已名闻天下。二泉,原名惠泉,经中国“茶圣”陆羽品为“天下第二泉”,于是名声大盛,人们称它为第二泉,又称陆子泉。二泉水含矿物质较多,表面张力大,往往水注杯中,隆起数毫米而不溢出。
唐宋以来,许多骚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游览二泉以后留下了诗画墨迹,很有一些能够使人赏心悦目。如清乾隆皇帝的题刻,“慧泉画麓东,冰洞喷乳窦。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人称“御碑”。让二泉名闻天下的,还是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那真挚动人,委婉深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曲调,把人们带入了二泉胜地。二泉由于《二泉映月》更加引人入胜,无锡因为二泉更为知名。阿炳(1893——1950年),本名华彦钧,无锡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艰难的生活环境,坎坷的人生阅历,加上双目失明,使他加深了对音乐理解的深度和感染力。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民间艺人阿炳因之成为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
在二泉附近,还有富有江南园林特点的寄畅园和愚公谷。寄畅园原是明代僧房,正德年间(1506~1521年),兵部尚书秦金辟之为园,取名“凤谷行窝”。园成之后,他写了一首诗,有“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句,寄托了年老隐退之意。他的后人对此园进行了一番改造和扩建,更名为寄畅园。园内现存古迹有回廊亭槛、古木碑石、假山池沼。在借景、掇山、理水、引泉、建筑和花木培植等造园艺术方面,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寄畅园地处二泉脚下,工匠们巧妙的将二泉之水,引注园中,迂回曲折,水清如碧,终年不绝,使名园增加了水乡色彩。
无锡秦氏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秦氏家族是明、清时代的东南望族,科第联翩,簪缨不绝。在无锡秦氏聚族而居的师姑河(今崇宁路)两侧留下了众多的府第故宅、祠堂、义庄等古典建筑。著名的寄畅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它历经明、清和民国的变迁,始终保持在秦氏一姓手中,故又称“秦园”。寄畅园对面,即“愚公谷”,也建于明代。园林布局精巧,具有“得景随形”、“巧于因借”的特点。荷轩是赏荷的好地方,每逢盛夏,凭栏赏荷,清香扑鼻。
无锡是太湖之滨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锡地区的游览胜地,大都依湖傍山,佳景天成。太湖北岸靠近无锡,层峦叠嶂,山环水复,是其名胜精华处。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是沿岸充山向西伸入湖中的半岛,形如鼋头,故名。登上鼋头,便见太湖岸边巨石卧波,雪涛飞溅,远望一碧千顷,水天相接。岸边崖上,镌刻着清代无锡知事廖纶书写的“包孕吴越”和“横云”两组醒目的大字。“包孕吴越”说明太湖襟怀广阔,气魄雄伟;“横云”是形容鼋头渚一带石壁如横在天际的一抹云彩,深化了风景的意境。
在鼋头渚对面的太湖中,有三山公园。三山又名乌龟山,就像一只大乌龟象你频频颔首。三山实际上是四个岛屿,东西两个叫东鸭西鸭,中间两岛屿一大一小,叫大几小几,现在四岛已经有桥和堤相连,建起了亭台楼阁,成为游览太湖的理想场所。
蠡湖又名五里湖,湖西边经犊山门和外太湖相通。300多米长的宝界桥,犹如长龙卧波,将蠡湖拦腰分为两半。蠡湖亦旷亦逸,山水之间含天然风韵。湖滨有蠡园,以水饰景,园林古典幽雅,十分精巧。假山亭台、水廊画舫,令人留连忘返。相传,在2000多年前,吴越交锋,越国战败投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大臣范蠡的协助下,励精图治,准备复仇;又将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使吴王整天沉溺酒色,荒殆国政。越王乘机伐吴,吴王自杀身亡,越国遂成东南大国。范蠡深知勾践其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于是带了西施,隐姓埋名,泛舟太湖。蠡园和蠡湖这个名称,据说就是因为他们来过这里、为了纪念他们而命名的。
梅园位于无锡西郊,面向太湖,背靠龙山,距离太湖仅1.5公里,是长江下游地区著名的赏梅胜地。全园占地500余亩,园内广植梅花,杂以桂花、荷花、海棠等各种花卉,计有梅树2500余株,桂花650余株。每逢初春,万枝齐放,冷艳凌霜,幽香袭人,有“小香雪海”之称时交中秋,桂树飘香,仿佛进入人间蟾宫。
6.2.2
金三角洲
长江流过镇江,就进入著名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冲积平原,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海陆变迁,是在江、海互相作用下发育起来的。长江夹带的泥沙,到入海处,因流速减缓和受海水顶托容易沉积。加上含盐的海水和江水相混,本来不易沉积的极其细微的胶体也凝聚一起而沉积下来。天长日久,逐渐填平浅海,形成三角洲平原。现在三角洲仍在不断的向海外伸长,使浅海变成陆地。1300多年前,长江口的崇明岛仅是一个刚出水面的小沙洲,而今天它的面积已扩展到1080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有名的第三大岛。长江口以南,有五道“江南海塘”,原是修筑在海边的海堤,目的是抵御海潮和风浪,保障堤内耕地。可是,1471年修筑的第一道海塘(大致位于川沙、南汇、奉贤县城一线附近)已不在海边,距海已有30—40公里之遥。江苏省东边的启东县,在100多年以前还是江口的一个沙洲,由于泥沙不断堆积,才和长江北岸连接起来,后以“启我东疆”意思来命名这片新陆地。这些事实都有力的说明了三角洲平原的伸长演变。
长江口是个喇叭状河口,河口南北两侧发育着高大的自然堤,并不断向海伸展,沿喇叭口扩大,使天然堤后形成海岸上南北两大泻湖洼地,江北可称为“里下河平原”,江南称为“太湖平原”。南北沙堤之内,即为长江口岬状三角洲发育地区,乃是近六、七千年以来新形成的陆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在距今五、六千年时,长江河口在扬州—镇江一带,这里就是长江三角洲的顶点。由此向东,三角洲呈狭长的扇状平原,北面约以扬州—泰州—海安—吕四为界,南面约以江阴—太仓—松江为界。从严格的地理学意义上来说,沙堤后面的江南江北两大盆地,则不能划入三角洲中,它们是属于海岸平原一类地形,但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称呼。这样,长江三角洲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图99)
图99 长江三角洲卫图片
长江流出29200立方米每秒水量(洪水量更达92600立方米每秒),潮水也大,潮差达4.6米,涌来50亿立方米,使河口成为洪潮搏斗的地点。当涨潮和洪流顶托的时候,河口水流缓慢,成为大量沙泥沉积的场所。因此,河口区就产生了塞口沙或叫“拦门沙”,崇明岛就是由拦门沙发展起来的沙岛。滚滚江流就被拦门沙分开,成为两股水流,沿着江岸南北分流出去,沿岸南北而行,把沙泥往北和往南送去,形成了两股强大的沿岸泥沙流。
北汊道水量不如南汊道强。因为南汊道水量受地球右偏力的影响而加强,使主流偏向南汊道南岸,南岸受冲刷而扩大。北汊道却因主流流水不集中,所以,即使在拦门沙形成时,它是主流河道,但久而久之,在偏转力的作用下,大量水流就会专向南汊道,而使北汊道终归淤浅。今天崇明岛北汊道,即不断淤浅,而南汊道不断得到加强,使上海航道得到保证。
可见,长江口的发育过程,就是在喇叭口内首先形成拦门沙,然后,把水道分成南、北两支;再次是北汊道的衰亡,南汊道的扩展;最后,在南汊道口又长出拦门沙,正象今天崇明岛东口涨出的长兴岛和横沙那样,形成了新喇叭口内的新拦门沙。
这个发展模式,早在7000年即已开始,即当喇叭口河口在镇江、扬州时期已是如此,以后在各个时期中也是如此。即喇叭口在南汊不断形成,北汊并岸,而新拦门沙又在新喇叭口内形成。
崇明岛本是拦门沙南汊口的小拦门沙,唐代已出露江面,成为一群小沙岛。《舆地纪胜》记载,唐武德年间已有崇明东、西沙,五代又浮出东布州,北宋浮出南布州,到明代即连成今天崇明岛的轮廓。近代崇明岛北汊淤塞,南汊为长江主流,汊道口又成新喇叭口,堆出长兴岛、横沙和铜沙浅滩,水下首尾相接,可称长兴沙。长兴岛是在本世纪60年代连接成的,横沙岛则在1858年即浮出江面,而铜沙浅滩至今在水下。沿岸又新淤出滩地2~3公里,这些沙体沉积时期不老于700年,表示近200年来在不断扩展和加高。现代喇叭口宽度约为90公里。
崇明岛狭而长,形似春蚕。岛上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在我国沿海数千个岛屿中,仅次于台湾和海南岛。“崇明岛”这个名字,是五代时开始命名的,北宋以后才在岛上设置州县。相传东海上有一个飘忽不定的瀛洲仙境,为神仙居住之所。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海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李白的这两句诗,就是咏叹这件事的。明太祖朱元璋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有了古瀛洲之称。在历史上,岛上经常崩坍,此消彼长,村镇也随着岛的演变经常迁徙,人们受尽苦难。解放后,经过大规模围垦和兴修水利,岛屿面积几乎扩大了1倍。昔日芦苇丛生的荒滩,变成了“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的美丽田园,成为上海市富庶的农副业基地。以田园风光、田园文化为主的旅游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崇明岛是候鸟南来北往的主要栖息地,也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科普旅游。
平均计算,长江三角洲年伸长量为40米,平均年沉积率为1.14厘米。但是,不同地区也有差别,如铜沙浅滩正在不断向海发育状态,沉积率也就特高,每年可达12厘米之巨。因此,长江三角洲在7000年中,河口向东海推进约120~180公里,南北阔度约为450公里。
就整个长江三角洲来说,地貌上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平原上散布着很多孤丘,其二是水网稠密、湖荡众多。散布在三角洲平原的孤丘,在山系上都是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随着地壳的沉降,沦为海上孤岛,在三角洲成长过程中,经泥沙填积而与陆地相连,并成为突起在平原上的孤丘,较著名的有常熟的虞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南通的狼山等。这些孤丘,大都是泥盆系石英砂岩构成,少数由二叠系灰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久经侵蚀、剥蚀,都具有峰顶浑圆、坡度平缓的特征,海拔大都在100~200米之间,少数山峰可突起在300米以上。
长江三角洲素以水网稠密、湖荡众多著称。根据统计,三角洲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4.8公里,昆山县老河网区每平方公里可达7.2公里,沙洲县新河网区每平方公里为6.8公里,只有长江北岸泰兴、如皋一带河网密度较小。平原上的湖泊,除太湖外,还有位于太湖上游的洮、鬲湖群,位于太湖下游的有吴江湖群、淀泖湖群、阳城湖群等,共200多个,其中千亩以上的大湖有150多个。河网湖荡最多的吴江县,千亩以上的湖荡有50多个,千亩以下的小型湖荡有3000多个,大小河港计5000多条,水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38%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
“水乡”的形成和发展,低平的地形和丰富的降水等自然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人类的长期生产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发展农业、水产养殖业和交通运输业,早在十世纪,长江三角洲,特别是太湖平原的河网已初具规模。在这之后,历代劳动人民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以改造。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大兴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造着这里的河网,以建设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河网。历代劳动人民对这些河川湖荡不断加以疏导整治,并在大小河流与湖泊中间开凿了无数的河渠,使河湖港汊互相连通,形成“十里一横塘,七里一纵浦”的稠密水网。在这一地区旅行,往往走不到一里路程就要遇到一条河流,真是“开门见水,出脚乘船”。
长期以来,水乡劳动人民广泛利用河湖港汊,灌溉田地,养殖鱼类,发展农业生产。在河湖之间的原野上,到处有连绵的稻田、大片的桑园、竹林和无数的鱼塘;在大小湖荡里,可以见到一片片青莲、红菱、荸荠、茭白和芦苇丛。这就是“富甲海内”的锦绣江南鱼米乡。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纬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最宜农业和多种经营发展,物产极为丰富。早在南北朝时期,三角洲农业经济的发达,已和黄河流域并驾齐驱。隋唐以后,封建王朝对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依赖超过了黄河流域。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首先在这里萌发。近代以来,它不仅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政府对长江三角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兴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疏浚了河道,新建改建港口码头泊位,建立了众多的工业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进出口贸易和科学技术全面飞跃发展,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它既是我国粮棉生产的重要基地,又是我国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基地。新时期以来,它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代表了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最高水平,进入了腾飞的历史时期。我国最大最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堪称为“金三角洲”,是长江下游,乃至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启动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和现代科技的示范地区,在我国占有极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长江流过镇江,继续滚滚东去,经过江阴,因为受黄山基岩的控制,江面宽度仅约1200米。一过江阴,江面豁然开朗,愈往东去愈开阔,南通附近展宽到18公里,上海以东则宽达90多公里,形成一个纵深200多公里的喇叭形河口。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写于鄂州(今武汉),用在此处,正是这一壮阔景色的写照。当人们乘轮经过,登上甲板,举目远眺,但见水天一色,犹如置身大海,此时此刻,更深深感到长江的伟大。
长江在上海接纳了它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便浩浩荡荡汇入东海,结束了它的万里行程。上海是长江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扼东海要冲,控长江咽喉,背靠全国最丰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广阔,素有“八省通衢”之称。海、空航线可以通往世界各地,因而,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江、海、陆、空的交通枢纽,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海陆变迁。根据在上海地区发掘的出土文物考证,目前上海的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已形成。在此之前,这里还是淹没在海洋中的一片沙洲。春秋时,这里是吴国的东境,名叫“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被封为春申君)的封地,因此上海也称春申,简称“申”。市区成陆年代,大约在10世纪中叶前(五代末)才全部形成。在唐代,长江口的港口则远在今上海市西的吴淞江(苏州河)青龙镇上。后来,由于吴淞江逐渐淤塞,长江口的港口又数次变迁:宋末由青龙镇迁往吴淞江下游之上海镇;元代再迁往浏河之浏河镇;明代,鉴于吴淞江淤积严重,不仅有碍航运,还影响太湖洪水宣泄,连年发生水灾,便疏浚黄浦江,使它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洪水入江的主要河道,长江口的港口又由浏河镇迁往黄浦江畔的上海镇,这就是今天的上海港。
上海港成为对外贸易海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3世纪中叶(南宋末),这里正式设镇,并因海上贸易相当发达,第一次设立了“市舶堤岸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从此,上海就成为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明代实行海禁,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才又对外开放,列为全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当时它的地位仅次于广州港。鸦片战争后,上海又开为商埠,逐渐取代了广州港,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最大商港。但是,上海港70%以上的码头和80%以上的仓库,被帝国主义者霸占。仅1871~1898年的28年中,由上海海关外流的黄金就达7600多万两,黄浦江成了为帝国主义“流淌黄金的河流”。1949年上海解放,上海港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结束了它屈辱的历史。 经过半个世纪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百年老港焕发了青春。
1988年以来,随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贯彻实施,上海的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1988年4月20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上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即上海应当走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率先建成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贸金融和信息中心之一;上海应当为全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成为沟通国内外的桥梁,在向内地提供出口服务、联合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同时,把国际市场上获得的信息和吸收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向内地转移和辐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今后,上海的经济发展,将在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加快外向型经济格局的转变。
为了实现这一经济发展战略,上海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推出新技术进步计划,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上海经济的伟大战略转变;大规模开发建设浦东;建立上海经济区,以上海为主,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为外围组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联合体;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大规模筹集建设资金;科技兴农,建设郊区现代化农业系统工程;发展旅游业。尤其是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更迅速的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浦东新区不仅享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项优惠政策和经济特区的部分政策,还筹建了从事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保税区,并允许外商兴办金融和商业零售等第三产业。不久的将来,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上海曾是世界第四大都会,其富丽繁荣原足可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媲美。近代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要据点,成了“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城市建设既融会了具有4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特色,又在近代史上深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形成了它独特的风姿,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上海的名胜古迹很多,市南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龙华古刹,市内有明代的豫园和民国初年的玉佛寺,徐家汇附近有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坟墓,南翔有元朝的真如寺和明代的古猗园,青浦有清代的曲水园和放生石桥等,其中以豫园和玉佛寺最为著名。
豫园,位于上海市区南面城隍庙商场旁边,是一座具有江南风格的明代园林,为上海市著名的游览胜地,风景雅秀,古色古香。到豫园一游,可以不出城郭而览山水之胜,身处闹市而享林泉之美。(图100)
图100 预园
豫园原是一座私人花园,为明代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兴建于嘉靖年间,占地70余亩,设景30余处。“豫园”隶书横额,出自文学家王稚登的手笔。相传潘允端勤学好古,为人贤孝。他建园的最初目的是“愉悦双亲”,因“豫”有安乐的意思而名之曰“豫园”。后来,潘家衰败,豫园也随之荒芜。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楼台山石,大多是清代重建的。解放后,经人民政府3年整修,豫园已成为“万姓游”的胜地。
人们走进豫园,迎面是一座堂皇的“三穗堂”。它以一稻三穗为名,是豫园中最大、最高的厅堂。在窗格上雕刻着稻穗、黍子、麦苗和瓜果,象征丰收之意。堂前盘槐高耸,桂树飘香。堂后是“卷雨楼”,取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珠帘暮卷西山雨”句意,建筑别致,觚棱凹凸。楼上眺望群山,小中见大;楼下观看鱼游,沉浮自得。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穿过“渐入佳境”的游廊,峰回路转,来到了峭壁幽壑、重峦叠嶂的大假山。这座假山,是明代著名园林家张南阳精心设计的。群峰秀丽,山路崎岖。身临其境,恍如置身于崇山峻岭之间。山巅有望江亭。据说,过去在豫园附近,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可以从这里领略黄浦江的风光。
信步重廊,左顾山石流水,右盼楼台掩映。非常精致的万花楼就在这里。“桂馥兰芬水流山静,花明柳媚日朗风清。”楼内陈设有精工雕花、嵌有大理石的红木桌椅;两壁漏窗雕有梅兰竹菊。楼前有百年历史的广玉兰和四百多年的银杏树。干壮枝繁,花果累累。
从万花楼向前,绕水榭,过龙墙,便来到了驰名中外的点春堂(图101)。
图101 点春堂
1853年9月,上海人民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组织的小刀会指挥所就设在这里。现在,这里辟为展览馆,陈列了有关小刀会起义时的文物和图片。1961年郭沫若同志游览豫园、瞻仰点春堂时,写了一首诗:“小刀会址忆陈刘(指小刀会领袖陈阿林和刘丽川),一片红巾起海陬。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豫园,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由点春堂往南,步入玉华堂,顿觉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堂内陈列了全套用楠木树根制作的家具,工艺精湛,造型优美,为国内所罕见。堂前有一怪石,名曰“玉玲珑”,周身多孔,玲珑剔透。若从石下熏烟,则烟从四周石孔中出;若把一盆水浇在石顶,则每个孔都流出泉水,十分有趣。
坐落在江宁路和安远路口的玉佛寺,是1918年的建筑。寺内有玉雕释迦牟尼佛像两尊,一坐,一卧。坐为说法,卧为涅盘。玉佛晶莹,形象逼真。这两尊玉佛,是从缅甸请来的。相传,在清光绪八年,有个慧根和尚,经西藏出国到缅甸求经,迎来了大小玉佛五尊。回国后,途经上海,在僧众的要求下,留下坐佛和卧佛各一,原在市郊供奉,不甚引人注意。辛亥革命后,可成法师发愿化缘募资,觅地12亩,在市内建成了玉佛寺,从此名声日显。
玉佛寺主要建筑和一般寺院差不多,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有四大金刚、天神天将和观音菩萨、释迦牟尼等塑像。所不同的就是别有卧佛堂和玉佛楼。卧佛堂在藏经阁西侧,单庭独院,肃穆幽静。正厅供奉白玉卧佛一尊,侧卧在红木榻上,神态安详自若。玉佛楼在后院。从右边扶梯上楼,在堂前,要先脱下带尘土的鞋子,换上干净的拖鞋,然后才能进入堂内。玉佛端坐正中,饰有佛光金带,光彩夺目。这里一年四季香烟缭绕,经声不绝。楼下是“般若丈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特为这里写了一副对联:“勤学五明弘范三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傍有“玉佛寺丈室补壁”七字,字迹潇洒,刚劲有力。
上海市还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周公馆、孙中山先生故居、鲁迅先生墓、宋庆龄墓、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等,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兴业路七十六号,有一座石库门楼房。大门右边的墙上嵌着一块长方形的大理石,镌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字样。室内陈设简单而朴素,中央有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两头有椅子和茶几。这次会议,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制定了第一个党章。这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实物。
香山路七号一幢非常幽静的灰色小楼房,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晚年居住的地方。楼下是会客厅和餐厅,楼上是办公室和卧室。楼上和楼下,共有5个房间。前院有一块绿茵茵的草坪,四周种满了香樟树和冬青树,夹植苍松翠柏,把中山故居衬托得格外恬静。这幢小楼,是旅居加拿大的爱国华侨看到中山先生为国奔走、没有安身处所于1920年集资购买赠送给他的。客厅内,挂有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时的照片和他生前用过的指挥刀;办公室内挂有各种地图,四周放满了书架和书橱,里面放有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等古今中外书籍以及中山先生的著作,办公桌上置有笔、砚、印盒。
四季如春的虹口公园中部有鲁迅先生墓。墓基约1600平方米,用花岗石铺成的墓台上立着巨大的墓碑,上面刻有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墓前有鲁迅先生的铜像,庄重的坐在藤椅上,手握书卷,双目炯炯有神,表现了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鲁迅墓原在万国公墓,1956年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时迁到虹口公园。同时还在这里建立了鲁迅纪念馆。在鲁迅墓附近的山阴路大陆村九号,有鲁迅故居,是一幢红色砖墙、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房。楼下会客,楼上工作,陈设简朴。在一间工作兼卧室的房间里,墙上挂着1936年日历牌,撕到10月19日,桌上的小闹钟,时针指着5时25分,这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与世长辞的时刻。
黄浦江水滚滚东逝,白色的海鸥自由的盘旋,漫步于宽阔的沿江堤上,黄浦江西岸,古老而雄伟的海关钟撞击着深沉浑厚的音符,巍峨参差、风格各异的大厦镌刻着岁月的沧桑。1845年,米字旗飘扬在黄浦江西岸滩头。于是,一座座洋行相继建立,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往来穿梭……这,就是一个半世纪前的上海外滩——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的中心,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今天,巨石砌就的租界建筑依旧巍然,只是楼身上的铜牌,赫然写上了中国的方块字。(图102)
图102 上海外滩
黄浦江东岸,日新月异的浦东新区,红、银色珠串的高塔傲立苍穹,这是目前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高450米,其高度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莫斯科电视塔,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拥有9个电视频道和10个调频广播。这颗“东方明珠”,由3根直径9米的支柱支撑两个巨型“球体”组成。上球直径45米,标高300米,内部除安置有关技术装备之外,还设有了望平台等场所,可供中外游客鸟瞰全市风光。下球直径50米,标高100米,内有各种公共娱乐设施。“东方明珠”,已经成为新上海的标志,与对面外滩欧式风格的建筑群一起,是人们游览观光的绝佳去处。(图103)
图123 上海夜色
上海是年轻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甚至带有些微异域风情的色彩;上海也是古老的,它闹中有静,有不少值得留连的名胜古迹和人民革命斗争的旧址遗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上海,这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必将昂首挺立,带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阔步迈向新的世纪!